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原證券踩雷2.4億虛假融資項目,“蘿卜章”事件何時休?

7月的公司仿佛被上了“魔咒”,排著隊地踩雷,連踩雷劇情都謎之相似。

大家還記得上周諾亞財富(NOAH.NYSE)34億踩雷承興國際控股(2662.HK)引發的“連環炸”嗎?

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就承興國際與京東應收账款供應鏈融資發布了一系列基金,金額高達34億元。結果承興國際實控人羅靜被捕,諾亞財富為維權,將承興國際和京東一並給告了,京東卻委屈表示,自己和承興國際根本沒有所謂的數十億合約啊,承興涉嫌偽造合約,諾亞風控有問題。

諾亞風波還沒過,同樣的劇情再次上演。這次是基金管理人“中原證券”、融資方“閩興醫藥”和其所謂的“大供應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福大協和)。

又一個諾亞財富

7月15日,福大協和正式向媒體回應近來沸沸揚揚的“中原證券踩雷閩興醫藥”一事。

福大協和方面稱,自2016年到2019年5月向福建省閩興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興醫藥)採購總額僅一百多萬元,不存在高達上億元的應收账款。閩興醫藥存在偽造醫院印章、自行虛構材料和應收账款等行為,騙取信託公司款項,構成了合約詐騙罪。院方已就此事報案。

有投資者告訴券業觀察,自己曾試圖撥打閩興醫藥的公開電話要說法,但一直未能接通。

2017年12月,中原證券成立了規模為5984萬元的“聯盟17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聯盟17號”)資管產品,2019年4月24日到期;2018年2月,成立了“中京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中京1號”),成立規模為模18165萬元,2019年5月7日到期。

上述兩隻產品共募集資金2.41億元,融資方都是閩興醫藥,投資標的是閩興醫藥對福大協和的應收账款供應鏈融資,閩興醫藥實控人夏薛雯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前段時間,兩隻產品先後到期。到期前,中原證券和閩興醫藥對接項目收尾工作時,發現閩興醫藥可能無法如期兌付,再一查發現閩興醫藥居然提供虛假文件,而其實控人兼擔保人夏薛雯卻聯繫不上了……

中原證券董事長親自帶隊向中原證券所在地河南省警察廳匯報。據最新消息顯示,夏薛雯已被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而閩興醫藥涉嫌的融資風險遠不止這2.4億。有媒體做了不完全統計,閩興醫藥作為擔保方的應收账款轉讓交易總額已超22億。

這個“承興二代”閩興醫藥究竟是個什麽公司?

據天眼查顯示,閩興醫藥成立於1994年,注冊資本高達5億人民幣,主要經營中藥、西藥、醫療用品及器材、化工產品等。大股東兼實控人為夏薛雯,持有公司96.25%的股份。

在此次暴雷之前,網絡上關於閩興醫藥夏薛雯的信息少之又少,不過“借錢2.4億後消失”的董事長夏薛雯身上倒是很有點,風險預警、提示等多達一百多條。

和夏薛雯相關的公司多達17家,其中8家的實控人均為夏薛雯。而在這17家公司中不難發現,除了和醫藥行業有關的,還有不少金融類型的公司,看來沉迷於“融資遊戲”也並非偶然。

夏薛雯曾擔任股東、監事的金磚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旗下互金平台“金磚財行”湘潭營業部,在去年暴雷,並被經偵介入調查。除此之外,“金磚系”旗下多家平台也先後被曝暴雷,而實控人和董事會成員卻紛紛“消失”了(劇情熟不熟?閩興醫藥董事長夏薛雯也一度消失)。

至今還有“金磚系”理財平台的投資者在網上尋求幫助。

夏薛雯曾任職的海上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投資管理、投資谘詢等,注冊資本高達128億元人民幣。聽著很厲害有木有?不過,這家公司各種風險簡直不要太多。

該公司的法人兼實控人薛鈺,同時也是夏薛雯的重要合作夥伴,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製執行,執行標的金額高達3.79億元。

券業觀察也查看了和這家公司相關的“海上絲綢之路系”其他公司,同樣“傷痕累累”、負面纏身,頻頻曝出資金問題。

也就是說,在閩興醫藥此次出現兌付問題前,和閩興醫藥boss有關的公司和人已經出現諸多問題。所以,通過閩興醫藥融來的錢究竟去了哪裡?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水逆”的中原證券

再來說說這次“踩雷”的中原證券。

中原證券成立於2002年11月,於2017年1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但近年來業績卻並不如意,2015到2017年中原證券的淨利潤分別為14.02億、7.467億、5.212億,2018年則只剩下9586萬,還不到2015年的10%。

好不容易今年前半年的業績有所回暖,淨利潤超2億,還被質疑“賣房”補業績。

今年6月,中原證券發公告稱,出售了4套閑置房產,合約金融高達4700多萬。也就是說通過出售4套房獲取的資金接近2018年淨利潤的一半。

前些日子,中原證券對中原證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累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約9.47億元,其中涉及本金7.88億元,踩雷四宗質押。

種種“水逆”直接讓中原證券成了2018年評級降幅最大的券商。

據證監會2018年公布的一份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中原證券被由A下調至C,跌了6個級別。

最近踩雷閩興醫藥,市值兩天之內蒸發了33億。

而中原證券此前多次公開立下flag——3年內挺進證券業第一方陣,目前看來,怕是要再多幾個三年了。

回歸這次中原證券踩雷事件,種種“套路”和細節簡直和諾亞財富踩雷承興一模一樣,涉案產品均為應收账款供應鏈金融產品,都是融資方提供了虛假合約,而發行產品的券商都未能識別出其中的風險和問題。

應收账款供應鏈融資是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之一,是指企業為獲得運營資金,以買賣雙方簽訂的真實貿易合約產生的應收账款為基礎,為賣房提供以合約項下的營收账款作為還款來源的融資業務。很多中小企業,往往會借助“大公司”供應商背書,通過應收账款供應鏈融資。

而對於融資產品發行方來說,最重要的無疑就是確定貿易的真實性,這其中涉及到諸多文件。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中間部分文件確實比較容易作假,這也就是為啥兩次案件中都出現了“假合約”,但也並非不能避免,前期嚴格調研還是能做好風控的,只是有些工作細節很容易被忽視,部分“有心”的融資方便抓住了這些漏洞,用虛構的業務進行融資。

近來虛假應收账款供應鏈融資案頻發,到底是證券公司風控之殤,還是企業為了融資“偽裝”技術太高超?歡迎評論區討論。

知名證券公司踩雷2.4億虛假融資項目,“蘿卜章”事件何時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