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日夏至,想安穩度過,防「三病」,做好三件事!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也就是明天。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過後,氣象變得炎熱,真正的夏天才剛剛來臨。

夏天,氣象熱,人們喜歡用各種方式解暑,但有些人適得其反,卻生病了。

夏至,記住,防「三病」,能幫你安穩過夏!

一: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疾病,當體內熱量不能及時向外散發,就會引起中暑。其主要表現為頭暈、眼花、頭痛、噁心、胸悶、煩躁等。

中暑有輕重,嚴重時,會導致突然昏迷。

若患心臟病的人群,出現中暑,會增加心肌梗死、心絞痛的風險。

如何預防中暑?

1,喝足水

氣象炎熱,會大量出汗,不要等渴了再喝,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最好每天至少1500毫升水分,補充體液,避免中暑。

2,避免高溫作業

一天中最熱的時間段就是中午,避免長時間停留在高溫、高濕、密閉的環境中。

二:防濕熱

夏至陽氣旺盛,加之溫度升高,排汗系統也會有變化,更多通過排汗來散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會引起血容量減少、大腦供血不足,而引起頭痛、頭暈等症。

若補充水分是冰涼的,則會增加體內濕氣的侵入,體內熱、外侵涼,易導致脾胃虛弱,濕熱加重,還會促使血管痙攣,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的風險。

如何預防濕熱?

1,喝祛濕茶

將具有祛濕作用的藥材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每天泡水喝,一天一包,有助於祛濕熱。

白鼓丁薏仁茶,將白鼓丁、赤小豆、薏苡仁、五方草、芡實、山楂、玉米須等幾種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白鼓丁,具有瀉火除濕的作用,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赤小豆和薏苡仁均有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兩者經常搭配一起用。

五方草,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作用,其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成分,還有抗衰老作用。

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芡實不僅能祛濕、調理脾胃,還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山楂,歸脾經,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脹滿、不思飲食等病症。

玉米須,歸腎經、膀胱經,有利尿、利濕、消腫作用,可去體內濕熱之氣。

2,少吹空調

在過去,夏天人們離不開風扇,而今,人們離不開空調。

但長期在空調房間裡呆著,會使濕氣加重,增加風濕病的發生。

三:防腸胃疾病

高溫氣象來襲,腸胃疾病進入高發階段,如急慢性胃腸炎,出現腹瀉、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若出現多次數、量大的腹瀉很容易導致脫水,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加之,一些人本身心肺功能比較差,可能會出現休克、甚至生命危險。

如何預防腸胃疾病?

1,規律飲食、定時定量

夏季,應有規律的飲食,定時定量,避免出現暴飲暴食、喝冰鎮啤酒的情況。

最好每頓飯的飯量適度,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餓,也要適量的少吃一些,避免過飢、過飽。

2,避免吃油炸、生冷食物

油炸食物雖美味,但在夏天食用,不容易消化,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對生冷食物更應少吃,很多人為了解暑,吃些生冷刺激性食物,對消化道粘膜會有損傷,甚至會引起痙攣,出現腹瀉、炎症。

夏至後,想健康,做好三件事:

一:飲食——多吃「苦」

中醫認為,「苦」具有清熱、去燥作用,夏季吃些苦瓜、苦菜、油麥菜等利於養心。

苦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以及果膠等營養成分。

苦瓜有解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的功效,對中暑發熱、煩熱口渴、濕熱痢疾等都有防治作用。

二:作息——晚睡早起

夏天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到了晚上還能涼快一些,

保證夜晚的睡眠也是很關鍵。

保證充足的睡眠能讓心神寧靜,消除倦怠感。

最好每天能有7個小時睡眠,利於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還有助於血液循環。

此外,適當的午休,能彌補夜晚的睡眠不足,還能讓大腦、身心等得到放鬆,利於下午工作。

三:運動——不要劇烈運動

?不要劇烈運動,否則會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傷陰氣,還損陽氣。

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運動,避開中午炎熱的氣象,否則會增加中暑、突發心臟病等風險。

運動最好以舒緩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廣場舞等為宜。

運動後,不要喝大量涼開水,更不要立即冷水沖頭、淋浴等,否則會增加猝死的可能。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