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底閩興醫藥:超22億“應收账款”因何埋雷?

21世紀經濟報導 李維,鄭敏芳 北京報導

一位中字頭信託公司人士指出,通常三甲醫院都是公立的,所以往往不會發生違約,因此該案的風險可能出在這些應收账款的真實性上。

供應鏈融資的應收账款正在爆雷不斷。

繼諾亞財富旗下產品被曝出現34億元違約後,業內再度曝出中原證券資管產品中槍福建省閩興醫藥有限公司(下稱閩興醫藥)的應收账款。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多位接近中原證券人士處獲悉,目前該公司正在積極尋求風險解決方案。而除中原證券外,多家機構也卷入了閩興醫藥的這場融資遊戲,涉及融資總規模或超22億元。

多位接近閩興醫藥的機構人士表示,由於閩興醫藥的融資風險暴露與其所持有對福建醫科大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账款資產質量和真實性存疑有關,而記者調查發現的多處跡象及不少業內看法也指向了閩興醫藥的應收账款存在問題。

從諾亞事件再到閩興醫藥事發,多起供應鏈融資的爆雷也開始促使業內人士對應收账款的確權風控流程進行反思。

多機構躺槍

踩雷閩興醫藥的機構並不止於中原證券。

“雖然有一些底層資產是應收账款的項目沒有到期,但是不少機構都找上門了,因為有些融資也不可能等到到期再處理相關風險。”一位接近中原證券人士表示。

記者根據動產登記信息統計發現,閩興醫藥作為擔保方的應收账款轉讓交易超過8筆(含已注銷1筆),平均每筆應收账款轉讓規模從2億元至4億元不等,上述應收账款合計規模已高達22.68億元,若包括已注銷部分登記,則高達26.76億元。

而在上述的應收账款受讓者中,共有華鑫信託、國聯信託、興業信託、華融信託、華藥保理、日立保理不少於6家機構赫然在列。

“實際規模可能更高,因為不排除有一些應收账款交易沒有在網站上登記的情況,這個網站也只是一個基礎設施服務,用戶用來自行上傳的,平台方面不做審核。”一位接近中登網的機構人士表示,“在一些應收账款項目中,機構發行時也會把登記動產轉讓信息視為一種風控措施,因為公示應收账款也被視為一種信任背書,就好比對外公開宣布這筆應收账款確認並轉讓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諾亞財富旗下產品踩雷承興控股34億元對京東應收账款案件中,相關應收账款也曾於動產登記平台公示。

產品爆雷的事實證明,這一措施並未起到相應的風控效果。對此,部分機構已經訴之司法手段。

例如日立保理日前就將閩興醫藥和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合約糾紛為由一起推上被告席,該案將於今年10月份開庭;同時,國聯信託也於今年5月向無錫中院申請財產保全,獲得了法院的認可。

7月11日當天,記者以致電和發函形式向中原證券方面了解詳情,對方表示相關事項需要核實,但截至記者截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復,不過中原證券官網卻存在一份公告稱旗下兩隻資管產品無法到期兌付,合計規模達2.41億元。

為此,記者撥打閩興醫藥預留在工商局的四個聯繫方式,均稱因線路問題無法接通;隨後,記者又聯繫了上述應收账款項目中的“負債方”福建醫科大學協和醫院,對方表示對此事不知情,事後記者又以患者身份撥打電話,遭到了對方的掛斷。

起底閩興醫藥

對於陷入風險的多家機構來說,作為融資方的閩興醫藥背景表面看來並不深厚。

企查查數據顯示,成立於1994年的閩興醫藥共擁有兩位自然人股東,其中夏薛雯和鄭福明分別持股96.25%和3.75%。

介紹資料顯示,閩興醫藥為省屬大型醫藥經營企業,主要經營中成藥、化學藥製劑、化學原料藥、抗生素製劑等批發業務。

多位接近閩興醫藥的福建當地人士表示,閩興醫藥並非一家空殼公司,其的確存在相關醫藥批發銷售業務。

雖然如此,但該事件發生後一度失聯而後遭遇刑事拘留的實控人夏薛雯,旗下擁有諸多企業。數據顯示,夏薛雯擔任法定代表人且處於存續期的公司除閩興醫藥外,還有北京封邑實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皇家萬麗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斯捷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恆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大鑫礦業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業的控制權。

此外,夏薛雯所擔任監事的“壹號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控股方系海上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為茶葉商人薛鈺,此人同樣是“北京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管理中心”實控人。據2014年多家媒體報導,該公司曾是“海上絲綢之路銀行”的籌備方之一。

今年5月21日,薛鈺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製執行,執行標的金額高達3.7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被日立保理推上被告席的公司除閩興醫藥外,還有一家名為“福建省福鼎市海發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海發醫藥)”的關聯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2016年以來發生四起民間借貸糾紛而成為被告,其實際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為謝文海。

今年6月份,謝文海所持有的海發醫藥股權也遭到北京中院凍結。

記者查詢發現,謝文海與薛鈺還共同在一家名為“海上絲綢之路中非聯合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董事,而這家公司正是2014年對外宣布打造的“中非漁業聯盟總部基地”的運作主體。(詳見2014年11月24日本報報導《海上絲綢之路銀行籌備撲朔迷離:不知何部門在指導》)

由此可見,除此案中的夏薛雯身陷囹圄外,與其存在潛在關聯關係的多家企業和自然人也正遭遇流動性從緊的現實。

反思確權風險

對於卷入此次風波的諸多機構來說,找出風控環節的瑕疵至關重要。

21世紀經濟報導從上述涉事信託人士處獲悉,上述部分涉事機構在提供融資過程中采取了相對規範的操作,例如引入公證人員,甚至選擇進入核心企業現場鑒證確認,但最終未能避免這一風險發生。

事實上,如果應收账款真實清晰,作為上述8筆應收账款債務方的三甲醫院——福建醫科大附屬協和醫院應當作為該筆融資的還款人,但上述接近涉事信託人士稱,相關應收账款的真實性沒有得到院方承認。

7月11日當天,一位中字頭信託公司人士指出,通常三甲醫院都是公立的,所以往往不會發生違約,因此該案的風險可能出在這些應收账款的真實性上。

“這些應收账款中可能存在造假嫌疑。”上述接近涉事信託公司人士表示,“實際上當時給應收款做確權鑒證的時候是去過現場的,甚至還有相關公證人員在,也就是說閩興醫藥的這些融資背後有可能存在刻意的造假情形。”

記者當日獲取的一份閩興醫藥對福建醫科大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账款清單發現,該類應收账款的賒账期長達兩年,例如2017年5月份出庫、由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依諾沙星片”,出庫單日期為2017年5月19日,最晚付款日則為2019年5月30日。

“這個付款時間相對有點久,但三甲醫院比較強勢,再加上撥款等周期,可能有些機構也願意相信其真實性。”上述中字頭信託人士表示。

事實上,從諾亞踩雷承興的34億供應鏈融資,再到如今閩興醫藥卷入多家機構,圍繞供應鏈融資的應收账款確權風險正在引起金融機構的進一步反思。

“許多應收账款的違規並不是憑空造假,背後往往存在真實的供應關係,這時候最害怕項目方和核心企業員工裡應外合,如此利用並誇大供應關係來獲得額外的融資規模,對不少機構來說是防不勝防的。”一位從事供應鏈金融的小貸公司負責人表示,“在企業信用環境寬鬆時,債務不斷循環不會被揭穿,可一旦資金鏈收緊,裸泳者就會出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關事件發生後,部分提供貿易融資和供應鏈金融的機構可能會強化應收账款的確權核查,不排除後期會有更多風險被查處。

“一些機構可能會自查自身的供應鏈項目的應收账款確權問題,一旦發現存在瑕疵,有可能會停止為相關項目提供融資,進而導致一些風險被暴露出來。”一位保理行業人士表示,“也不排除某些機構可能和企業捆綁得太深,陷入不得不為其續作項目的境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