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獨家:中原證券咬牙墊付2.4億“大雷”,0.98元立即兌付

文/胡涉水 編輯/陳墨

今年上半年,中原證券踩雷閩興醫藥,為滿地爆雷的資管行業,又添一聲脆響。

5月8日,中原證券官網的資管計劃公告中出現了一封《關於“聯盟17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京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到期無法正常兌付的公告》。

公告指出,上述資管計劃募集資金認購華鑫信託設立的“華鑫信源39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用於受讓福建省閩興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閩興醫藥”)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账款,然而該資管計劃已無法向投資者兌付。

直至7月,“閩興醫藥實際控制人失去聯繫,中原證券董事長親自帶隊到河南省警察廳報案的消息開始沸沸揚揚”,這兩個月裡,中原證券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

中原證券官網

近日,鋅財經獨家獲悉,當下,中原證券已拿出先行墊付的解決方案:按淨值0.98元立即兌付。也就是說,投資者將承受2%的虧損。

中原證券為投資者準備了2個方案:其一,0.98元立即兌付;其二,延期兌付,但可以拿到多出數萬元的補償。據了解,大部分投資者選擇了立即兌付的方案。

雖然單從虧損來看,投資者的損失並不大,但試想用該筆資金購買其他年化4%左右的、流動性較好的其他產品,將獲得額外收益。也就是說,投資者在事實上付出了更高的機會成本。

2018年,中原證券就踩雷新光控股、神霧環保等四宗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涉案8億元本金。如今,這逾2億元的大雷,被中原證券先行扛下。然而,多少個季度才能追償,閩興醫藥還剩下多少資產可供兌付?

根據中原證券2018年度財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原證券總負債308.80億元;而在2019第一季度報中,截至2019年3月31日,其總負債擴大為370.92億元。

中原證券合並資產負債表

2.4億資管產品踩雷

“中原證券資管產品‘踩雷’閩興醫藥應收账款”被曝出後,7月12日,中原證券發布公告回應稱,已取得融資人提供虛假文件的證據。

公告稱,此次踩雷的聯盟17號成立規模5984萬元,2017年12月8日正式成立,2019年4月24日到期;中京1號成立規模18165萬元,2018年2月5日正式成立,2019年5月7日到期。上述資管產品相關文件中不存在保本保收益條款,公司自有資金並未參與設立上述資管產品。

中原證券在對上述資管產品進行後續管理的過程中,發現存在融資人不能按期償還本息的風險,在風險排查過程中,取得融資人提供虛假文件的證據並向警察機關報案,警察機關已於2019年5月4日立案偵查。

而一份流傳的內部文件《關於公司資管聯盟17號、中京1號相關說明》,對事情的原委展示得更為詳細。

圖片來源於拆金校尉

根據該文件,中原證券兩款資管產品合計募集資金2.42億元。通過通道華鑫信託,最終投資於閩興醫藥對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账款,作為融資方的閩興醫藥承擔差額補足義務,閩興醫藥實際控制人夏薛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一年多過去,兩隻產品到期,然而閩興醫藥卻遲遲未還款。多方敦促後,不僅錢還沒影,閩興醫藥的實控人還玩了消失。

發覺不對的中原證券董事長,親自到河南省警察廳報案。最新情況是,閩興醫藥實控人夏薛雯已被福州市警察局刑事拘留。

如中原證券按淨值0.98元兌付,相當於為投資者兜下了2.37億,而另一邊,則是閩興醫藥歸還無期的債務。

閩興醫藥是誰?據工商信息,該公司於1994年7月30日在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夏薛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中藥、西藥、醫療用品及器材、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製毒化學品)等。閩興醫藥最終受益人,即已被刑事拘留的夏薛雯,合計持股閩興醫藥96.25%。

三甲醫院醫療耗材標的理應無雷

有接近此次案件的法律界人士向鋅財經表示,該爆雷產品經多層嵌套,最下層標的是福建協和醫院的醫療耗材等。

該人士指出:“以常規思路來看,如果產品真實性不存在問題,三甲醫院的應收账款不應當存在違約情況。”

據了解,公立醫院採購耗材、器材和藥品對醫藥流通企業存在較長回款期,供應商為了加快回款速度,保證自身流動性,原供應商將原本的醫院應收账款折損收益轉讓給第三方機構或者其他供應商,形成“三角債”的情況很常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此前報導,福建協和醫院工作人員表示,自2016年到2019年5月向閩興醫藥採購總額僅一百多萬元,不存在高達上億元的應收账款。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年來供應商公示的福建協和醫院採購中,最高的一筆為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採購3.3億元,其余均不足億元。而有接近此次爆雷的內部人士指出,“這樣的資產無法兌付,肯定存在‘一女多嫁’類的問題。”

不止一家踩雷

公開資料顯示,踩雷福建協和醫院應收账款的,不止中原證券這一家。裁判文書網顯示,6月11日,國聯信託提出過訴前財產保全申請。

根據(2019)蘇02財保53號民事裁定書,“申請人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因情況緊急,於2019年5月13日向本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請求凍結被申請人福建協和醫院、閩興醫藥銀行存款人民幣3.6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申請人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本院提供了擔保。”

無錫中院裁定,“凍結被申請人福建協和醫院、閩興醫藥3.6億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另有報導指出,一些基金子公司也曾卷入閩興醫藥對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账款融資。

2018年6月,鵬華基金子公司鵬華資產曾成立過一隻,由鵬華資產擔任管理人,同時由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擔任託管人和銷售機構的產品“鵬華資產協和1號轉向資產管理計劃”,由於中基協產品備案系統升級,未能在合理期限內獲得備案,根據相關合約規定,於2018年6月29日提前終止。

同時,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此前的報導,閩興醫藥作為擔保方的應收账款轉讓交易超過8筆(含已注銷1筆),平均每筆應收账款轉讓規模從2億元至4億元不等,上述應收账款合計規模已高達22.68億元,應收账款受讓者中,共有華鑫信託、國聯信託、興業信託、華融信託、華藥保理、日立保理不少於6家機構。

券商內疑存合謀者

“團隊項目負責人極有可能是詐騙的合謀者。”有中原證券內部人士直言。

中原證券公告稱已取得融資人提供虛假文件的證據,而當時具體項目的參與人,為何沒有發現其中的風險?

上述人士稱,懷疑相關人員為擴張規模,在風控上有所放鬆。

據了解,約三年半前,中原證券成立上海資管分公司,想“大包乾”獨立。在領導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去追求規模,其實留下了很多爛攤子,而這些爛攤子,卻要由整家券商來承受。

有業內人士表示,直投、另類投資、期貨等投資,從管理上不具備可複製性,中原證券不具備那種基因,卻想做中信、光大那種金控,事實上是很危險的。

另有一位中原證券內部人士向鋅財經透露:“2015年聖誕節期間,中原證券成立了一隻1億元的產品,因為當年年終獎不錯,很多中原證券內部人士買了這隻產品。2016年初熔斷後淨值迅速跌到0.75元,最低0.25元,現在0.36元。而該產品的管理者並未受到任何處理,仍在其他部門任職。”

“就像當時那個神霧環保股權質押的雷,那麽好的產品,為什麽當地的機構不做,千里迢迢找你來做,想過沒有?”上述人士表示。

中原證券今年3月29日發布關於累計涉及訴訟事項的公告顯示,公司累計涉案金額為9.47億元,其中股票質押合約糾紛成為重災區。

與此同時,中原證券收到的罰單也不在少數。

2017年5月,河南證監局開出罰單,中原證券鶴壁分公司未經公司總部批準,擅自代銷金融產品。此外,該分公司負責人周震及員工匯集不合格投資者資金,以周震和員工個人名義購買私募基金產品。

2018年2月,河南證監局指出,中原證券存在公司合規管理制度不健全,機制不完善;公司合規管理意識薄弱,合規人員配置不足;公司內控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公司重業務收入,輕風險控制,考核激勵機制失衡等違規行為,責令其改正。

亂象叢生之下,7月27日,備受業內關注的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出爐,中原證券上升5個級別,得以一絲喘息。

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 圖片來源於界面

2018年中原證券評級由A級跌落至C級,成為2018年評級降幅最大的券商。而2019年,中原證券由C級升至BBB級,在今年級別上升的19家券商中,上升幅度最大。

但從事實看來,中原證券的內控制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