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首吃螃蟹者:複旦張江財報喜中有優

作者:舜耕山人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19年3月8日,複旦張江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將發行不超過1.2億股的A股,並謀求於內地科創板上市,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劇烈反響。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3月11日,複旦張江H股收盤大漲超過26%,交易金額接近5000萬港元。

複旦張江是一家成立於1996年的生物製藥企業,實際控制人為複旦大學,2002年於港交所上市。2018年,複旦張江的淨利潤同比上升100.54%,此時宣布回歸A股並率先表態預備登陸科創板,複旦張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立馬吳山第一峰

複旦張江在香港上市以來,十餘年時間也並未受到太大關注。但今年,它算是結結實實地搞了一個大新聞。

科創板提出至今,不過半年時間,但根據證監會給出的時間表,第一批科創板上市的股票最早將於今年8月面世。短短一年的籌備時間,其成效尚未可知。複旦張江選擇先於他人上馬科創板,這是下定了決心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對於類似於複旦張江這樣的以生物製藥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科創板的上市新規給予了它們極大的優惠。與在主機板上市不同,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沒有嚴格的盈利要求,但卻對公司所經營的業務和研發水準設置了更高的門檻。這樣一來,科創板就成了這些研發周期長,經營風險大但卻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並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公司量身定做的融資工具。

老字號的新機遇

作為一家生物製藥企業,成立於1996年的複旦張江可以算得上是行業中的老字號了。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基因工程藥物,光動力藥物,醫學診斷及藥物傳輸系統。

GPLP犀牛財經了解到,2018年,複旦張江的營業收入7.4億元,同比增長42.55%,並創下歷史新高。其利潤為1.51億元,較上一年度也大增100.54%,不過也要注意到,2017年的利潤是一個比較異常的低值,所以才有了如此大的漲幅。排除異常值來看的話,複旦張江在最近這些年中的利潤維持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按照複旦張江的公司屬性,不論是公司規模、營業規模還是淨利潤,它都完全滿足在內地主機板的上市條件。

但是,對A股市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內地主機板推行的是核準製下的保薦人制度。公司在主機板上市流程繁瑣,上市周期長,因此導致的發行成本較高。科創板推出之時,同時進行了注冊製的改革,專板專用,為體量較小的高新技術企業節省時間和成本。企業如複旦張江一類,成立時間早,公司發展已較為成熟,盈利可觀,但仍然有進一步發展和增長的空間。這樣的企業既可以上主機板,又可以上創業板,也可以上科創板。

而其之所以做出如是選擇,除了上述在上市流程方面的便利外,或許還有與估值有關的原因。在複旦張江公布2018年年報時,其市盈率僅有26倍。而經過其登陸科創板的消息發酵導致二級市場大幅上漲後,其市盈率達到40倍。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生物醫藥公司,這樣的估值也絕對不算高。而在內地,投資者一直有對高新技術或利好消息的企業給出高估值的傳統。雖然目前科創板尚未推向市場,但複旦張江應該是吃準了它的估值會令人滿意。

財務數據喜中有憂:小心駛得萬年船

2019年開年,複旦張江收獲了盈利翻倍和股價上升的雙重喜訊。回想去年此時面臨業績暴跌,股價下挫,資本市場低迷的場景,是為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然而,複旦張江在開年順利的大好形勢下,且需小心謹慎,穩健經營。從財務指標中看,儘管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增長喜人,成本控制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但是,應收账款的增長仍然值得注意。從絕對數值上來看,與去年相比,複旦張江營業收入增長的絕大部分成為了掛账的應收账款,應收账款餘額也同比去年上行超過一倍。在經濟大形勢今非昔比的情況下,一定要根據穩健性原則估計應收账款的回收情況。因此,複旦張江雖然在淨利潤額上創了新高,但其盈利質量和最終可以實現為現金的有效盈利卻不見得能夠超過早些年度。

複旦張江有極大的必要認真了解當前的宏觀形勢和行業形勢。科創板作為全新的事物面世,內地資本市場目前恰好正在經歷一段情緒比較高的時期,預備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能不能恰好踩準了節奏,以合理估值進行發行,並且在未來拿出對得起這個估值的業績,從而增強投資者對這一創新之舉的信心,對於相關公司的經營水準和發行擇時水準都是相當大的考驗。複旦張江在發行方面做出了承擔風險的選擇,在經營方面最好暫時選擇回避風險。

小心駛得萬年船,不論是公司的經營還是政策創新的推進,都應當做好風險控制,謀求長期而可持續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