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景觀有怎樣的歷史文化內涵?

【讀書者說】

編者按:

在中國歷史上,景觀方面發生過什麽變化?這些變化有什麽意義?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景觀?中國景觀究竟有怎樣的歷史文化內涵?日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教授與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部周尚意教授,圍繞當代重要地理學家段義孚先生《神州——歷史眼光下的中國地理》(以下簡稱《神州》)一書,進行了會談,試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兩位學者的深刻闡釋,便於讀者更加理解我們中國人腳下的這片土地。

《神州》這本書可以定義為寫法獨特的《中國地理》,這是因為該書英文副標題中包含“景觀”(landscape),景觀也是地理學最基本的術語。這本書和以往我們看到的此類書有所不同,提到《中國地理》,國內地理專業的學生都讀過中國地理教材,北師大趙濟教授和北大陳傳康教授合寫的《中國地理》教材,是中國大學教材使用最多的一本《中國地理》。

今天我們讀《神州》這本書,實際上是在和作者段義孚先生對中國地理的理解“相遇”,如果讀者內心的中國地理和段義孚先生的中國地理發生了觀點性碰撞,這便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比如,《神州》這本書原作中有黃土高原的黑白照片,這與我們平常想象的黃土高原的黃色色調不一樣,溝壑縱橫的樣貌不一樣,我將照片顏色處理為黃色,感覺更接近我的黃土高原意象。哪一幅照片是最能體現黃土高原呢?我曾經去過位於黃土高原的延安,當時正值夏天,感覺黃土高原和我想象中的荒涼意象全然不同。其實,任何人對中國地理,乃至世界地理的認知都只是一個片段,因此不存在一個“最”能體現黃土高原特徵的照片。

《神州》這本書選用了大量的中國古代歷史資料,譯者趙世玲老師把所有文言的部分全翻過來,讀者乍讀時,會以為是段先生引的中文原文,實際上段義孚先生用的是英文。例如《神州》書中引用白居易的《登觀音台望城》,其英文引自一位英國作者翻譯的唐詩。段義孚先生想用這首詩,展現長安的景觀:“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其實,只有懂中文的人,才能把詩中的意境讀出來。比如,英文沒有將詩中“一條星宿五門西”的內涵翻譯出來,這句話是講那些通過考取功名成為朝廷官員的人被認為是星宿下凡,但此時星辰西墜,暗示官員的人生正在下行。雖然這裡講長安意境,但是卻展現了白居易對長安城市的格局的理解,其中有社會階層的空間格局,如皇權、官員、百姓的分布,還有白居易對人生仕途的理解。所以語言、歷史、地理共同奠定了我們對一個空間的理解。

《神州》的核心詞是“景觀”。景觀是地表上具有空間固定性的東西。景觀除了它的外形特點以外,最主要的是其表達的意義。比如藏族沒有選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作為聖山,而是選了六千多米高的岡仁波齊。類似的例子是,華夏的先民也沒有在華北地區找一個最俊秀的山峰作為北嶽。華夏文化中五行的哲學思想,決定了五嶽的位置,至於是否是形態最雄偉的山峰,中國文化並不太在意。段義孚先生這本書,強調的是景觀背後的意義,也就是中華文化在景觀上的意義展現。

中國景觀中除了對方位有意義界定之外,對數字也有定義。前面提到白居易的詩,其中五門、十二街都是虛數。中國文化當中許多數字都被賦予了意義,並體現在景觀上。比如天安門前的金水橋是五座,天安門城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這都有意義。中國城市還講究與山水的整合,我們看到北京城雖然是在平原之上的,但是水系對城市格局依然有重大影響。

段義孚先生在書中五次提到了《周禮》。《周禮·考工記》規定都城的文字是:“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我們今天熟悉的北京城核心部分,就是按照《周禮》這樣的規製建造的,我們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的理念,在這塊土地上被實踐出來,而且保留至今。更值得誇耀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天安門廣場建築群的建設還把這樣的格局保留和創新。政治中心從紫禁城移到了天安門廣場,對應左祖右社的格局,是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再看這個城市的山水格局,原來城市的六海水脈,一直延伸到北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龍符號的水體;那裡的仰山與故宮北面的景山,組合在一起,寓意敬仰天地,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符號的繼承和發展。

段義孚先生開創了人文主義地理學,強調我向性、意向性和主體能動性。大地景觀的意義是什麽?是人們在和自然,和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產生出來的新的想法,這些新想法會融在景觀意義當中。段義孚先生在《逃避主義》《戀地情結》《我是誰》《致我的同事》中分別道出了他對自然、土地、自己、同事之間理解,這些理解是基於人性的理解。2015年他寫《回家記》(2017年出版),則更多地從他的主體性,意向地看中國景觀、中國地理。

我們今天理解的中國大地,一定和明天理解的不一樣,否則人性不能提升。將段義孚先生的《回家記》與《神州》做比較,可以看到他感悟後的差別,他說10歲離開中國,寫《神州》基本上是基於文獻寫就的,可是當他75歲回到中國,回去寫《回家記》時,那些文字多是基於他對具身經歷的感悟。 (作者:周尚意,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