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離預產期都快一個月了,為啥還會小腿抽筋?


懷孕的辛苦細數起來真不少,孕吐、腰疼、便秘、腿抽筋……最近有一位離預產期快一個月的孕媽,晚上睡覺竟然還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知是缺鈣引起的。於是這位準媽媽就鬱悶了:自己每天早上都喝牛奶,吃雞蛋和豆製品,每餐都有骨頭湯,為啥還會缺鈣?


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與鈣是好朋友,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專家表示,雖然孕婦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鈣不算少,但是維生素D的補充未必跟得上。另外,很多孕婦為了防曬,基本上很少曬太陽。所以不排除因為缺乏維生素D影響了鈣的吸收以及利用,最後導致缺鈣。

陷入補鈣誤區


補鈣僅依靠食來補?專家表示,孕婦從膳食補鈣中攝取的鈣質是十分有限的,除了要進行飲食調理之外,合理選擇鈣製劑、多曬太陽、科學烹調在孕婦補鈣中佔有同樣重要的角色。

此外,有的孕媽認為補鈣越多越好,但其實補鈣並非越多越好,人體攝入過量的鈣元素,會增加腎結石發生的可能性。



注意!孕期缺鈣對寶寶的影響大


母體的營養直接影響胎兒發育,如果孕婦缺鈣胎兒倍受「牽連」。孕婦體中缺少了鈣營養,胎兒得不到足夠的鈣,骨骼發育緩慢,如不及時改善缺鈣癥狀,對寶寶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比如:


先天性佝僂病


先天性佝僂病表現為,新生兒囟門增大,前後囟相通,並常伴有低鈣驚厥。這種嬰兒的媽咪常在孕期有腰酸背疼,小腿抽筋,手足發麻等低鈣血症癥狀。


濕疹


也稱「奶癬」,它的發病原因有許多種說法,但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血管低鈣性痙攣、局部供血不足會引起皮疹、皮膚粗糙、皮屑多。


喉喘鳴


喉喘鳴是指新生兒或2—3個月的寶寶呼吸時發出「呼嚕呼嚕」的喘鳴聲。它是由於缺鈣引起喉軟骨軟化所致。如果媽媽及時補鈣,就能減少這一病症的發生。


寶寶容易夜啼、夜驚


寶寶老在夜間啼哭,可是又沒有其他疾病,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缺鈣,如果寶寶的鈣攝入量充足,夜啼、夜驚的癥狀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說,孕媽媽缺鈣胎寶寶真的傷不起啊!此外,孕媽媽缺鈣會導致骨質疏鬆,出現頭暈、貧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牙齒鬆動、四肢無力、腰酸背疼等癥狀。因此,孕期及時補鈣很重要!


補鈣,到底應該怎麼補?


專家建議,鈣的補充宜從孕4個月後開始,這時胎兒的骨骼開始發育,需要吸收大量的鈣質。孕期的女性可根據自身情況每天攝入足夠的鈣質。


在整個胎兒發育過程中,胎兒體內的鈣儲備中有80%是在孕晚期積累的,以懷孕38~39周時最高,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孕晚期補鈣效果更佳。因此,不同階段,孕婦補鈣量不一樣。



* 以上科普知識僅供學習,不代表產品功效,保健食品或膳食營養補充劑,不能代替藥品。


註:相關數據僅供參考~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刪。


溫馨提醒:最近氣象是越來越冷了,如果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小腿肌肉很容易受涼。由於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現痙攣抽筋。因此,孕媽們更要注意日常的保暖工作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