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具有這個特徵的運動最傷膝蓋韌帶,有效預防記住2個重點

「砰!」

「好痛,教練,我的腳不能動了……」,30歲的熊女士在健身房健身,縱身起跳後,摔倒在地上。

教練幫她冷敷片刻後,疼痛稍有緩解。

隨後,熊女士前往醫院檢查,膝關節x光片顯示骨頭沒有大礙,但是膝蓋越來越腫,核磁結果顯示,熊女士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住院手術治療。

膝關節為什麼這麼容易受傷?韌帶受傷了如何治療和康復?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主任盧敏教授為大家詳細科普。

一、膝關節的構成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最複雜的關節。

膝關節的主要結構包括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髕骨之間關節面;膝關節能活動自如又不會發生脫位,主要是因為前、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關節囊及附著於關節附近的肌腱提供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靈樞·經脈》所述:「骨為乾,筋為剛,肉為牆」,筋肉剛強有力,關節活動有度,「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宗筋束骨而利機關」,可見韌帶在運動系統中的重要性。

另外,位於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平台之間的半月板,它們亦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關節前後肌肉群的協同收縮,膝關節可以完成彎曲、伸直及小腿的內旋、外旋等動作。

二、膝關節常見韌帶損傷

1、前交叉韌帶損傷

前交叉韌帶上端起自股骨外側髁內面後部,穿髁間窩向前、下、內斜行,止於脛骨髁間隆起前方的骨面。

前交叉韌帶的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體育活動,如:足球、籃球、排球、滑冰、滑雪、羽毛球等等。

愛好運動的青少年很容易發生,運動過程中的起跳落地時膝關節扭傷或突然的折返動作容易損傷前交叉韌帶。

受傷時患者會感到關節出現錯動感,有時還可聽到關節內部撕裂的響聲,患者通常摔倒在地並且不能立即站起。

由於韌帶的損傷常常會伴隨關節內出血,因此會出現明顯的關節腫脹。

「響、痛、腫、限」是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基本特徵,往往伴有「打軟腿」,關節錯動感。

一跳一摔,最傷韌帶。

2、後交叉韌帶損傷

後交叉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髁的外面。

後交叉韌帶是膝關節屈伸及旋轉活動的主要穩定結構,相當於膝關節旋轉活動軸。

後交叉韌帶損傷為強大暴力所致,後十字韌帶損傷可以導致膝關節鬆弛,造成局部疼痛、腫脹和不穩定。

3、內、外側副韌帶

內側副韌帶它位於股骨內髁與脛骨內髁之間,有深淺兩層纖維,淺層成三角形,甚為堅韌,深層纖維與關節囊融合,部分並與內側半月板相連。

外側副韌帶起於股骨外上髁,它的遠端的呈腱性結構,與股二頭肌腱會合成聯合肌腱結構,一起附著於腓骨小頭上。

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時,被牽拉的韌帶超出生理負荷而發生撕裂、斷裂等損傷,以膝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有壓痛點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側受強大暴力打擊或重壓,使膝過度外展,內側副韌帶可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

三、如何預防韌帶損傷

盧敏教授建議:運動前有效的熱身運動正確的運動技巧對預防膝關節損傷很重要。

運動前要進行全身肌肉拉伸訓練,提高肌肉運動的順應性。

高速運動中落地時,應以前腳掌先著地,膝關節彎曲,軀乾微微向前傾,免膝關節側向或前後的動作。

尤其要注意運動時急停或轉向、直膝落地、膝關節超伸時側向落地、旋轉及突然減速時對韌帶的保護。

四、韌帶損傷的治療及康復

盧敏教授介紹:膝關節韌帶損傷,關節鏡檢能獲得明確診斷,根據診斷結果,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1、內側副韌帶損傷

在急性期可用彈力繃帶包紮,疼痛嚴重者可用冷凝治療以減輕疼痛和水腫。

慢性期可進行熱敷、股四頭肌鍛煉等療法。

若為部分撕裂,可屈膝30°固定4—6周,並積極鍛煉股四頭肌,若為完全斷裂,可以手術修補,用半腱肌或股薄肌腱固定於股骨內髁。

如有半月板損傷與前交叉韌帶損傷者,可在關節鏡下同時進行手術處理。

2、外側副韌帶損傷

急性期處理和內側副韌帶損傷處理一致,急性期癥狀消失後可用手法治療。

即使外側副韌帶完全斷裂,因髂脛束和股二頭肌能部分代替外側副韌帶的作用,因而也不會造成嚴重的障礙。

對陳舊病變關節不穩的患者,可利用闊筋膜和股二頭肌腱移植,重建韌帶。

3、前後交叉韌帶損傷

膝交叉韌帶損傷以不全撕裂為常見,可先抽盡積血,然後用長腿石膏屈膝30°固定6周。患者儘早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

若為完全撕裂的患者,則宜手術修補,重建韌帶。

目前常見做法是取自體膕繩肌肌腱解剖單束重建,此外也可行雙束重建,材料也可選用同種異體材料或人工肌腱。

要根據損傷的類型,患者活動情況,年齡等具體情況確定。術後要固定膝部於20°位4周。

盧敏教授提醒:膝關節運動損傷後,要及時尋找專科醫生,做出正確診斷,進行正確的手術,術後配合醫生和理療師完成康復計劃,預後效果是比較好的,大部分專業運動員可以恢復到受傷之前的競技狀態。

(編輯Eliza,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嚴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