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冬天適當地吃「涼」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在寒冷的冬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羊肉湯、火鍋等食物,補身體熱量來抵禦寒冷,因此會下意識地避免一些涼食。其實,在冬天適當地吃「涼」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首先,中醫認為「熱屬陽,寒屬陰」。秋天過後,氣象便會逐漸轉冷,特別是到了冬至那天,更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秋天過後,人體的陽氣就開始潛藏,以溫養五臟。

若冬天人們隻進食溫補之品(肉食、火鍋等),外來的熱量加上體內的陽氣就會打破陰陽平衡,表現出肺、胃煩熱的癥狀。所以,冬天在充養陽氣、抵禦外寒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適當吃點「涼」,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

其次,萬事萬物均有陰陽二者之分。早在《黃帝內經》的養生篇就提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句話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說秋冬季節要記得固護陰氣;二是進補要順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方得養生。中國有句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蘿蔔屬「涼性」,有下氣、消食和胃、祛熱的功效,可解胃中煩熱。所以,冬天適當吃「涼」是有必要的。

但要注意:這裡的「涼」不是指冰冷的食物,而是在中醫上具有「涼性」的食物,如:兔肉、雞肉、蓮子、黃瓜、冬瓜、芹菜、白蘿蔔、香蕉、蘋果或者一些藕、海帶等水生植物。食用時可以將溫性和寒性食物進行搭配,比如:蘿蔔燉牛肉等。

當然,不是所有人必須這麼吃,吃涼或是吃熱還是要看體質。平常人或偏陰虛體質的人(燥熱、五心煩熱、盜汗等)可以適當選擇。若長期有脾胃虛寒的人(畏寒怕冷、四肢冰冷等)可少食或不食。

文/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 趙繼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