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禪茶一味”的紀錄片 讓大家都為它瘋狂打Call

/ 每天早上7點 / 發現美好禪意生活 /

我們常說“禪茶一味”,然而有很多人卻不知道溯源在哪裡?

有這麽一部片子,為我們還原了120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並且受到中韓兩國的瘋狂打call。

這部片子從調研到後面的核心成型的時候,一個很有意思的點“茶禪一味緣起地”被提煉了出來。

點擊觀看視頻

湖州的禪茶

湖州的禪茶歷史的確十分悠久。

追根溯源,應從湖州寺廟僧人采茶、種茶、飲茶修禪之後就開始的。而中國茶史上最早的貢茶也是南朝宋山謙之《吳興記》所記述的“烏程縣西二十裡有溫山,出禦荈”。

這裡更是一代茶聖——陸羽的生活居住地,傳承千古的《茶經》也是在此誕生的。

同時,中國茶道——禪茶道第一人皎然同樣也出現在湖州,他完美地把禪、茶、詩三者融為一體,這其實就是禪宗茶道

下面,就請大家跟著禪風君,一起來品一下這部片子吧~

陸羽與《茶經》

公元736年,唐開元23年,湖北天門龍蓋寺的住持智積禪師,在湖濱撿到一個棄兒。在禪寺的暮鼓晨鍾中,這個孩子慢慢長大,並為自己起名陸羽,字鴻漸。

生活成長在禪寺的陸羽,雖然深受到佛家思想熏陶,但並沒有成為一個出世的僧人。在24歲時,陸羽來到湖州妙西的苕溪之畔,結廬隱居,成為一名隱士。

就是在這裡,陸羽寫出了彪炳千秋的《茶經》

初到妙西的陸羽正值人生的最低谷。他年幼遭棄,又被迫離鄉;有心入世,世道卻毀於戰亂。他時常像魏晉名士阮籍一般,獨行於曠野,到天黑興盡,便嚎啕大哭而歸。當時苕溪附近的村人,都把陸羽比作春秋時期的佯狂隱士接輿。

陸羽的草廬在苕溪之畔,毗鄰杼山腳下的妙喜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妙喜寺就是其中之一。中唐時期,一個僧人的出現,讓妙喜寺聲名漸起,也對陸羽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陸羽與皎然禪師

皎然禪師,當時的妙喜寺住持,所著的《詩式》是唐代詩歌理論的重要著作。陸羽和皎然相識後,很快結為忘年交。在苕溪之畔,妙喜寺中,共同開啟了中國乃至世界禪茶文化的源頭

那時的皎然,已經很有名氣,與江南各地的文人墨客多有來往。陸羽為人真誠,但貌醜口吃,並不善於和人相處。初來乍到的陸羽,通過皎然和這裡的鄉人水土建立起了聯繫。

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中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出任湖州刺史。顏真卿與皎然一見如故,並與陸羽結為至交。

因為亭子落成於癸醜年癸卯月癸亥日,陸羽為亭子取名三癸亭。後來,顏真卿在《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一詩中說:“欻構三癸亭,實為陸生故。”

湖州山水秀麗,僧俗官隱,很快吸引眾多文人墨客。一天,張志和駕舟而來,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肥美,他即興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中唐時期湖州種茶飲茶之風已經盛行,凡有客人來訪,主人往往喜歡煮上一壺茶,對坐暢談。

居住的妙西,有好山好水,並盛產好茶,文人墨客常聚集於此,品茶論道,正是在這種氛圍的激發下,陸羽開始專注於茶事的研究。

從茶的品種、器具的分類、烹煮的方法、飲茶的步驟,乃至古人的評述,陸羽將茶的秘密最終都凝煉在了7000余字的《茶經》裡。

他細致地描述了烹茶的過程,其中宛然有天地。他看見茶沫在沸水中,覺得“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

陸羽一生命運坎坷,既無親人,又逢戰亂。在歷經人生甘苦之後,陸羽在茶水中看到了浮雲青萍,看到了人生無常。“啜苦咽甘,茶也。”陸羽在《茶經》裡寫下了這句千古名言。

自陸羽之後,世俗煎茶也偏向了飲用清茶,人們學著品味這種似苦還甘的滋味。北宋梅堯臣曾為此寫詩道:“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陸羽烹茶,也烹煮自己的人生。他以一種淘騰歷練的儀式感,抵達了精神世界的莊嚴。

皎然與茶道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是世上第一個提出“茶道”二字的人。

他在《飲茶歌·逍崔石使君》一詩中,將茶上升到了道的高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形而上者謂之道”,道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陸羽規範了茶的物質形式,皎然提出了它的精神維度。茶作為一種飲品第一次被直接賦予了接近禪的精神內涵

皎然對陸羽的評論,強調茶的功效,更強調茶的意境,成為“茶禪一味”思想的先驅。

1200多年過去,前人的遺跡已經泯滅於山林之中,但是這部片子又成功還原了當時的“茶禪之氣”,正所謂“我即是一葉茶”。

互動時刻

你對“禪茶一味”的理解是?

歡迎留言分享哦

精選推薦

編輯 | 禪風網

原作者 | 是茶文化

圖 | 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