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靠巨額補貼鼓勵生育行得通?媒體:並非最合理方式

  靠巨額補貼鼓勵生育行得通嗎?

  證券時報記者 黃小鵬

  最近,遼寧省在全國首次公布人口發展規劃,該規劃提出對生育二孩家庭給予獎勵,要將遼寧省總和生育率從2015年的0.9提高到2030年的1.8。而據媒體報導,目前國家衛健委也正在組織專家,研究獎勵生育的相關問題。

  近兩年來,嚴峻的人口形勢已引起了社會的重視。放開二孩才兩年時間,獎勵生育的政策就開始進入議程,說明政府在人口問題上的糾偏速度是比較快的。一直呼籲獎勵生育的人口學家梁建章日前撰文指出,要有效地提高生育率,至少要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到5%來補貼和獎勵生育,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GDP的5%大約是4兆元,每年4兆元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按梁建章的說法,這4兆元分配到2億多孩子身上每人每年只有1萬多元,只有這樣大的財政力度才能使一部分人改變想法,多生一個小孩。

  筆者認為,獎勵生育應成為全民共識,但完全依賴財政刺激並不是提高生育率最合理的方式。生育率隨經濟發展降低是基本規律,其影響因素中有些難以改變,但住房、教育、看護成本理論上是可以通過政策來調節的。減稅或財政直補相當於由社會負擔一部分養育成本,但正如梁建章所言,力度太小難以起到效果,每年4兆元才比較有效。筆者對此並不懷疑。

  5%的補貼力度大概接近於 “國家包把孩子養大”,但國家幫個人養孩子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它還將引起稅收、養老、就業等方面的相應變化,中國經濟結構將因此徹底改變,變成一個徹底的福利經濟國家,其後果難以預料,所以,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方案。

  其實,生不生孩子不只與“錢”有關,還與信心有關。中國文化中有強烈的利他主義色彩,父母會為孩子的一生著想。即便孩子可由“國家養大”,但如果下一代不能處於公平的競爭環境,缺少向上的機會,人們的生育意願仍然會大受影響。儒家文化圈經濟體(香港、澳門、新加坡、韓國)生育率位於世界最低之列,政府也普遍采取了一些鼓勵生育的措施,但效果並不理想,這與這些地區社會貧富差距極大,人們精神苦悶有關。日本出現不戀愛不結婚不生育的“低欲望”一族,其實是階層固化和社會前景灰暗的反映。目前中國年輕一代中也出現了不願結婚不願生孩子的現象,究其原因,有些竟然是出於“不願讓下一代再受苦”。

  所以,冒著不可預知的風險以超強的財政力度提高生育率,並非一個好的政策選項。應發揮財政補助的作用,將主要精力放在縮小貧富差距,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人們對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充滿信心,進而刺激生育率的提高,這更加合理。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