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莫開偉:對央行改革完善LPR應進行全面客觀評價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莫開偉

  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其實推動了貸款利率向市場化再近了一步;而且在當前全球央行降息的大背景下,央行通過這種既可降低企業貸款利率水準負擔而又不想全面降息導致大量資金向房地產領域集中,實是一種巧妙的、變相的降息,體現了央行的良苦用心。

  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引發金融業界及全社會廣泛反響,總體評價偏向正面,對於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持積極肯定的態度,認為在當前推進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非常有必要。

  當然,也有不少人不明白央行為何不早不遲,正當此時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為何不采取直接降低貸款基準利率的做法讓效果來得更直接?其實,央行決定推出這一機制,背後是有深刻原因的。在筆者看來,應主要有兩方面重要因素推動央行做出這一貸款利率改革舉措。

  其一,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改革配套的需要。目前存款利率改革已走在前面,央行已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而言隻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在決定存款利率上,商業銀行已擁有了較大的主動權,基本擺脫原來央行確定的基準存款利率的羈絆,實現較為靈活調整的目標。但存款利率涉及面相對較差,主要是我國存款人大都為分散的小數量型儲戶,在話語權上處於相對弱勢。因此,當初擔心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開會加劇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擔憂是多餘的,銀行為了自身的經營利益,不會無原則地提高存款利率爭搶存款而加大負債端的成本,而是出於經營盈利考慮會想法抑製存款利率的過度過快上升,銀行存款利率總體上浮幅度不大,都在各銀行機構經營成本可接受的範圍內。

  而貸款利率顯然就沒有這麽輕鬆,它直接關係到銀行的經營效益與企業與居民對貸款成本承認能力,而且在貸款利率上,銀行與央行、與企業及居民之間的利益博弈相當嚴重,他們會想方設法規避央行監管,大幅上浮貸款利率擴大存貸款利差而賺取大量的利差收益,而貸款利率上浮過高又必然會加大企業及居民貸款成本負擔,這就是我國實體企業尤其是中小微實體企業融資貴問題始終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的根本問題。

  由此,目前我國央行在貸款利率上、下限雖已放開,但仍然保留了存貸款基準利率,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並存的“利率雙軌”問題,這種雙軌貸款利率機制,與存款利率市場化極不配套,貸款利率市場化已是大勢所趨和在所難免之事了。

  其二,是化解我國當前經濟與金融危局的需要。目前我國經濟處於持續下行之中,實體企業經營不景氣,融資難、融資貴始終是一大“攔路虎”,這對我國外貿出口企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這種客觀經濟環境下,需要央行更加通過積極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來減輕企業負擔。而央行再也不能總依靠降準、降息這些“殺傷力”強、震蕩劇烈大的強刺激貨幣政策,尤其不能搞大水漫灌強刺激,否則會引發通貨膨脹,只能適得其反。由此,在這種金融經濟陷入多面困難狀態下,央行想到了通過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來改善企業貸款利率環境,降低企業信貸融資負擔來達到刺激企業恢復生機之目的。可見,這也是一著比較巧妙的、高超的貨幣政策操作棋局,無疑對我國實體企釋放了重大政策利好,其作用並不比降準、降息引發的推動效應弱。

  總之,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其實推動了貸款利率向市場化再近了一步;而且在當前全球央行降息的大背景下,央行通過這種既可降低企業貸款利率水準負擔而又不想全面降息導致大量資金向房地產領域集中,實是一種巧妙的、變相的降息,體現了央行的良苦用心。

  那麽,央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到底會產生哪些作用?或者說到底會帶來哪些積極的金融效應?從當前看,短期內由於貸款利率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報價,可能暫時會縮水存貸款利差,減少銀行一定的貸款利率收入,但從長遠的金融經濟角度看,央行推進的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將產生諸多積極的金融作用。

  首先,有利於建立市場化的貸款利率體系。因為新的利率定價機制由商業銀行參考LPR自主加點定價,使得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上下浮動更加靈活,更加貼近貸款利率市場化實際,使貸款利率更加貼近資金市場價格實際,也即更好地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讓央行貨幣政策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同時,此次改革可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跟貸款基準利益脫鉤,並在基礎上采取跟市場操作利率掛鉤加點的方式來形成一個新的LPR利率,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更好地反映市場利率水準,從而使我國貨幣政策利率能夠真正跟市場需求及資金實際價格變動相適應,消除商業銀行各種套利行為。

  其次,能夠有效推動我國實際貸款利率降低。此次貸款利率改革參考LPR,而LPR又改為“MLF+加點”的方式,央行一旦降低MLF利率,對貸款利率下行引導作用將會更強。而從我國當前商業銀行貸款一般管理情況看,傳統信貸基準利率往往是通過銀行與企業、貸款人雙方的討論還價這個“錨”來確定,而在當前信貸需求不暢背景下,銀行與貸款人之間“換錨”無疑會增強企業議價能力,從而降低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從實施效果看,LPR已達到了降低貸款利率的目標。8月20日,如中國銀行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報價為4.25%,8月16日為4.31%。而目前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為3.3%,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水準為4.35%。

  同時,這次改革是在存款利率仍處於相對管制狀態下進行的,率先推動貸款利率市場化,有利於降低銀行的息差收入,從而降低企業整體融資成本。同時,LPR推行,有可能導致銀行貸款收益率下降,銀行若想保持原有的貸款收益水準,必然會提升自己的貸款風險偏好,也會配置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產,無疑會下沉客戶結構,優質的中小微貸款企業和貸款戶會受到銀行青睞,從而緩解實體企業的融資困局,抵禦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

  再次,報價範圍擴大,有利照顧中小銀行實際。此次LPR改革的報價行由原來的10家銀行擴大到現在的18家銀行,即由2013年10月LPR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首批報價銀行工行中建交、招商、中信、興業、浦東、民生等10家,擴大到現在新吸納的西安銀行、台州銀行、上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等8家,全面參考了整個銀行業的風險偏好及資金供需狀況,使得新改革推出的LPR更加具有普適性和社會認可性。尤其,新增8家中小銀行,可在很大程度上考慮到銀行支持小微企業及“三農”實際情況,更真實地反映我國銀行業資金的整體供需狀況和價格水準,可保護中小銀行利益,不至因為貸款利率改革而使得中小銀行經營壓力加大和經營變得糟糕。

  最後,能有效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使得央行對利率監管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此次央行發布的LPR改革通告,已明確規定央行專門將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監督管理,對報價行的報價質量進行考核,督促各銀行運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嚴肅處理銀行協同設定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同時,央行將銀行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這對商業銀行執行貸款利率來說,將起到更大的監管威懾力,有利督促商業銀行嚴格按照LPR確定的利率執行,消除商業銀行在貸款利率上人為設定下限而使新的LPR執行不到位,從而掩蓋貸款企業實際利率難以下降的真實情況,使企業融資貴現狀無法真正改觀。同時,銀行未來在LPR監管上的信息將更加靈敏,監管利率的手段更加豐富,監管利率的水準也將更高,從而淨化整個貸款利率市場環境,最終使得企業融資貴現狀得到緩解。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