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冬季進補食物 你想到了嗎

傳統養生保健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所謂「天人相應」。人們到了冬季,處於「封藏」時期。因此,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主要是冬季氣候寒冷,人體的熱量容易丟失,做好冬季進補是養生保健的首選。一說到進補,人們往往想到人蔘、鹿茸、羊肉等,其實冬季進補,主要是讓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所以,很多素食蔬菜糧食作物同樣可以起到冬補的作用,龍哥今天就挑選16種果蔬雜糧的功效價值介紹給各位朋友。

1.板栗:營養豐富,果實中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板栗的藥用價值亦頗高。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

推薦: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很好補品。

栗子粥: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栗子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慾,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2.大豆:素有「植物肉」的美稱。食用時可以自製「五豆漿」,用大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共磨成漿,每天飲用,是冬季進補的首選。

3.大棗:紅棗,號稱「百果之王」,冬日養生聖品,冬三月服食最為滋補。有句民諺說:「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紅棗性溫味甘,對女性特別有用,入脾、胃二經,可以滋陰補血。女性比較容易貧血、體弱無力、心悸失眠、氣虛,以10枚去核紅棗,配3克人蔘,蒸熟食用,經常吃很有效果。

4.枸杞:一般冬季的養生原則應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性味甘平,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在空氣乾冷的冬季,眼睛易乾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癥狀。

5.蕃薯: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常吃蕃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6.韭菜:「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韭菜又稱為「壯陽草」,味辛鹹、性溫,有溫中行氣、補虛益陽的功效。韭菜富含纖維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氨基酸、β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具有促進食慾、提高機體免疫力,殺菌消炎的作用。同時,還有助於調節血脂。適量進食,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也有一定益處。

7.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而且,藕與紅棗同食可補血養血,煨肉食可治脾胃氣虛之證。

8.栗子:中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止咳化痰的功效。現代研究認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乾果品種,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機體抗寒,很適合冬季食用。

9.蘿蔔:「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蘿蔔中富含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甘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中醫認為,蘿蔔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蘿蔔既可用於製作菜肴,炒煮、涼拌等俱佳;又可當做水果生吃,還可用作泡菜,醬菜醃製。

10.魔芋:魔芋有降脂、減肥、防癌、開胃的作用。含有葡甘聚糖,其凝膠可在腸道中形成不同孔徑的半透明膜附著在腸道黏膜上,形成防衛屏障,阻擋有毒物質與致癌物質的侵入,起到防癌與防腸道病的作用。

11.茄子: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茄子含有葫蘆巴鹼及膽鹼,在小腸內能與過多膽固醇結合,排出體外,以保身體血液循環正常,降低膽固醇。

12.山藥:一直被看做是物美價廉的「補品」,特別是脾肺虛弱的人,可以多吃山藥進行調養。山藥營養極為豐富,含皂苷、黏液質、膽鹼、澱粉酶、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等。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性平,味甘,有益氣養陰、補脾胃益肺腎的功效,久服可聰耳明目。另外,山藥含有的大量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補脾養胃以鐵棍山藥最佳。

13.土豆:中醫認為,土豆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和胃、調中、健脾、消腫等功效,常食之能強身健體。每500克土豆中含天然脂肪3.1克,蛋白質10.1克,澱粉73克,粗纖維3.5克,維生素的總含量是胡蘿卡的2倍,蕃茄的4倍。此外,土豆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尤以磷、鈣、鐵十分豐富。土豆的蛋白質品質好,接近動物性蛋白,它含有特殊的黏蛋白,不但有潤腸作用,還有脂類代謝作用,能幫助膽固醇代謝。

14.香菇:其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

15.芋頭:澱粉含量很高,營養很豐富,並且吃起來口感軟滑,容易消化,具有健脾胃的作用。富含乳聚糖、鉀、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外,芋頭還含有一種天然的多糖類植物膠體,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止瀉的作用,同時又有膳食纖維的功能,能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中醫認為,芋頭有益胃生津、補中益氣等作用,很適合用來補虛。 是冬季調養脾胃之佳品。

16.大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