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媽百科丨產後關節痛?來學學預防和緩解的方法!

寶媽們生產之後,身體都會非常虛弱,寶媽多多少少都會感覺有關節痛的現象。然而大多數寶媽都不清楚造成產後關節痛的原因,也不清楚產後關節痛要怎麼做才能夠緩解。

為什麼會出現產後關節痛

1、神經壓迫所致

女性懷孕期間,由於體內循環的水分增加,手腕韌帶出現水腫的現象,從而使支配手指的神經-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有麻木、疼痛感,造成腕管綜合征,關節就會疼痛。

2、產後體內激素變化

激素對關節骨頭起著非常重要的調控作用,產後寶媽身體的孕激素會急劇下降,關節自然就會受到影響。除了激素的原因,寶媽在懷孕的過程體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會使身體各個關節的受力點發生變化,產後關節受力點又要重新調整,在身體恢復的過程中,寶媽或多或少會有關節疼痛的情況。

3、缺乏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不足也會出現末梢神經障礙,從而引發關節的疼痛和麻木。

4、鈣流失嚴重

寶媽在分娩的過程中,鈣流失比較多,在哺乳期,每分泌1000-1500毫升的乳汁,也會失去500毫升的鈣,鈣流失也是造成關節疼痛其中一個原因。

5、過早、過多的做重體力活,受涼

一些新媽媽生產後過早地做家務勞動、過早的接觸冷水,而一些新媽媽雖然沒有過早從事家務勞動,但卻抱孩子時間過長,這樣很容易使關節、肌腱和韌帶負擔過重,從而出現手腕部及手指關節處的疼痛,患上手腕狹窄性肌腱滑囊炎,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媽媽腕」。

6、月子期間活動少甚至一點不活動

產後過早過多的做家務勞動可能會導致關節痛,那麼是不是每天在家躺著就好呢,當然不是,其實正確的做法是適量運動,開始可以經常下床走動,後面可以選擇散散步,避免足跟部的脂肪墊出現廢用性退化,使足跟部能足以支持身體的重量及震動的緩衝。

如何消滅產後關節痛

1、及時補鈣

無論是產前還是產後,媽媽的身體都需要大量的鈣質來強壯身體,特別是生產時,大量的鈣會從媽媽的身體中流失,產後補鈣就變的尤其重要,除了每天堅持喝牛奶外,新媽媽還要在飲食上注意,多吃一些含鈣高的食品,比如蝦皮、小海米、魚、紫菜、髮菜、海帶、骨頭湯、蔬菜、大豆製品等,如果媽媽腸胃不好,可以將這些食材做成湯飲用,同樣能達到補鈣的效果,特別要注意的是,新媽媽們不要圖省事,依賴維生素D、魚肝油、鈣片之類的藥品,食用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2、注意保暖

新媽媽應該注意保暖,一是預防感冒,二是預防手腳關節受風、受涼。產後的一兩年內,是新媽媽更應該注意的時期,為了不留下後遺症,雖然不用按照一些陳舊習俗去毫無科學根據的虐待自己,但還是應該適當的注意保暖,尤其是寒風刺骨的冬天,千萬不要貪靚穿得太薄,同時還應該注意防潮,勤於晾曬被褥和枕頭,夏天吹冷氣機要有節製,不能像婚前一樣任性妄為,覺得熱了就抱著冷氣機猛吹,如果覺得熱的話,建議喝綠豆湯降溫。

3、護腕護膝戴起來

在坐月子期間,體質較弱的媽媽可以佩戴護腕護膝,最大程度的避免重要關節的受涼。

4、養成用溫水的習慣

新媽媽產後應該比產前更加註意自己的身體,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落下產後病糾纏不休,在日常生活中,新媽媽要養成用溫水洗手、洗菜、洗衣服的習慣,不要用冷水,否則會出現關節腫痛、手腕僵硬的毛病。

5、艾葉熬水泡澡

艾葉可以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產後由於易受風寒導致關節疼痛,就可以用艾葉熬水泡澡,選擇新鮮艾葉100克或乾艾葉50克,和幾片生薑放在一起熬大半桶水,再把熬好的水匯入溫度適中的熱水缸中泡澡。

6、粗鹽袋熱敷法

將粗鹽炒熱後加艾葉50克,裝進沙袋後再用透氣性較好的布包住,敷在關節患處,可以緩解和改善關節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