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少年弑母慘案背後的真相,竟是這對母子的相愛相殺

這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我們不得不帶大家看一下這個案件的背後。

前些天,又一起弑母案,血淋淋地攤開在世人面前。驚愕、痛心、惋惜、憤怒,各種情緒再次襲來。

3月19日,江蘇鹽城,13歲少年小邵將37歲的母親楊女士殺死在家中後,躲到附近餐廳的衛生間裡。直到鄰居看見門口的大片血跡報警,警方才將小邵抓獲。

實在令人痛心,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竟發生了三起類似的弑親案件。

2018年12月,湖南沅江發生12歲男孩弑母案,緊接著湖南衡陽又發生13歲男孩錘殺父母案。

我們能看到,這些作案凶手都是十二三歲的男孩,且直接動機基本都是“不服管教”,才導致悲劇發生。

隨著忤逆悲劇接二連三的出現,輿論關注的焦點總是“刑事責任年齡過高”,“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嚴懲少年惡魔”等觀點。

但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在家庭的平靜水面之下,究竟隱藏著怎樣可怕的力量呢?

輿論像往常一樣攻擊著犯罪的孩子,直到新聞爆出母親摔死男孩寵物狗一事後,網友們的注意力才轉向了這個畸形又可怕的家庭關係中。

據知情人爆料說:“這個犯罪男孩平時喜歡寵物,有點貪玩。他母親覺得他一天到晚都在玩(和寵物),就一氣之下當他的面把寵物狗摔死了。”

可以看出,當孩子面摔死寵物狗這種“教育方式”太過反常也太過極端。

在我們集中探討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時,家庭教育本就是最值得注意的要素之一。子女“不服管教”的背後,常常是父母管教不當而激起孩子扭曲的逆反心理。

還記得電影《狗十三》嗎?

主角李玩,十三歲,父母離異,父親和後媽生下了一個男孩兒。生父、繼母、跨代的爺爺奶奶,新生的弟弟、還有在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生母,無不成為李玩青春期中的刺激因素。

然而,面對這些問題,好像誰也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環境對年少的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麽。

直到一隻狗的出現。

電影的開始,父親和後媽送給李玩一隻叫 “愛因斯坦” 的狗。

挑食的李玩故意把飯剩下來喂狗狗,把狗抱在床上一起睡,遛狗做飯,他們逐漸產生了情感。

李玩和愛因斯坦朝夕相處,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

可是有一天,愛因斯坦被爺爺弄丟了,李玩知道後,開始失心瘋地尋找,不依不饒,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憤怒至極的爸爸將她暴打了一頓。

沒有人在意那條丟失的狗,只有李玩在意,其餘人都只希望李玩息事寧人。奶奶嘴裡重複的說著:“人怎麽能和畜生在一起啊?”“為了隻狗,至於嗎?”

把狗當畜生的家人,自然理解不了為什麽一個小孩子要哭天喊地找回一隻狗。

有人說,看不懂這部電影的人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成長的錐心之痛,也無法想象那種想“死給大人看”的慘烈。

大人們經常以愛之名“生殺予奪”,而我們也都是被“殺死”幾次之後才無奈的變得“懂事”起來。

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可悲的是,他們想愛孩子,卻又不懂什麽是愛。

當愛因斯坦被全家排斥、虐待的時候,對於李玩來說,就像自己被虐待一樣。

每一場成長都是“凶殺案”。

回顧江蘇建湖13歲男孩弑母案件,藏在事件背後的是一場成長“凶殺案”的極端反抗。

當母親把兒子的寵物狗摔死時,被摔死的不僅僅是寵物狗,更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傳達給孩子的不是愛和關懷,而是用殘忍與暴力對生命的扼殺 ,更令人痛心的是隨後孩子也對媽媽用了同樣的方式。

十二三歲,正值青春期,在這個渴望獨立的階段,他們不想被過多控制和管教,想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可是父母卻往往是背道而行。

青春期孩子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會讓他們的情緒如同過山車,行為衝動性增強,即使平時隱忍的孩子也可能一時情緒上頭,衝破道德底線,做出傷人傷己的事情。

如此剖析,並非要為犯罪的未成年人作任何的開脫。

他們可能會擺脫成年人犯同樣罪行時的處罰,但是罪與惡留給他們心靈深處的自傷與他傷的疤痕,卻是永遠留存的。

他們原本並不冷血,只是他們不夠幸運。

透過這些血腥的、慘絕人寰的案件,我們能看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之大。

很多父母連愛的真實含義都不能領會、連愛的邊界都摸不著、連愛的正確方式都無從掌握,又如何來教育孩子呢?

面對這些犯了重大惡行的少年,我們與其在罪行發生後,用法律剝奪他們的自由和權利,不如從家庭這個根源開始改變。

比起懲罰,預防犯罪顯得更為重要。

請記住,若陽光無法照進問題叢生的家庭,黑暗就會從這些家庭溢出。

— end —

作者:傑西

指導:索老師

校對:然然

參考:澎湃新聞&弄潮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