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專家最常用的穴位+取穴方法,喜歡的可了解!

1.大椎穴

位置: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能摸到的第一個突出的下面)

方法:對準穴位點燃,隔三厘米左右懸灸,可以適當調整距離,10~15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疏風散寒,溫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強身健體。

2.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臍上4寸。

方法:對準穴位點燃,隔三厘米左右懸灸,可以適當調整距離,10~15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體質等功效。

3.神闋穴、氣海穴、關元灸

位置:神闋穴在腹部,肚臍中央;氣海穴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關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中下三寸。

方法:對準穴位點燃,隔三厘米左右懸灸,可以適當調整距離,10~15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培補正氣,溫補元陽,健運脾胃。

4.足三裡灸(最常見的保健要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方法:對準穴位點燃,隔三厘米左右懸灸,可以適當調整距離,10~15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調理脾胃,助消化,補虛弱。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裡,令人氣上眼,以三裡下氣。意思就是三十歲以後可灸足三裡穴,氣血不能上攻頭,不頭暈。三十歲以後需要經常灸足三裡可以延年益壽。

5.三陰交穴

位置: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

方法:對準穴位點燃,隔三厘米左右懸灸,可以適當調整距離,10~15分鐘,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疏肝益腎,調經血等功效。

艾灸注意事項

1.灸前和灸後都要喝一杯溫熱的水。

2.要專心灸,注意防火。特別是不能一不留神燙傷自己。也不要把衣服等燒著了。

3.注意保暖和防暑。不能一邊灸一遍對著冷氣機電扇吹,也不要太封閉了,夏天太熱,防止中暑。但是絕對不能當風。

4.灸完半小時到1個小時不要立即洗澡,不要當風。

抓住夏季的天賜良機好好的艾自己艾家人。

備註:取穴用的寸指的是同身寸,是被灸者自己的手為標準。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私信或者微信問艾灸時怎麼找穴位呀,感覺穴位很難找的樣子。其實艾灸時,穴位的選取不必和書上描述的位置分毫不差,艾灸作用的是一個以穴位為中心的區域,這樣平時自己在家做保健灸就很方便了。

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一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一寸,亦適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橫指同身寸: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作為3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