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PD-1與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


非小細胞肺癌 是肺癌的一個亞型,約佔肺癌的85%,也是目前治療藥物比較集中的一個癌症亞型。

常見的治療藥物有靶向藥物、PD-1等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等。

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但並不是每一個基因突變都有針對性的靶向藥物。對於存在EGFR或ALK等基因突變的病人首選的還是靶向藥物治療,除此之外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可選擇PD-1或抗血管生成的藥物。

下面我們簡單解釋一下這兩種藥物:

PD-1

PD-1藥物通過阻斷癌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製作用,增強針對腫瘤細胞的免疫力

多項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表明,抗PD-1/PD-L1抗體可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生存期,有PD-1藥物如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已經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抗血管生成靶向葯

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是腫瘤生長需要血管,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驅動了腫瘤血管的生成。

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內皮細胞上的受體(VEGFR2)結合,引發血管生成促進了腫瘤細胞增殖。因此VEGF是癌症治療的一個關鍵靶點。

針對VEGF的貝伐單抗和VEGFR2的雷莫蘆單抗是美國FDA批準的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兩個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

另外就是針對VEGFR的激酶區域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已有安羅替尼等藥物證明在三線使用可以使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獲益。

那麼,PD-1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哪一個效果或安全性更好呢?

癌度今天給大家編譯一篇研究,一起來看看這兩類藥物的間接性對比:

研究設計

發布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項報導總結了37項臨床試驗的數據,包含16810名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比較了PD-1治療和抗血管生成治療的病人的總體生存率(OS)和3-5級不良事件。

研究包含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沒有使用過易瑞沙、特羅凱或愛必妥這些靶向藥物。

研究結果

1)一線治療,單獨使用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比貝伐單抗聯合鉑類療法組合的療效更好,病人的生存獲益更好。單用帕博利珠單抗和阿特珠單抗優於雷莫蘆單抗和多西他賽的組合。

2)對於後線治療,對於病人來說不是第一線用藥治療。另外一種PD-1藥物納武利尤單抗比抗血管生成藥物和鉑類化療組合可提供更高的療效,更低的毒副作用。

總體而言,就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總生存時間(OS)和3-5級的不良事件而言,PD-1類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優於抗血管生成療法。

研究分析

這一研究比較的是PD-1類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抗血管生成治療和化療。儘管有上面的一些結論,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下面幾點需要注意:

第1個限制:

比較總生存時間OS,這可能受控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後期的治療以及治療措施之間的交叉。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如果病人的病情發生進展後,生存時間超過了12個月,總生存期OS不能被視作主要終點。

第2個限制:

PD-L1的表達具有潛在的預後左右,由於大多數帕博利珠單抗的臨床試驗招募的是PD-L1表達高的病人。這相當於做了部分優勢人群的篩選。

第3個限制:

治療過程的一些乾預措施,特別是PD-1抑製劑的一線治療和隨後使用小分子靶向藥物的評估效果。這個只能從一項試驗中獲得,對於這些結果的解讀必須慎重。

但是儘管具有上面的局限性,多項文獻對比分析表明,對於無靶向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帕博利珠單抗和納武利尤單抗可能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案。

當然如果是免疫治療出現病情進展,則輪換為抗血管生成治療和化療,這也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個治療策略。

其實從現有的研究結論看是存在Re-challenge的可能性的,也就是間隔另外一種治療措施之後,還可重新用回之前的治療策略,而這種方式其實是可以讓癌症病人獲得更長時間的生存獲益。


癌度為患者提供了參加臨床試驗的管道,免費試用PD-1等靶向藥物。想要入組的癌友可以對照上面的圖片,關注癌度公眾號回復臨床入組填寫表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