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肝「補肝」?吃鞭「補腎」?脂肪肝、腎病就是這麼「補」出來的

都說智慧在民間,關於吃的格言自古民間便留下很多,尤其像「吃啥補啥」這樣的說法,據說這個觀點引申至唐代著名醫學孫思邈,他最早提出了「以臟養臟」和「以臟補臟」,後來按照中醫食療的理論便是「以形補形」,在民間俗稱「吃啥補啥」。

但事實上如果一味地套用「吃啥補啥」不但補不了身體,反倒會適得其反,影響健康。有經驗的中醫明確告知:有的是符合營養學規律的,有的則是非常不科學,弄不好還會加重身體的病症。那到底哪些可以參照「吃啥補啥」?哪些又是不可以呢?

以血補血:可取

大家知道豬血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藥,在很多補血食療中都用到它。一般動物血液中含鐵非常豐富,而且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也不會被其它食物中的草酸所破壞。平時像我們經常吃的黑木耳、芝麻、海帶等雖然含鐵也很高,但並不是血紅素鐵,不易吸收,所以動物的血液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以血補血可以很好的改善缺鐵性貧血。

以腦補腦:部分可取

吃魚頭魚腦確實有助於補腦,因為其富含人體大腦營養所需的氨基酸、卵磷脂等其它微量元素。但像其它牲畜類的大腦同樣高含膽固醇,對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的人而言,食用過多反倒也會加重病症,甚至有誘發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以肝補肝:瞎扯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動物肝臟往往含膽固醇高,如果一些肝病患者,特別是有脂肪肝的人,他自身脂肪代謝就有問題,如果再吃動物肝臟對他來說簡直雪上加霜。所以千萬不要寄希望於以肝補肝。當然,另外從中醫理論講,少量食用動物肝臟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只不過是由於其富含維生素A,而維生素A則有助於改善視力,但卻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肝臟。

以腎補腎:不對

動物腎臟一般也是膽固醇含量很高,其礦物質含量也比較高,平時偶爾吃吃有助於我們人體營養的吸收,但是它和動物肝臟一樣也並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腎臟。相反的,針對一些腎功能不全者,是限制營養攝取,甚至會加重腎臟負擔,不利於病情好轉。

吃「鞭」加強性功能:一廂情願

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廣州一帶,男性喜歡吃各種動物的「鞭」,以為這樣可以增強自己的性功能。其實這樣是以訛傳訛,性功能與性激素有非常大的關係,事實上多進食膽固醇性倒有利於性激素的合成。而動物的「鞭」只是動物性激素產生的器官和擴充血管豐富的海綿體,多吃並不能改善人體的性功能。

所以「吃啥補啥」一定要辨證來看,不能一味地信,吃之前多了解食物的屬性和自身情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