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神州》:消失的中國森林

本月要讀的地理類常識書,是段義孚所著的《神州:歷史眼光下的中國地理》

人類力量同塑造地形格局的地殼運動構造性力量相比,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人類的出現,只是影響了地質變化的速度,而非變化的方向。就算沒有人類,黃土高原上的黃土也會被衝到華北平原上,最終流入大海。

段義孚認為:雖然人對基本自然特徵和地質進程影響不大,但對地表植被卻影響深遠。中國的天然林,因為人的出現而大部分消失了。

見常識 Vol.3|《神州》

中國版圖至少一半以上,一度全部覆蓋著森林,但現在只有小面積森林分布其間,而原始森林、天然森林更是越來越罕見。原因很明顯:越來越多的人口,消耗了越來越少的森林資源。

公元9世紀,日本僧侶慈覺曾穿越山西高原,他描述那裡是一片林木茂密之地,濕地處處可見,甚至因為排水不暢而形成小型湖泊。而今天的那裡,卻幾乎都是光禿禿的一片,樹木難得一見,舉目所見一片黃色。

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在清代因為禁止漢人移民進入,是一片逶迤連綿的綠色海洋。但上世紀初清廷搖搖欲墜、開始對外界開放,三十年代初形成了移民高潮,僅僅一年遷入的人口就達到50萬之多,原始針葉林就此被大量砍伐。

長江流域的森林,跟華北和東北平原上的命運一致。在世界各地,伐林的方式和動機並非一致。在地中海一帶,危害森林主要因為放牧,也因為海洋霸權國家造船業對木材的大量需求。而在中國,森林消失的主要原因卻是快速增長的農業人口、對於生存資源的急迫需求。

早在山頂洞人的史前時期,在沒有弓箭、也不會挖陷阱的時候,人類就已經學會用火來捕獵覓食。他們用火驅趕包圍像鹿這樣的小型獵物,直至它成為人們的戰利品。而在農業出現之初,刀耕火種是最簡單有效的墾荒方式。

為了擴大可耕種土地的面積,人們放火燒林。既清除林中野獸的威脅,也為自己獲取生存的土地。但人類有放火的能力,卻沒有相應的滅火能力。一般而言,為開荒燒毀的森林遠多於所需耕種的面積。

此外隨著冶金業的興起,森林也是燃料的主要來源。許多華北森林,都以變成木炭而告終。從公元十世紀開始,每年都要消耗千萬噸木炭。除了冶金之外,製鹽、燒磚、鑄錢、釀酒都需要木炭。而對於冬日嚴寒的北方而言,除了平時做飯之外,取暖也需要消耗大量木材。

木材不僅僅是燃料來源,也是最主要的建材。由於中國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對森林的消耗超過建造同等規模的西方城市。杜牧《阿房宮賦》一開始就寫道“蜀山兀,阿房出”,由於宮殿廟宇的修建需要大量木材,一座山的森林消失殆盡並非誇張。和平年代時如此,當兵荒馬亂之後大量房屋被戰火燒毀,要重建家園的人們又開始成群結隊地上山入林,不顧節製地大砍亂伐。

甚至藝術也是森林消失的原因之一。因為造墨汁需要松煙——焚燒松木所產生的煙,導致在書法大盛的唐朝以前,山東山中的古松就變成了炭。

人口對木材的巨大需求,導致中國生長以萬年計的森林、在幾千年的短時間裡迅速消退。如今隨著技術進步,人類學會用各種其他材料來代替提供燃料、建材和多種生活用途的木材,但以往的天然森林再也不可能重見。

雖然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保護森林的官員“山虞”“林衡”;而孟子也對梁惠王獻策說,如果只在適當的時候砍伐樹木,那麽木材將會用之不盡。古人雖然看到了節製的重要性,但當然想不到:對砍伐森林的節製,遠遠比不上人口擴張的速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