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得了系統性紅斑狼瘡,怎麼辦?

不想錯過界妹的推送?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快來看!臨床醫生有辦法。

前言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較為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雖然該疾病好發於生育期女性,但最新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全球的SLE發病率為0.4/10萬~0.6/10萬,其中<16歲的兒童發病率為15%~20%,並多見於12~16歲的兒童,<10歲比較少見,<5歲更為罕見。兒童SLE發病率也受民族和人種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報導數據也有一定差異。

兒童SLE的診斷特點

以往的臨床研究資料與分析結果顯示:兒童SLE診斷基本參照美國風濕學會(ACR)的分類標準,至今尚無一個專門針對該病的診斷標準,但兒童SLE和成人SLE在臨床表現、免疫學指標和臟器損害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

國內外臨床研究均發現:兒童SLE起病初即可出現多系統、多器官受累、血液系統受累、神經精神異常等,狼瘡性腎炎也更為常見,腎活檢病理異常以Ⅳ型最多見。發熱、顏麵皮疹、黏膜潰瘍、癲癇、血小板減少症、溶血性貧血、淋巴結病在SLE患兒中更常見且病情進展快,相對成人也更為嚴重。

相關研究的遠期隨訪結果提示,兒童SLE預後較成人SLE更差;患兒發生肺出血的概率接近成人,但癥狀出現較早,多在確診後的3個月內發生;患兒腎損害的發生率同樣高於成人,且因腎功能損害而發生的病死率也高於成人SLE。

Chiewchengchol等對英國15個醫療中心的241例兒童SLE的研究發現,74%的患兒符合ACR標準的皮膚損害,較無皮損表現的患兒發生血液系統、腎臟和神經系統損害的概率更高,需要給予較高劑量的免疫抑製劑治療。

國內資料也顯示:SLE患兒發熱、肝脾淋巴結大、貧血、腎臟損害、消化系統損害和神經系統損害的發生率均高於成人SLE患者,且免疫學指標中SLE患兒血清抗雙鏈DNA抗體陽性率也高於成人SLE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一般治療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加強營養,避免日光暴曬。緩解期應逐步恢復日常活動及學習,但避免過勞。積極防治感染,避免服用誘發SLE的藥物(磺胺類葯、肼屈嗪、普魯卡因胺保泰松、對氨基水楊酸等),防止因藥物治療而發生嚴重反應。局部皮膚損害可塗抹潑尼鬆軟膏。

藥物治療

  • 非甾體消炎藥(NSAIDs)


    對SLE患兒的發熱、乏力、皮疹、關節痛和胸膜炎等輕症有效。但本類藥物易致肝功能損害,同時還可引起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血清肌酐升高、誘發間質性腎炎。故合併腎臟損害者不宜使用。

  • 抗瘧藥物


    包括氯喹和羥氯喹。兩者均對控制皮膚損害、光敏感及關節癥狀有較好的效果,如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同用可減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劑量。氯喹的劑量為4~5mg/(kg·d),羥氯喹的用量為6~7mg/(kg·d),可1次或分2次服用。


    用藥1~2個月後療效達到高峰。由於本葯有蓄積作用,易沉積於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引起視網膜變性而造成失明,因此開始服用時和以後每4~6個月應進行全面眼科檢查。

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

激素是治療SLE的主要藥物。小兒SLE一般均有主要臟器,如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受累,而且病情變化快。因此,絕大多數患兒均需以激素作為首選藥物。

激素能較快地控制一般癥狀,無需太大量就可以有效。對於發熱、關節炎及胸膜積液等,劑量為0.5~1mg/(kg·d),分次口服。對於狼瘡腎炎、急性溶血性貧血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開始劑量宜大,為1.5~2mg/(kg·d),分3~4次口服。

維持用藥至臨床癥狀緩解,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白細胞、血小板、網織紅細胞、補體及尿蛋白)基本正常,逐漸減量(一般為2~4個月,最少不能少於4周),初期每次可減5~10mg,以後為2.5~5mg,待病情穩定後以最小維持量如5~15mg/d長期維持。

在長期用藥過程中應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嚴重細菌感染、肺結核擴散、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此外,還可見高血壓,骨質疏鬆、股骨頭無菌壞死、生長髮育停滯、消化道出血、白內障、糖尿病和精神癥狀等,應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視。用激素的同時應加服魚肝油和鈣片,如合併有結核感染,應同時用異煙肼。

對於嚴重的狼瘡腎炎,如瀰漫增殖型腎炎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可用甲潑尼龍衝擊療法,劑量為15~30mg/kg,最大量不超過1g,每天1次,連續3d,然後改用潑尼鬆口服。必要時可隔4d後再重複一個療程。大劑量甲潑尼龍衝擊的副作用為高血壓和心律失常。因此,需每隔15min監測血壓和心律。

觀察疾病活動度的臨床表現指標為皮疹加重、關節腫痛和大量脫髮,實驗室指標為紅細胞沉降率加快、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網織紅細胞增高及Coombs試驗陽性)、補體降低。而ANA、抗Sm抗體、RNP、抗SSA抗體、抗SSB抗體只是SLE的診斷指標,而不是觀察疾病活動度和判斷療效的指標。

免疫抑製劑

常用藥物為環磷醯胺、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由於此類藥物對SLE的活動控制不如激素迅速,因此不提倡作為治療SLE的單一或首選藥物。

環磷醯胺對各類SLE均有效,特別是對嚴重腎損害如瀰漫增殖性腎炎、中樞神經系統和肺損害。早期與激素聯合使用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環磷醯胺靜脈衝擊治療是減少腎纖維化、穩定腎功能和防止腎衰竭的一種有效方法。其劑量為0.5~1g/m2,每月1次,連用6~8次。首次劑最為0.5g/m2,如無不良反應,第2個月可增至0.8~1g/m2,第8次後改為每3個月1次維持1~3年。同時將潑尼松減量至0.5mg/(kg·d)。

注意事項

①急性腎衰竭,當肌酐清除率低於20ml/min時,可在甲潑尼龍衝擊獲得緩解後再行環磷醯胺衝擊。衝擊時應充分水化(每天入液量>2000ml/m2)。

②近2周內有過嚴重感染,或白細胞計數低於4×109/L,或對環磷醯胺過敏,或2周內用過其他免疫抑製劑,重症腎病綜合征表現,血清白蛋白低於2g/L時,應慎用環磷醯胺。

  • 由於SLE患兒的發病高峰在11~15歲,因此治療前應考慮青春期發育的問題。目前,在狼瘡腎炎時,應用環磷醯胺衝擊治療至尿蛋白消失後可用硫唑嘌呤維持,劑量為1~2.5 mg/(kg·d)。甲氨蝶呤與硫唑嘌呤可分別與激素聯合應用,甲氨蝶呤的劑量為5~10mg/m2,每周1次頓服,對控制SLE的活動及減少激素用量有較好的作用。但這兩者不適於重症狼瘡腎炎和中樞神經SLE的治療。

其他療法

  • 靜脈滴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對SLE有一定治療作用。因價格昂貴,故主要用於:①重症SLE;②常規劑量的激素和(或)免疫抑製劑治療無效;③作為聯合治療的一部分;④並發嚴重感染;⑤頑固性血小板減少的長期治療。方法為:400mg/(kg·d),連用2~5d,以後酌情每月1次;或1g/(kg·d),1d內滴入。


  • 血漿置換療法對重症SLE患兒也可以使用。

本文首發:SLE互助圈

有獎調研

掃描下方二維碼

參與醫生在線學習調研,贏暢銷書一套!

征 稿

歡迎投稿到小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註明:【投稿】醫院+科室+姓名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