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藍馳創投合夥人姚欣:資本寒冬下的科技投資邏輯

【獵雲網(微信:ilieyun)武漢】5月18日報導(文/張慶)

5月17日,“萬物生長——2019武漢創業創新峰會暨第二屆楚馨獎頒獎盛典”在武漢光谷凱悅酒店隆重舉辦。

峰會上,藍馳創投合夥人、PPTV創始人姚欣以《投資生長:資本寒冬下的科技投資邏輯》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姚欣從投資邏輯視角談投資機構遭遇的資本寒冬,從而折射出創業企業存在的真正問題。

從數據看,2018年,最大的寒冬不是創業者的寒冬,而是國內VC寒冬。投資機構募資難、募資數量迅速下滑,特別是人民幣機構,這在2019年,甚至2022年將極大地影響創業圈,特別是創業成長期的基金;投資機構資金開始在縮減,也將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創業圈的環境。

對於今年新增的科創板融資,姚欣表示,雖然這對退出又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但是和大多數的創業者沒有關係,特別是早期企業,那些才拿天使輪、A輪的企業基本不受影響。

姚欣還告誡創業者稱,不要心存僥幸,寄希望於外界,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從創造企業價值、自身價值開始。

“作為投資者,價值投資就像科技投資,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耐心期待和等待科技創新和科技成長。因為科技創新有一個很強的孕育期,技術真正走向光明期必須經過一個泡沫的破滅,真正的技術成長是緩慢疊加的。科技創業和科技創投必須要耐得住寂寞,要有長期的時間去積累去思考。而這積累思考的就是看企業的商業價值。”

以亞馬遜為例,姚欣認為,亞馬遜更為厲害的地方在於,其價值創造的邏輯。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是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幫用戶賺取更大的價值。走到今天,亞馬遜是要成為全球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或者成為全球互聯網的底層運營商,他努力把管道這個事情做到極致。

姚欣表示,真正的價值兌現不是通過一個炒作或者一個規模就能成長,要形成一個閉環,形成一個飛輪。更重要的價值不是說公司今天的市值多少、收入多少、客戶多少,而是幫助自己的客戶提高了多少效率、帶來什麽樣的營收增長、降低了多少成本。

“過去幾年,大量的資金湧入這個市場,導致投資價值、創業價值發生偏離。在今天,並不是說,企業只要業務規模做大、只要跑馬圈地、有足夠的用戶市場就能贏了。真正的核心價值是公司給客戶創造了什麽樣的成本利差、給用戶帶來什麽持續服務和持續增長。”

要想過好這個寒冬,姚欣認為,創業企業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審視商業價值創造與積累,回歸商業本質。通過燒錢成長可以是一個手段,但絕對不能成為目的,如果有些企業因此成功,對不起,那只是資本泡沫帶來的紅利,當紅利消失,你必須回歸到做生意的本質。企業死不是因為商業模式不能盈利,而是真收不到錢,不關注現金流、價值創造。只有企業把內在價值這個事情做好,做穩了,什麽寒冬都不怕。

最後,姚欣從自己關注的科技創新消費服務端去談及對今天的武漢的觀察,他覺得把一線城市的生活方式、一些模式快速應用到正在崛起的新一線城市,同時結合本地特色和業態去做,這一點可能是武漢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業機會。

此次峰會由獵雲網&獵勵科技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作為指導部門,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懂幣帝、創頭條作為協辦方。

獵雲網已連續兩年推出萬物生長武漢創業創新峰會,致敬最有拚搏勁和創新精神的武漢系創業者,窺探武漢創業投資變局,試圖從媒體、數據、資本的角度全面解讀“創業in武漢”。

以下為演講實錄,獵雲網經刪減整理: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夠第二次,第二年受獵雲網的邀請回到了武漢,回到了母校的校門口。跟大家介紹一下過去一年的經歷和思考。主辦方給我的標題我稍微做一些修改,結合過去一年自己的一些投資收獲,我改成了《資本寒冬下的科技投資邏輯》。

為什麽要這樣做?今天談寒冬好像不太切合實際,外面氣象還不錯,寒冬這個主題已經講了很多年了,每年都有人喊資本寒冬要到了,創業者要當心。今天我講的寒冬不是對創業者講,而是對投資人講。

創投募資難、創企融資難

先從一張PPT開始,我大家可以看到2018年,最大的寒冬還不是創業者的寒冬,2018年更大的寒冬是國內VC寒冬。2017年整個市場成立的母基金數量在200支,我這個不是最新的數據,最新的數據看完以後,整個母基金數量萎縮到2017年不到三分之一左右。

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感受,因為今天我發現諸多的投資機構,特別是人民幣的投資機構,基本只看不投,因為沒有錢了。這樣一個狀況,其實不是現在開始,它已經維持了一年時間。從去年年初,我們看到很多基金正在募資,所以整個投資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然這個變化還要從人民幣和美元兩類VC機構進行區分。

數據顯示,人民幣機構跟美元機構在過去幾年投資市場有一個非常大的鮮明不同,一般來講做美元募資,特別是早期募資,時間周期相對較長,整個是十一年投資期的時間;人民幣一般時間較短,一般7+2,甚至5+2的時間。所以對很多人民幣基金來講,投過兩年之後準備第二期募資,如果再過兩年募資不到就很難持續增長下來。尤其2018年整個人民幣募資數量迅速下滑,這樣一個下滑過程可能在接下來的2019年,甚至2022年極大地影響創業圈,特別是我們創業的成長期的基金。

因為今天是一個創投的環境,所以我上來想跟大家講的不是一個好消息,是要告訴大家,今天上遊的投資機構資金開始在縮減。現在看似還有很多的企業,還在通過下一輪的融資發展,再繼續用以前燒錢的邏輯去發展,但我想說,可能投資人也沒有錢給你燒了,這個是目前正在發生,而且越來越深刻影響我們創業圈的環境。

2014、2015年是雙創提出的年份,雙創提出的時候,的確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到整個創業圈。

過去兩三年時間裡我們看到人民幣基金數量大幅度增長,人民幣基金投資人大幅度增長。台下有我們的劉裕老師,幫助很多創業人對接資本。特別是最近這半年對接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整個創業和投資面臨巨大的挑戰。但是我想說,其實投資和創業從來沒有更簡單或者更難,勝出的項目永遠是那麽多。今天很多在過去兩三年拿到錢的項目不代表是合格的商業模式、合格的企業。前幾年你們可能拿到了一線基金的投資,但不代表這兩年將繼續拿到一線基金的投資。

我也經常對一些創業者谘詢,這個寒冬會多久,他們也是連續創業,也經歷過資本寒冬。因為每年有投資人跳出來說寒冬要到了,趕快融資,趕快調整,但是好像過個半年一年還是一大堆企業拿不到錢,還是一大堆企業上市。今天的資本寒冬可能跟往年不一樣,是從整個資金的流向角度發展,更不要說,中美貿易戰等等這些影響,對我們實體經濟的影響,就資金鏈來講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也有人說科創板要上市了,科技創業又紅火了。對我們這些創業者,進一步的融資,拿錢上市退出又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說是一個機會,但是我覺得跟今天大多數的創業者沒有關係,我們科創板開放更多是幫助中晚期,或者已經創辦了五年,甚至八年以上企業退出的機會。對於大多數處在剛剛拿了A輪的影響不大,我相信武漢這樣的企業多一些,接下來要到成長期拿B、C輪融資。

所以整個創業融資圈呈現一個U型現象,從早期的天使輪到上市,你會發現早期的天使輪,甚至A輪,包括晚期的上市,基本還不受太大的影響。現在影響最重的是B、C輪成長期企業,他們又恰恰處在技術產品研發完畢,商業模式還有待於驗證,甚至營收沒有到平衡點。我想提醒的是,未來這兩年,真正的資本還沒有到來。

大家也會說,在這樣一個資本寒冬下你們投資人會怎麽看?我說真正對那些耐得住寂寞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情況很普遍。我當時創業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我在矽谷獲得融資,然後也經歷了2011年到2012年行業的泡沫,短短三個月時間裡資本市場關門。這個門一關就關了兩年時間,從2011到2013年。也是這個關門期,導致很多企業本來要上市,最終退出了,沒有辦法,只能轉回國內或者被賣掉,被並購掉。所以我想講的是:不要心存僥幸,寄既希望於外界,真正要做的事情還是從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價值創造開始,同樣,作為一個持續的基金,你還要從價值投資開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價值投資,接下來講什麽是價值投資。

什麽是價值投資?

你們投資人真的在投價值嗎?為什麽投出像ofo這樣的公司呢?其實我想講的是投資人怎麽看這個市場。

今天下午估計大家比較犯困,給大家看一個股票,這個股票是1997年上市的一家公司,一個美國上市公司。

這家公司在1999年的時候經歷了股票泡沫,翻了90倍左右;在泡沫崩盤後又掉回了以前的價格。我想問,你們有沒有統計過,像這樣經過股票泡沫的公司,最終經過了多長時間的運營,才達到泡沫頂峰的估值和價格?1999年的時候投資人都認為這個企業很好,這個方向很好,推到400美金,後來崩盤了,但是這個企業還是持續運營,然後經過了多少年這個企業會回到400美金的價值呢?現場觀眾來猜一下,幾年?二十年?現在還沒有到呢,還有嗎?10年?好,我告訴大家來看看這個圖。

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1999年崩盤,經過14年這個公司的股價重新回到300美金左右,經過14年左右,股票價格就達到了原來峰值。

這個事情讓我想到我自己的創業,2004年,我在武漢開始創業,到2007年我們已經擁有了超過1億的用戶規模。當時投資人也是美國矽谷的投資人,在美國矽谷投了我們。第二年他們到中國看我們公司,當時我的矽谷投資人說,你做了一個很厲害的事情。我說有多厲害,他說你知道嗎,你有這麽大用戶量,每個用戶身上掙一塊錢你就馬上準備可以衝上去了。我心裡也聽得很心情澎湃,我說創業第三年就可以看到上市的曙光了。

只要從各個用戶身上掙到一塊錢,這是投資人2007年對我說的話。但你知道嗎?我們每個月從PPTV(姚欣的創業項目)1.5億用戶每個人身上掙到一塊錢人民幣這件事情,我們2014年才做到,我們用了7年時間才實現了我們充分的商業化。但這家公司用了14年時間。

當然大家會說,是不是這個公司就到這裡了?我告訴大家,科技型創業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一旦勢能足夠高,動能是非常非常強勁的。假設你經過長期漫長的持股,最後2013年又重新買入這個公司的股票,如果持股到今天,大家可以看到,2017年年底的時候這個公司股票已經到了2100美金。短短四年翻了將近五六倍左右,現在還在上漲。

我不知道大家知道這是美國哪一家股票?谷歌不是,亞馬遜是吧,對,是亞馬遜。這也是我自己非常看好的公司,為什麽呢,因為我想講,這就是科技投資,這就是價值投資,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耐心期待和等待科技創新和科技成長。

原因是什麽?科技創新有一個很強的孕育期,去年也是這個講台上讓我分享科技創新,我當時畫了一個技術成熟曲線,分為一個炒作期、泡沫期,所有的技術真正走向光明期必須經過一個泡沫的破滅。我總結成一句話,我們人的期望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真正的一個技術成長是緩慢疊加的,但是當我們一旦看到這個技術特別有期望的時候,我們特別期望它快速到達高值。

舉個例子,AlphaGo三年前人機大戰,引來一番探討。其實1997年國際象棋深藍做完人機大戰之後,人類也在探討說,這不得了,計算機替代所有的人,國際象棋都下不過,現在圍棋也下不過。

但是現實是什麽呢?到今天為止我們所期盼的自動駕駛還是C水準;我們期待的很方便的人機互動,很方便的雲音響,當做玩具用;但真正替代關鍵應用還不能實現。這就是科技創業和科技創投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必須要有長期的時間去積累去思考。這個積累和思考你要看什麽呢?要看價值。

我講一講亞馬遜,講一下大企業。亞馬遜這個企業很有趣,大家說亞馬遜電商發展,又做實體消費零售,其實我看亞馬遜跟他的電商完全沒有關係。我看亞馬遜只看雲計算這一塊內容,我認為這家公司可能到1萬美金,為什麽呢?大家看商業模式,商業價值,這也是去年11月底的時候,我去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了全球大會,它的CEO在分享,亞馬遜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平台,佔據全球市場51%的市場份額。我們阿里雲做的也很棒,阿里雲在全球佔4.8%,但幾乎全在中國,所以阿里雲在中國的市場地位也是超過半個數以上,這兩家公司都非常厲害。

但是亞馬遜更為厲害的地方是什麽呢?是價值創造的邏輯。跟我以前所想象的截然不同,我去接觸亞馬遜的工程師,解決方案的谘詢師,還接觸了銷售。它的銷售告訴我,比如PPT要用亞馬遜雲,期待我每年在亞馬遜投入量越來越小。我說你不是銷售嗎?你這個銷售為什麽指望在我這兒花錢越來越少呢,你應該銷售期望客戶在這兒花錢越來越多。他說不是的,我們從來不看銷售額,我們看我們對客戶的價值,我們幫助客戶節約多少錢,這才是我們的價值。比如客戶去年在我們這兒花100萬,我們期望明年花80萬就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是KPI,這是主要目標。

我聽完以後很震驚,一家公司如果這樣來設計他的商業模式,那這個公司是非常另類的。為此我帶著好奇心研究這個公司,然後把當年的招股說明書都看了一遍,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圖,左邊這個圖。右邊這個圖也是年度財報的圖。

這些圖講的是亞馬遜幫客戶賺取的價值是多少,他幫客戶在五年內實現560萬的回報,幫助客戶能夠節約超過10萬級資金的投入。然後幫助他的客戶能夠在平均不到6個月的時間收回成本。這不像一個銷售性的公司,他講的是我如何幫助客戶。

那它商業模式是什麽呢?是左邊這個圖,走的是一個價值的飛輪。起點來自於它不斷降低定價,每年降價20%。因為持續的價值下降我能夠獲得更多的客戶,從而帶來更多的使用量。同樣在基礎設施的投入上更多,因此就有更好的議價獲得更低的成本,從而給客戶帶來更低的成本,最後客戶自薦。他甚至不擔心客戶的流失,客戶用其他的雲,但是用了以後還得回到亞馬遜。所以你們看到亞馬遜這個公司,走到今天,他要實現的服務是什麽呢?他要成為全球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或者成為全球互聯網的底層運營商。咱們中國運營商不屑於當管道,但是別人要把管道這個事情做到極致。

我從側面看他的商業模式是全球只要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在發展,亞馬遜就有足夠的成長期。當一個企業把它的成長性跟一個產業成長性形成直接成長,這個企業其他基因也非常穩健而且很難打破,這個規模和效率就越擴越大。

所以什麽是價值?真正的價值兌現不是通過一個炒作或者一個規模就能成長,要形成一個閉環,形成一個飛輪。更重要的價值不是說你自己認為我今天的市值多少,收入多少,客戶多少,更重要的事情是,你幫助你的客戶提高了多少效率,你幫你的客戶帶來什麽樣的營收增長,你幫你的客戶降低了多少成本。

這個事情很簡單,今天做生意是幫助客戶變的更好,幫助消費者生活變的更好。但是過去這三四年時間,因為鼓勵大家都創業,因為大量的資金湧入這個市場,導致我們的價值和投資價值、創業價值發生偏離。我們認為我們今天只要去把我們的業務規模做大,我們就贏了,只要跑馬圈地我們就贏了,只要足夠的用戶市場我們就贏了。但是不要忘了,真正的價值不是這些,真正的價值是你給這個客戶創造了什麽樣的成本利差,今天給用戶帶來什麽持續服務和持續增長,這才是今天的核心價值。

如果要想過好這個寒冬,今天對於所有的創業企業,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審視商業價值創造,商業價值積累,回歸商業本質。首先必須是一個掙錢的生意,通過燒錢成長,這件事情可以是一個手段,但絕對不能成為你的目的。如果有一些企業因此成功了,對不起,那是過去三年資本泡沫帶來的紅利。當這個紅利失去了,你不能靠三年前的邏輯繼續做下去,你應該先必須把自己回歸到做生意的本質。

比如我們今天開一個小賣部,首先要掙錢,當然還有現金流,因為很多行業看似賺錢了,但是沒有現金流,錢全部給上下遊了,企業死不是因為商業模式不能盈利,而是你真正收不到錢,關注現金流,價值創造,我至少經歷了兩年經濟寒冬,我也在投資很多企業,但我現在時間大部分回歸到幫助企業重塑和尋找自己內在價值,因為只有企業把這個事情做好,做穩了,什麽寒冬都不怕,這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

現場問答環節

主持人:您認為有哪些方向是您目前想去做投資的?現場有很多創業者,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姚欣:我自己也在看,我昨天到武漢來,觀察了下武漢。我覺得武漢讓我覺得有點不太認識了,有點陌生了。為什麽呢?我發現武漢整個基礎設施和經濟建設,這幾年估計和北京、上海差不多了,今天走到光谷創業街,我覺得跟在上海、北京沒有什麽區別。我看關山大道雙向四車道,基本無法適應周邊辦公大樓的發展速度,這是我發現非常明顯的趨勢。但是這個趨勢映射著什麽呢?我能觀察到,今天大家都說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一方面是渠道下沉,武漢也存在這樣的機會。

去掉基礎設施以外,其他我可能自己不太關注,我們更看重的是科技創新消費服務端,越來越多把北京上海三年前、五年前的生活方式搬到這裡來。

舉個例子,現在我們投資的一個項目,VIP培練,鋼琴培練。大概六七年前的時候,基本是在北京上海,那個時候談素質教育第一方面是我們要學鋼琴,我在武漢大家還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後來我在訪問這個公司CEO的時候他告訴我,我們現在業務主要增長不是北京上海,主要增長是新一線城市,包括武漢、成都、長沙、鄭州等等這些城市。包括今天,大家也應該關注,今天2月份的時候國家在推動和打造大型和特大型城市。

今天一個武漢創業者重要的機遇是什麽呢?就像當年我們中國去模仿美國的商業模式一樣,存在很大的機會,你可以把一線城市的生活方式、一些模式快速應用到正在崛起的新一線城市,當然也要結合本地特色和業態做。這一點可能是武漢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業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