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不要怕,中醫教你按摩這7穴,跟著做,控血壓!

成人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診斷高血壓。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高血壓病發病率也不斷攀升。據統計顯示:我國約有2.7億人患高血壓病, 也就是說,每5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病。

不治高血壓,少活二十年?

西醫治療高血壓,通常是終身服用降壓藥,且存在不同程度毒副作用。

中醫稱高血壓病為「頭痛」、「眩暈」,與肝臟、脾臟、腎臟關係密切;通過按摩、拍打相關穴位、經絡能夠有效降低血壓,緩解高血壓癥狀,促進身體健康。

1、太沖穴

高血壓病與肝臟關係密切,太沖是肝經原氣經過和留止的地方, 所以按揉太沖穴可以清肝養血,降低血壓。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雙手大拇指按在太沖穴上,以點按或向腳趾方向推按,以出現酸脹感並向下傳導為宜,每天按揉一次,每次最多15分鐘。

2、曲池穴

曲池穴具有定眩降壓的功效,是很多醫家治療高血壓必選穴位之一。

操作:取坐位,一手輕握另一手肘下,彎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此穴,先左後右,每側按壓1~3分鐘,使酸脹感向下擴散,能有效改善高血壓。

3、湧泉穴

湧泉位於人體最低位, 可滋陰益腎、平肝熄風,以達降壓目的。

操作:按揉前可先用熱水泡腳,後取盤腿坐位,藉助刮痧板,或拇指按壓穴位,以出現酸痛為宜,每隻腳1-3分鐘。因湧泉穴較淺,不需太大力氣。

4、風池穴

風池主治頭痛、眩暈、驚癇, 有明顯降低血壓的作用。

操作:取坐位或仰臥位,兩手拇指指尖按住風池穴,其餘四指抱頭,兩拇指用力點按或掐揉50次

5、百會穴

百會能調肝和諸陽經之氣, 善於清利頭目,降低血壓。

操作:體位不限,手掌平放於頭頂中央,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按摩50圈;或手微握空拳,輕輕叩擊此穴,每次10下;或食指和中指,附於百會穴,先重按3-5下,再向左、向右各旋轉按揉50下。

6、足三裡

足三裡為胃經穴位,可以平沖降逆,瀉有餘之氣血,有治療和保健的雙重作用。

操作:取坐位,雙下肢自然伸直,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先順時針,再逆時針,各按壓50次;也可以用手或按摩捶敲打足三裡,每次15分鐘左右。

7、人迎穴

位於頸部結喉旁, 頸總動脈搏動處。人迎穴降壓效果顯著, 既有即刻降壓效果, 又有長期降壓作用,此外還有美容養顏作用。

操作:食指中指併攏,兩指腹輕輕上下按壓,每次100-300次。

注意事項:若血壓急劇升高,在兩耳尖放血,能夠迅速降低血壓。若定位不準,也可以經常拍打膀胱經胃經督脈,以改善高血壓。

另外患者可根據自己實際病情選擇穴位按摩,但仍須嚴格監測血壓,並遵醫囑調葯,切不可擅自停葯,更不可相信降壓保健品,比如降壓枕、降壓鞋墊等等。

您有哪些高血壓的問題?歡迎關注南方健康,並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