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珠江人壽萬能險不降反增超80% 償付能力逼近監管紅線

  珠江人壽2017年四個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依次為121.89%、120.31%、138.32%、102.46%,逐漸接近100%的監管紅線

文 | 標點財經研究員  趙春燕文 | 標點財經研究員  趙春燕

  在保險行業持續近一年的強監管風暴下,如果某家壽險公司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險)仍處於上升通道,那多少有些外界無法揣度的緣故。如果原保險保費收入及相關償付能力指標又不同程度出現下降,那便更需仔細琢磨一番了。

  此前不斷表示“轉型”的珠江人壽,正在遭遇這一微妙處境。

  根據保監會最新公布數據,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對各家保險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進行了統計和梳理,推出《2017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榜》。在人身險方面,珠江人壽當年實現規模保費255.08億元,在行業85家保險公司中排名第24,基本站穩前1/3陣營,而上年同期的名次為第28。

  珠江人壽成立於2012年9月,是廣州首家本土壽險公司。該公司在成立三年內,總保費先後迅速突破100億元、200億元,成為粵派保險業一匹黑馬。

  萬能險向來是保險新貴彎道超車之利器,珠江人壽自然不能免俗。至2014年底,靠著萬能險開疆擴土,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其規模保費順利突破百億。其中,萬能險保費收入佔比達99.27%。至2015年底,其規模保費再度突破200億大關,期間萬能險的增長率高達110.03%,佔比進一步上升至99.44%。

  然而,在經歷連串震動市場的事件後,監管層對保險公司發展的節奏以及對風險把控的判斷有了明顯的變化。“保險姓保”就此成為最重要的關鍵詞,一度遍及市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因為其投資功能大幅高於保障功能而被保監會嚴格控制規模。2016年末,9家萬能險大戶被監管層派駐檢查組,珠江人壽恰在此列。

  一年之後又到了亮出成績單的時節。珠江人壽2017年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萬能險)為152.52億元,同比增長率達84.09%,這一增速在85家同行中排名第8。至於原保險保費收入則為102.56億元,同比縮水32.08%,此一降速在同行排名第9。

  一增一降間,該公司實現的年度規模保費為255.08億元,同比增長9.08%。但市場同時也注意到,其萬能險的佔比由2016年的35.43%增至59.79%。這確實有些出人意料,有保險業觀察家指出,靠著萬能險迅速崛起的珠江人壽面臨產品轉型的壓力,而且前期大量銷售的中短存續期產品也許會為其帶來快速增長的退保和滿期給付。

  就上述現象,標點財經研究院此前向珠江人壽方面發出詢問函,珠江人壽對《投資時報》回復稱,出現此局面原因有二:一其所銷售的萬能及年金產品並非中短存續期產品,均為符合監管要求的中長期產品;二是該公司銀保管道主推普通型費改年金產品:個險管道公司則主推多種重大疾病以及輕症責任的長期健康險產品。所以該公司2017年看似原保費收入下降,萬能險上增,但事實上產品結構已經得到明顯改善。

  珠江人壽方面強調,按照既定戰略,公司在實現盈利後即加大個險的投入力度,繼2016度同比增長172%後,2017年個險管道保費同比增長46%。“業務調整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該公司在回復函稱。

  有意味的是,珠江人壽一方面自承“為了保證業務的適度發展,仍保留一定的萬能險銷售”,但亦宣稱,將繼續加大轉型力度,大力推動長期風險保障型業務。

  轉型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期間面臨的陣痛似乎不可避免。

  據其償付能力報告披露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年一季度末保險業務收入為82.93億元,到了二季度掉頭急下,僅實現3.25億元,同比下滑93.7%。三、四季度的成績延續了上述表現,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3.59億元、12.79億元,同比下跌幅度仍達88.30%、63.69%。

  同時,珠江人壽的償付能力指標亦不盡人意。2017年前三季度,珠江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9.02%、101.24%、81.94%,處於持續下滑狀態。2017年四季度末,該項指標微升至87.97%。

  而其四個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依次為121.89%、120.31%、138.32%、102.46%,逐漸接近100%的監管紅線。

  不過,珠江人壽方面表示,今年以來,其在確保盈利的基礎上加大了業務轉型力度,推動價值型業務持續發展。預計2018年公司仍將實現連續第四年盈利。

  據悉,該公司去年投資規模突破610.42億元,綜合收益率達8.72%至47.47億元,而全年累計淨利2.96億元。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