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狗十三》:中國式孩子的成長之痛

“每一場成長都是凶殺案”

“每一場成長都是凶殺案”,電影《狗十三》的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許多被擊中內心的觀眾,都認為自己是成長的受害者,但每一個父母也是孩子過來的,在集體關注自己“被殺死”的同時,能不能也想想,誰“殺死了”父母?

作為曹保平執導的這部青春片,顯然與其他大橫其道的青春片不同,它的主人公是個十三歲的小女孩,據說這也是電影名字的緣故之一,狗是小女孩的狗愛因斯坦,十三則是小女孩的年齡。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因為父母離異,少女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愛,這和每個曾經歷過青春期的我們一樣,無論是閃耀還是渺小,你都希望自己被看到,青春期的焦灼和無所適從,都希望有一個引領者來幫你妥當安放。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如李玩一樣,絕大多數的中國式孩子,都是被塑形長大的,比如李玩,她一次次的宣告被漠視,家長從來不曾試圖去理解她,了解她的訴求,而是根據她的表現,用一種反向的力量來塑造她。

比如明明喜歡物理的她,卻因為老師說她英語不好就被爸爸送去了英語組;比如她明明不喜歡狗,卻被繼母送狗來分散注意力;比如她愛上了自己的小狗,走丟後,人崩潰了,卻被後媽買一條同樣的小狗來哄騙……

這相比那些激烈專注於愛情的青春片,更容易讓每一個普通的人共鳴,因為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沒有人關心你的感受,他們只看你的表現,你呈現的結果,這種共同的生命體驗,就像是用他人的故事,喚起了你的記憶,許多人都從李玩的成長細節裡,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細節,那種痛是一致的,所以有影評人這樣說過那些無法共鳴的人,“你該慶幸你的成長比較幸福”。

但我們在回望自己曾經的痛,甚至有人開始憎恨父母的時候,能不能想想父母?每個不正確的父母,甚至討厭可惡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時期,又是怎麽過來的?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這樣的,車裡,父女二人,聽著《再回首》的旋律,父親一手遮住女兒的眼睛,一面淚如雨下,這個哭反而讓我更感動,一個中年人,一個成人,一個被塑形完全的人,他還可以哭泣嗎?他那些被包裹嚴密的傷痛,又該如何釋放呢?和孩子一樣,父母同樣是被“正確”教育長大的,所以他們也多成為了“不正確”的父母,而這種“不正確”的延續,才是教育的悲哀。

李玩後來也成為了一個懂事的人,也許她爸爸也曾經和她一樣,也是逐漸成為了一個懂事的人,那李玩長大後,她有了孩子,最後是否又會成為一個懂事的人?與其感受我們自己的成長傷痛,這才是讓我更恐懼的事情。

找不到小狗時,李玩安慰過自己:在這個宇宙之外,一定還有無數個同樣的宇宙,包含我們所有可能性的集合。我們沒有完成的事,就會在某個宇宙裡被完成,錯誤的選擇,也會被更正。所以後來她遇到小狗時,她沒去要它,而是“還好它沒有認出我。”

這或許是我們留下的美好想象,平行宇宙裡的另一個自己,過上了另一種人生。

來自華西都市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