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科醫生:坐月子別任性,這是一定要牢記的7大禁忌

生一個孩子對產婦來說是一個難關,有很多媽媽都說沒親身經歷過根本不知道生孩子有多痛苦。確實,為了孩子,媽媽幾乎是拚盡了全力。而產後坐好月子又是不相上下。很多媽媽坐月子幾乎是按照老人們的安排,雖然老一輩坐月子的經驗值得媽媽們借鑒,但我們應該順應當下環境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更健康合理的坐月子。多關注一些孕產方面的知識資訊,也省得自己一無所知,只能聽他人言語,反而落下煩人月子病,尤其是以下幾點要做到位

一,不要認為湯喝的越多奶水越多

喜歡喝湯催奶的媽媽,有沒有發現,即使你每頓飯都喝了大量的湯,依然沒有變成奶牛?原因很簡單,一次喝太多湯,你肯定吃不進別的,汲取的營養其實是在下降。如果喝的湯很濃,寶寶還可能消化不良。所以說喝湯不一定催乳,方式不當甚至會影響母乳餵養。

產後喝湯選擇脂肪低的肉類煲湯,如魚肉等,湯內要加補血催乳的食材,喝湯也要吃肉,湯的營養來自肉和其他食材,所以連湯帶肉一起吃更有營養。

坐月子該如何吃,如何休息?這些只是科學坐月子的基本功。今天教你如何進行更新版的坐月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正確打開方式:

坐月子在醫學上稱為產褥期,是指產婦分娩後到機體和生殖器基本復原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8周。這期間應該:

飲食清淡:不宜大補,很多產婦補出脂肪肝和肥胖。低鹽而不是無鹽。多吃果蔬防止便秘。

注意衛生:因為激素原因,孕產婦更容易發生口腔問題,可以用較軟的牙刷,堅持每日刷牙。勤洗澡,防止皮膚髮炎,長痱子,尤其要注意會陰傷口護理。

通風散熱:冷氣機可以開,只要不對著風口,勤開窗通風。夏季注意不要穿戴太厚。

適度運動:產後要注意休息,不要讓自己疲勞,但絕不是整月躺在床上,這容易導致靜脈血栓。

二,勞逸結合

坐月子並不是讓新媽媽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地待上1個月,而是臥床休息與適宜的活動鍛煉相結合。分娩次日就可以在床上翻身,半坐位與臥式交替休息,以後可在床邊和房間內走動,可在醫生指導下練習產後體操,以便儘早恢復體形,同時也可減少便秘。月子裡新媽咪睡眠應盡量保證每天8小時,有助於乳汁分泌。

三、記得收肚

其實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癥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束縛,套裝,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鬆弛的肌膚、堆積的脂肪和凸出的肚子!這情況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而言,一定不陌生。甚至還有好多,寶寶都六七個月了,看上去仍舊像懷孕5個月的樣子。

曾經,我也跟許多媽媽一樣,天真的認為只要寶寶一出世,就會恢復到孕前的體形和尺寸。但實踐證明,實際上,這一過程遠比我想像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難[鬱悶]

後來產科上班的阿姨介紹我去購了一套,束縛的,試了試挺好的,餵奶很方便,看起來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極了,不覺得勒,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穿了,大概倆月下來,我減了有 23金,大肚子完全緊緻了,整個人都不臃腫了。真的很高興

四、盆底運動是必需品

盆底就像一張彈簧床,支持著膀胱、子宮、陰道。因為懷孕和生產,彈簧床彈性變差,力量變弱,結果子宮陰道等會慢慢「陷」下去。於是尿失禁,子宮脫垂,性高潮障礙等就出現了。

妊娠過程本身就對盆底組織產生影響:隨著腹部向前突出,腹部壓力和盆腔器官的重力都指向陰道的方向,壓迫盆底。另外懷孕時膠原蛋白水準下降,這兩者都會導致陰道鬆弛。

即使是剖宮產,也有可能出現產後盆底功能的改變,剖宮產的女性,同樣也需要進行盆底功能康復。

產褥期,第0天,即可開始進行凱格爾運動,收縮3s,放鬆3s,防止產後尿失禁。產後常見的壓力性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一種,打噴嚏、咳嗽、大笑或者腹部用力的時候,會有漏尿的現象,通過盆底肌肉鍛煉可以改善尿失禁的癥狀。同時,注意產褥期應避免重體力勞動,以防子宮脫垂。

產褥期結束,應及時進行盆底功能的篩查,防治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提高生活品質。

女生產後,存在心理和身體的雙重不適,導致心裡的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產生低落、悲傷的情緒。一遇到什麼不順心、難過的事,就會喜歡哭出來。

哭有助於女性情緒的發泄,緩解內心壓力,但是女性因產後身體較為虛弱,經常哭會對女性的心理和身體都會造成傷害,所以,廣大男同胞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女人,不要讓她們在產後這段心理脆弱期產生焦慮和悲傷情緒。

五:膚色的改 變

臉上的雀斑 一旦妊娠,皮膚的色素沉著就增強了,平時月經期也能多多少少見到這種傾向。平素不太顯眼的老年斑可以清楚地顯現出來。乳頭周圍和下腹部的肌肉(正中線)等處,一般也都變得發黑了。產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色素沉著會自然消退。所以並不需要擔心。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不要長時間曬太陽就行了。

六:月子裡要洗頭洗澡

產後身體得排出很多很多的汗,當然應該勤洗澡、勤換內衣、內褲。不然容易有婦科炎症的。

順產的新媽咪如果沒有刀口,產後稍微恢復體力就可以洗澡。剖宮產的產婦受傷口影響,大約2周後才可以洗澡;包埋傷口的產婦10天左右可以洗澡啦。洗澡時水溫、室溫要適宜,千萬不可以洗盆浴。洗澡後要將頭髮擦乾吹乾,注意保暖。

七、產後骨盆恢復

選擇軟硬度適當的床墊:

床墊太軟,在睡覺時會使身體下墜,太硬的話則可能對骨盆造成壓迫,使骨盆歪斜,因此,新媽媽應該選擇一款軟硬度適中的床墊,使我們在仰臥時身體曲線與床墊完全嵌合,整個身體一起為脊柱提供水準支撐力。剛生完,新媽媽也可採取側臥也仰臥相互交替,來幫助骨盆的恢復。

放下你翹起的二郎腿:

很多人一坐下,就喜歡翹起二郎腿來,其實,長期蹺二郎腿,會使骨盆一高一低,如果身體長期總處於這種狀態,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造成骨盆和腰椎歪斜,甚至出現肌肉勞損,因此,新媽媽在坐著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使腰部挺直,向椅背靠攏,最好在椅背後放腰墊,使腰部處於舒適放鬆狀態。

適當的骨盆運動少不了:

生產過後骨盆肌肉會因為過度擴張而變得薄弱,因此,產後新媽媽應該適當運動這些肌肉,使之逐漸恢復到強健的狀態,如產後瑜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生產時用力過猛造成恥骨聯合分離過度而骨盆疼痛厲害的,可以適當減少活動,行走時減慢步幅,以減少骨骼間的摩擦和韌帶的牽拉。也可以適當使用骨盆腰帶,以保護盆骨作用,再嚴重點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骨盆夾板等,待骨盆疼痛消失後再適當進行骨盆運動。

加強骨質營養很重要:骨盆的成分無非是骨質,骨質夠強健,骨質也不太容易損傷了。因此,孕婦應該在孕期就要加強鍛煉,多吃含鈣、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魚湯、骨頭湯等,同時,適當地曬下太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做一個正能量媽媽

產後的女性,不僅生理髮生變化,心理也會有改變,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關注產後抑鬱。這需要家人的關注和體諒,同時,產婦也要學會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好的心情也有利於身體恢復。

時刻提醒自己,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解決辦法,而不是抱怨,做一個正能量的媽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