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初入幼稚園都有這樣的苦惱,它叫兒童分離性焦慮

安安3歲了,是個乖順可愛的小姑娘。可最近才上幼稚園的安安卻像是變了個人,讓爸爸媽媽很著急。

每天早晨,媽媽叫她起床,她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問:「媽媽,今天我會去幼稚園嗎?」如果媽媽告訴她會去幼稚園,她就不肯起床,每天從起床到出門就像是「一場戰爭」,被媽媽連拖帶拽地拉出家門。

媽媽送她去幼稚園的路上,她就顯得悶悶不樂的樣子,到了門口也死活不進幼稚園的大門,使勁哭,拉著媽媽的手不鬆開,老師強行把她抱進教室,她便坐在那裡大哭,老師安慰她,她哭的更厲害,隻說:「我要媽媽,我要回家,媽媽不要我啦"

在幼稚園裡也不吃飯,不睡午覺,晚上回家更是一定要媽媽陪著才能睡,有時還會做噩夢。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快半年時間,安安的父母為此很是苦惱: 我的孩子是怎麼了?對她來說幼稚園真的那麼可怕嗎?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呢?

01.認識分離性焦慮

當孩子出生以後,一直與照料他/她的人一起生活。

初入幼稚園,有些幼兒初次與依戀對象分離,對環境、老師及幼稚園的生活感到陌生,會有一個不適應的階段,表現出當他們和所依戀的人離別時會出現某種程度的焦慮、不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後這種焦慮可以自行緩解,這是正常兒童分離焦慮的反應。這種「分離性焦慮「每個孩子幾乎都會有,只是輕重程度不同。

可是當幼兒對離別的恐懼持續時間超過4周,並且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就要考慮分離性焦慮障礙

02.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

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是指兒童與親人,尤其是父母離別時產生的嚴重焦慮反應。

幼兒常表現為與主要依戀對象分離時大哭不止,一旦分離後家人很難把他送進幼稚園,在幼稚園裡會靜坐少語,不與其他孩子交往,拒絕吃飯,甚至嘔吐,嚴重者哭鬧一整天,不與其他孩子交往。

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超過一般幼兒初上幼稚園的適應時間,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學習發展。有些孩子甚至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軀體癥狀。

為什麼會出現分離性焦慮?

生物學研究發現,有遺傳史者佔12%,父母具有焦慮素質的幼兒更會容易發生。與依戀對象分離是引起分離性焦慮的直接原因。

分離性焦慮常和生活事件有關,如上幼稚園、上小學、轉學、搬家等;如果父母平日對孩子疏於照顧,孩子就會有不安全感,就會感到害怕、悲觀,對環境的變動也較難適應。

如何應對分離性焦慮?

(1)激發孩子對幼稚園的興趣

當孩子要上幼稚園時,家長需要提前告訴孩子,幫助孩子熟悉幼稚園,讓他對幼稚園生活有所期待。

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幼稚園的環境,觀看幼稚園的活動,告訴他,裡面有很多小朋友,各種玩具,還學到很多新本領,講一些幼稚園的趣事,引導孩子對幼稚園生活的嚮往,產生興趣。

還要注意鼓勵孩子大膽表達心中的想法,避免因語言障礙表述困難影響人園後的生活。

(2)面對分離時,要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期

與孩子分離時,告訴孩子:「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讓孩子感到媽媽並沒有扔下他不管。

對於一些過分依賴、任性的孩子,常常會以哭鬧的方式來引起家人的注意,家長可以採取不予理會、不予注意的方法,孩子的這種哭鬧行為不會被強化,慢慢地就會漸趨減弱以致消失。

(3)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服、吃飯、上廁所,讓他們學會收拾自己的物品,整理玩具等。

當孩子自理時碰到困難,父母有時怕麻煩,往往會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了,這就剝奪了孩子學著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導致他對自己做事漸漸失去興趣。

只有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入園後才會減少新環境帶來的困難,使孩子更快地適應新生活。

父母的焦慮情緒和態度對孩子有暗示作用,因此父母需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離開家長哭鬧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或者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避免對孩子說「再不聽話把你送到幼稚園裡去了」之類的恐嚇言語,這樣會使孩子覺得去幼稚園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父母也需要減少因不放心孩子而產生的焦慮。

END

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請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