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除濕正當時

進入夏季,氣象熱如「燒烤」,高溫炎熱,濕度大,很容易讓濕氣侵入機體。夏天,會常聽見有人把濕氣掛在嘴上:「別淋雨了,會讓濕氣入體的」「別對著冷氣機吹,小心濕氣」「別吃冷飲,濕氣會越來越重的」

氣象濕熱交替,合而為濕熱邪氣,以致脾胃內虛,肺氣燥熱,身體抵抗力容易下降。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而濕邪從不孤軍奮戰,如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則稱為暑濕。

自檢體內濕氣是否超標

1舌苔厚膩

如果舌苔厚或舌體胖大,且舌頭邊緣還伴有明顯的齒痕,那就證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了,甚至已經造成脾虛了,應及時調理身體。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更需引起注意。

2食慾差

到了該吃飯時沒有飢餓感,吃一點就感覺胃裡脹脹的,還伴隨有隱隱的噁心感。這也是脾胃功能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之一,這種現象易在夏季出現。

3小腿肚發酸

早上起床後突然感覺小腿肚酸痛且沉,同時近期還存在體重增加或虛胖現象,也是體內濕氣重造成的。

4精神狀態差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長呼一口氣後才舒服,而且常感身體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現象。

5便便不成形

正常便便是軟硬適中且呈條狀,如果便便像熟過度的香蕉一樣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則說明體內有濕氣,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去除體內濕氣小妙招

01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乾,免得濕氣滯留。

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冷氣機,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02飲食祛濕

科學飲食就是要均衡並且適量的攝取食物,不能夠暴飲暴食,同時也不能節食可以調理好腸胃系統,進而造成體內的水分代謝恢復正常。

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膩食物。建議可以多吃地瓜、燕麥、綠豆、薏仁,這四種東西被稱為祛濕祛毒「四大素食」。

此外,扁豆、雲苓、白朮等藥材都有祛濕的功效,可將其作為煲湯的配料,以達到祛濕的效果。

同時,要少吃生冷食物,如西瓜、沙拉、白菜等等,這些食物在日常攝取時要適量,或搭配一些能夠降低寒性的食物。

03妙用蔥、薑、蒜祛濕

蔥、薑、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在祛除濕氣方面,辣椒和蔥薑蒜這些配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辣椒和薑,性微熱,祛濕比較有效,但是在夏季,要注意量,達到平衡,過多則會導致火氣旺盛,不要剛去了濕又來了火。

04運動排汗祛濕

運動出汗可以很好的去濕氣。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冷氣機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05保持衣物乾爽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被子(墊絮)要經常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