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PPTV創始人姚欣:資本寒冬,需要回歸生意的本質

獵雲網注:姚欣在分享資本市場寒冬下創業與投資的心法時表示,融資“兩邊翹效應”明顯,B、C輪企業受資本寒冬影響大。姚欣建議創業者在能力圈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而今天的科技創新還在泡沫期,都是我們對於科技的過度想象,需要創業者漫長時間投入。文章來源:灣區通訊社(ID:dwqtxs),作者:姚欣。

2018年從源頭開始發生了資金緊張,下半年超過半數人民幣VC沒有融到錢。人民幣基金的暴起暴跌給市場帶來很大影響,很多公司開始搭建VIE結構,對未來3~5年創業投資會帶來中長期影響。

2019年資本寒冬大概率不會停止,2020年還待觀察。一個趨勢性的改變想要調整不容易,即便科創板開板,創業者也不應該太樂觀,不要太關注短期資本市場的起伏,而要關注項目的長期價值。

各階段的融資策略是什麽?現在資本市場基本掉回到2014年水準。並不是市場沒錢,而是投資人對估值更加務實。

2018,VC市場上發生了什麽?

融資的兩邊翹效應:Pre-IPO與早期融資(天使、A輪)還好,Pre-IPO投資期不會長,只要有PE的利差就可以;早期投資人看5~10年後的市場,所以不太受目前市場局面影響。

而受整個大經濟環境的影響,最受挑戰的是B、C輪的企業。天助自助者,創業者對當前的現狀需要有清晰的了解,需要回歸做生意的本質。

在寒冬期創業者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兩個字,價值。

過去三年,因為資本市場的浮躁,誕生太多的創富神話,比如ofo和摩拜,當時市場都覺得燒錢理所當然,先做大再做強。to B、to C的企業乾不過to VC的企業,後來升級版的to VC叫to AT(to 阿里騰訊)。2017年,阿里騰訊在一級市場撒出去的錢,超過所有VC投資之和。受資本市引導,就出現了對價值定義的錯位。

這兩年,所有的創業者應該回歸到認可什麽是你的企業價值。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2007年,PPTV估值達到1億美金,當時用戶量高速增長,一年翻5到10倍;到2008年初,已經有1.5億用戶,換算下來每個用戶不到1美金;而到C輪融資,最後估值4,000萬美金,是上一輪打對折,後來磕磕絆絆連融帶借,湊了1,400萬投進來,估值打對折還再稀釋20%,而且我主動放棄CEO的位置,從外面請CEO過來,真的是刻骨銘心的教訓。

當時在2006~2008年資本市場的概念是什麽?我去看電影《大空頭》特別有感受。矽谷資本市場告訴我們最佳的戰略是什麽?叫做get big faster,做大做強做快,簡單講就是跑馬圈地,最看重的指標是用戶量。當時Facebook、Google都是這樣,用戶量大就行。至於掙錢,一輪一輪投資人都會給錢,最後不掙錢都能賣掉,這就是典型的資本市場要崩盤的前期症狀。

前兩年資本市場就是這樣扭曲的,扭曲帶來什麽?帶來的是投資人、創業者價值觀扭曲。現在需要很痛苦的修複過程,或者說回到真正的價值,那到底什麽是真正的價值?

給大家舉兩個例子,雖然不是創業公司的例子,但更有說服力一些。過去一年,我特別關注2個領域裡2家代表性企業。第一個是AWS(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服務平台),我覺得應該是目前全球最成功、最偉大的雲計算公司。一個企業,市場規模如果能佔領整個市場的20%,就屬於市場的super killer(超級殺手);如果佔40%,就是dominator(統治者);如果能佔領市場50%以上,就是God(神)。曾經有這樣的God,比如當年的百度,還有大疆,佔整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的市場份額,這都是God。但雲市場非常難打,而去年亞馬遜佔據全球51%的市場份額,為什麽亞馬遜能夠跟對手拉開差距?核心在哪裡?亞馬遜如何創造價值壁壘?

其實亞馬遜五年後的市值跟電商沒關係,只看AWS業務,就有機會奔到兆市場。為什麽這樣講?它的商業模式實在太強悍,AWS業務的核心是形成價值飛輪。

一個優秀的企業如果有壁壘,一定是實現了某種價值飛輪。價值實現路徑越短,壁壘的門檻越高。如果價值實現路徑越長,需要去整合的產業環境,產業要素越多。今天的亞馬遜很有趣,亞馬遜的銷售目標是什麽?是明年從客戶身上掙的錢比今年少,這是有點反常的,裡面的原因是什麽?

亞馬遜說這就是我們的信仰,看亞馬遜財報關鍵詞,有個關鍵詞叫reduce,不是自己減少,是幫助客戶減少多少人工,幫客戶減少多少時間投入,幫客戶減少多少成本投入。他們內部定的指標是,每年讓客戶減少20%部門存儲成本,所以客戶願意放棄更多自己的服務,挪到AWS雲上。與小米很類似,小米限制硬體淨利率5%,把自己壓榨到死,同時讓所有其他競爭對手死去,這是它的基本策略。

AWS的飛輪是指,服務降價帶來更多客戶,更多人使用,帶來更高使用率,從而需要建設更多基礎設施,可以獲得更好的談判議價能力,從而獲得最低的成本與最大的規模效益,帶來更低的價格,符合亞馬遜財務特徵,永遠做不賺錢的公司。

所以不要用傳統的PE模型來評估亞馬遜估值,不要用簡單的營收與利潤來看,要看對於整個產業的價值貢獻。

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目前51%的雲計算市場份額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亞馬遜向今天地球上數字世界51%的人收稅,它的本質是稅務局。一個公司當它價值的壁壘足夠高時,其實已經跳脫傳統估值模型。

今天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是,創造了什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商業價值,對其所在產業鏈、所在的行業,提供了哪些不可替代的價值,或者說改造、影響、改變了產業鏈多少。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是數字貨幣。下面這張圖顯示2018年1月是市場高點,整個數字貨幣市場規模加起來7,500億美金,而到2018年底,基本上已經掉到近1,400億左右,市值蒸發80%以上。這是看全局,如果看細分幣種,最後活下來並佔據80%市值的基本上就4個,包括BTC比特幣、ETH以太幣、EOS柚子幣、XRP瑞波幣。

坦白講,去年3、4月份,我覺得是國內VC圈在判斷是否進入區塊鏈領域最忐忑的時候,有些VC反應慢點,結果過3個月再看,發現好幸運,幸好沒進去;當然有些VC很猛衝進去開始投,然後短時間账面業績非常豐厚,但到年底已經沒法活了,Token Fund大概是VC領域生存周期最短的。

異常瘋狂的加密貨幣市場

去年11月,我去了趟矽谷,我也跟矽谷的一些一線基金交流,突然發現最後有2個幣火起來了。這2個幣在上半年,我們普遍認為是最空氣的2個,結果到了年末居然很火,就是EOS與TRX波場幣。

EOS怎麽成功的?靠博彩。EOS大概在80天時間裡,總共湧入近80億人民幣的買單,大概15億美金的購買力,而且是自然增長,不是炒幣,是因為有些人需要使用某個應用(DAPP)而買入EOS,最典型的就是賭博應用。在線上用EOS結算,的確結算效率、手續費都非常好,所以EOS和TRX僅靠博彩應用,其實用戶量沒多大,但能支撐起差不多十幾億美金市值。

你可能瞧不起這樣的應用,但我們看了太多區塊鏈項目,項目方告訴我們,這個項目絕對是下一代公鏈,項目首席科學家是圖靈獎得主的學生,其實這些都沒用,販賣所謂的黑科技基本沒用,黑科技有多少能落地?

所以各位即使投這種所謂的高風險資產,要想想他是不是真正有價值,不要被概念、被名人月台忽悠。數字貨幣絕對是瘋狂投機市場,99%是泡沫的市場,但裡面也有價值,抓到價值,你會比別人安全很多。我們做選擇,無論是跳槽、創業、投資,都要關注價值。

總結去年的心得,大家千萬不要被過去2、3年時間浮躁的資本市場的價格影響,那些都是浮雲。今天還得回歸到商業價值,回歸到商業本質,回歸到企業的現金流,回歸到盈利狀況,回歸到應用,到底有多少人在使用,上面承載什麽樣有價值的業務。

2018年的個人總結

另外一個心得就是,創業需要顛覆式創新,我在AI創業營也有這門課程。結合我自己創業與投資來看,就是形成差異化。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科技創業的企業講,技術很牛,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技術,或者技術特性比別人好百分之多少。但今天真正差異化的企業,並不是靠技術,一定是從產品、模式、組織,甚至財務指標全面差異化。

今天要做差異化,沒那麽容易。拿小米上市舉例,記得雷軍專門在武大作了個演講,說上市之後,要保持硬體淨利率只有5%。大家覺得這個人又在吹牛,都是上市公司了,控制淨利潤在一級市場說說就算了,二級市場還這樣說,很多人都說這人肯定很虛偽。但其實這件事情根本不是要在股市上做宣傳,其核心是什麽?是想清楚自己的戰略差異化,為什麽呢?

小米未來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我們都知道2016年雷軍匆匆上陣,自己頂上去,乾掉兩個聯合創始人。小米手機當時成長遇到門檻,最後提出2個策略,第一推高端機,第二出海走印度,然後勉強維持。但其實已經遇到諸多狙擊,無論是OPPO、vivo,還是華為。坦白講,如果僅靠手機,或者硬體售賣,無法支撐它的市值。

上市之後,如果還能持續得到價值增長,小米必須重新做回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跟手機公司商業模式差別什麽?互聯公司營收是持續穩定的,互聯網公司最核心是靠運營,靠增值服務帶來持續營收,而不是靠毛利。坦白講,小米跟其他所有的手機廠商最大的差異,我認為,如果有一天小米能做到不要手機業務,小米手機的軟體系統和服務跑在華為、蘋果手機上,這才是最牛逼的,那還是可以買進股票,並持續追加的。

小米遇到上市後的巨大挑戰,就是能不能從售賣產品的公司轉為互聯網運營公司,對他而言,再增加售賣收入與利潤沒有任何意義。它必須大幅增加增值服務、運營帶來的收入,這才叫差異化。其實做戰略做差異化,要做的是減法,要做明顯的區隔,而不能只是我比你便宜30%,出貨量比你多20%,這都沒有意義。

第三個總結是針對能力圈的,我自己複盤了近三年,我們其實miss掉很多賽道,比如說滴滴、ofo、摩拜,以及人工智能獨角獸都miss掉。對我個人而言,我miss掉快手,或者說短視頻、直播賽道。大家都知道,當年我是做直播起家的,但在整個短視頻賽道裡,這波創業者沒有一個是從優酷、愛奇藝、騰訊、PPTV、PPS裡面出來的。投資人有明顯的燈下黑,創業者也有自己的燈下黑,為什麽?我會不會還在miss掉一些重要的東西?

所以今天送給在座各位一句話,在能力圈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

以我個人親身經歷而言,到2013、2014年,我在視頻行業做了十年時間,所有能想的招,我們都已經試過了,我們當年從一堆創業公司裡面駭客入侵融了六輪,然後去面對像新浪、搜狐,甚至騰訊這樣的競爭對手,打了7、8年,最後到2011年,我們找孫正義,單筆融了2.5億美金,然後去跟百度、阿里、騰訊打仗,又打了3年,到2013年賣掉公司的時候,幾乎快彈盡糧絕。我們經歷了這麽多的仗,很痛苦,因為公司全年總收入比不上愛奇藝一個部門的推廣預算,絞盡腦汁用盡智慧,甚至用盡詭計都無法贏的仗,就是巨頭的賽道。

但這恰恰就是我的盲區,後來我反思,2014~2016年,有很多短視頻創業者當時找到我,但我自己陷入到自我封閉的盲區。今天抖音所用的帶寬規模,已經跟愛奇藝、優酷是一個級別。我們這些視頻網站幹了十年時間,做到這個級別,別人兩年半就完成了,無法想象。而且從增速上看,今天的視頻網站平均增速20%~30%,而抖音還在保持高速增長,當時完全無法想象。實際上,我們在2012年,內部就做了個類似於抖音的創新產品,當時做到100個用戶,就被我掐掉了,其實這就是燈下黑。

為什麽會這樣?我們的舒適區會局限我們對事物的思考,因為我們總用原來的視角去思考。後來我發現視頻行業,過去3、4年,最重要的變化是什麽?用戶體驗上1個非常細節的變化,從橫屏到豎屏。

為什麽抖音是極短的視頻,因為符合用戶快速消費習慣,以前是今日頭條,用信息流,現在抖音用短視頻流。抖音用戶人均在線時間超過1個小時,也就意味著每人每天要看100多個短視頻。技術架構上也需要徹底調整,以前視頻需要緩衝時間,現在幾乎沒緩衝,永遠不需要等待。

背後都是足夠差異化。所以看似都是做視頻,但價值網已經完全改變。

視頻網站都放貼片廣告,最早的始作俑者就是PPTV。因為我們當年是P to P直播點播,P to P技術做不到快速啟動,前面需要有緩衝3~5秒。我們為了掩蓋緩衝時間,就放段廣告,同時在後台趕快啟動。後來就被大家學成一種商業模式了,廣告主也覺得蠻好的,然後用戶被強製習慣了。所以我說視頻網站的會員服務,是史上最沒用的會員,先給你創造一個麻煩,再幫你去掉,這真的是重視用戶體驗麽?所以這種事情做不長做不大。

第二點就是在能力圈內行動。一個是學習,一個是行動,兩件事一定要分開。

今天咱們聚在一起純粹為學習,這個時候,我覺得完全可以跳出舒適區,多聽聽腦洞大開的想法,多體驗,多學習,不要帶著自己的成見先去否定它。

學習的寬容度非常高,但如果不經過深思熟慮的加工,實踐反饋,當你聽到爆炸量的信息,對實質性的改變,不會有太大幫助。大家都聽說過1萬小時定律,真正要成為某個領域裡的專家,經歷1萬個小時投入,才意味著你熟練了。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今天我們人類信息知識樹已經到了極其細分的領域,最新的科技前沿進展,講到非常細分的領域,沒有誰能3~5分鐘講得清楚,如果能講清楚,一定過濾掉了大量真實有效的信息。在某些學習平台上,有大量的信息被過濾掉了,比如講到最後隻講我是怎麽成功的,但沒講這是我事後總結出來的,事先我也不懂。

但如果你要創業,你要拿自己的筆錢砸進去,在做這些決策的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決定,是回到你積累的1千~1萬小時能力圈,這也是我自己的親身感受。剛才講了,過去幾年我也投了很多超出自己能力的項目,因為人們總會覺得看不到的風景是最美的。

後來我才發現起來,VC是個最畏懼風險的行業。真正優秀的一線VC在做什麽?在做風險評估,首先是評估相應行業賽道的整體趨勢與機會在哪?如果他認為行業賽道沒戲,創業者給他說再多都沒用。VC對行業懂不懂,有沒有1萬小時的積累與思考,這個很重要。而且回歸到所謂的能力圈,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壁壘。

現在創業不像十多年前,十多年前中國的創投市場是寸草不生的市場,是插個什麽苗都能結出點果子的市場。所以才有像我們當年這樣的學生創業,今天的創業市場早就成了高手過招,任何信息差不會超過一兩個月,所有人都很懂打仗,很懂優化資源配置、信息流通效率、優化節奏,沒有什麽信息壁壘。你必須是在跟高手過招的前提下,比高手還牛,才有的玩。

創業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現在都是to VC 、to AT的市場,互聯網還有什麽大賽道沒被巨頭關注過,沒被了解過,幾乎不存在。各位所想過的,幾乎都被VC、被AT的戰略投資部門,早就關注過,所以一定在你自己最擅長領域裡面進場。今天如果大家想做點重要的決定,可以去學習,跳出舒適區思考、碰撞,去激發火花。但是碰撞出的點子如果想變成創業項目,你要想想這句話,為什麽是你來?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商業idea,需要關注2大問題。第一,解決哪個產業環境裡面的什麽痛點問題,稱之為Product & Marketing Fit,就是產品跟市場結合,你是不是恰恰解決了這個場景裡面很鮮明的問題。第二,產品跟人之間的關係,就是Product & Team Fit,為什麽是你來?你和你的團隊為什麽跟這件事的核心要素高度融合?它到底是個技術驅動還是行銷驅動的,你之前過去三年五年經歷背景,產業環境跟這件事間的結合度有多強?我覺得這是讓我們回歸價值,回歸到落地。

最後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剛才講了這麽多價值,那什麽是價值?如何去看待某個市場的價值,如何看科技創新周期,裡面的機遇與成長。

我舉一家美國上市公司的股價為例,這家公司1997年上市,2000年前後市場泡沫期,從上市價格4美元漲到360美元,之後價格又掉到4美元,漲幅近100倍。後來又花了若乾年,重回到當年炒作巔峰,走了很長時間,直到2013年10月25號,經歷15年時間,回到巔峰期價格。當年畫的餅,投資者當時的期望,用了15年實現。這間公司假設你2002年買進,能不能等15年?

AI創業營我們也請很多分享嘉賓,科大訊飛的執行總裁劉慶峰做了個分享。慶峰的分享是,科大訊飛是如何走一條彎曲的直線?為什麽是彎曲的直線,他說科技創業者就在走一條彎曲的直線,這條直線是必須一直往前,但是這條直線上要爬坡的難度遠超你想象。你可能要在不同的時間點,經過很多次的成長,必須抱著10年,乃至更久的態度,去看待科技創新,才能收到回報。但是一旦邁過那個節點,你就會進入全新的階段。

今天如何去看科技創新?今天的科技創新,坦白的講,還在泡沫期,大家還在想象期,就像2016年,一聽到Alpha Go,馬上媒體上,央視上面在炒作,說人工智能機器人要替代人了,然後一做無人駕駛,馬上就說計程車司機要失業了,卡車司機要失業,我們要聯合鬥爭,天網要來了。這都是我們對於科技的過度想象,其實科技的成熟度沒有大家想象的速度走的這麽快,到今天為止,人工智能依然處在弱人工智能階段。

我去跟李飛飛跟Michael Jordon這些人工智能的前沿人物交流,他們說,我們甚至今天連深度學習的原理都沒搞明白,沒辦法用數學公式解釋清楚,只能是大數據上的概率與經驗的結合。今天用《三體》裡的話講,我們的基礎科學是不是已經被鎖定鎖死?我不知道,但是坦白講,我們現在所做所謂的科技創新,其實是在應用層,底層沒有大的進步。

所以說今天科技創新跟我們想象中的科技創新還有很大差距。而想象的科技創新能夠到來,可能需要我們10年、20年,甚至整個職業生涯做投入,所以如果要進入這個行業,至少要活得夠久。我自己從1994、1995年開始上網,然後2004年創業,我知道整個產業沒有我們想的發展那麽快,但是當你回顧的時候,會發現時間飛快的在不知不覺間流失,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學習,需要用人生的時間去換得真正有確定性的投資回報。

用巴菲特的話說,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找一條足夠長的賽道,足夠確定性的賽道,同時讓自己不斷的迭代積累,一百、一千、一萬個小時,成為裡面的行家。

互動環節

Q:中國to C品牌為什麽在海外沒有形成品牌效應,to B的公司出海相對成功一些,to C的公司出海相對不算成功?

A:我也在思考,咱們大家都是中國互聯網創業者,我們的舒適區是什麽?我們思維的局限在哪裡?我們的盲區在哪裡?我們下一個十年的機會在哪裡?我覺得當前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目前的一個盲區就是全球化機遇。

我覺得今天中國的互聯網市場已經做得很好了,像現代四大發明,我自己的判斷是未來10年甚至20年,全球的互聯網市場最重要的玩家就是中國企業與中國創業者,不光是針對大企業,還包括小企業。

為什麽這樣說,我今年1月,差不多花了半個月時間去印尼、印度考察。印度人口比中國還多,經常有人說印度是下一個中國,因為有充分的人口紅利;印尼人口也有3個多億,當我看完之後發現,這兩個市場沒想的那麽好,都有其局限性。我看完之後發現,我更愛國了,中國市場是全球唯一一個,極其統一、基礎設施又非常完備、效率還比較高的市場。

在未來的產業鏈裡,很有可能將中國市場作為早期啟動,當到了成熟期,未來會走向海外。10年前、15年前,我們當時在中國做互聯網,在做PPTV時,FA說你做的商業模式應該叫做B2C或者C2C,不是指今天電子商務裡的to B to C,而是Bring to China或者Copy to China。

第一代中國互聯網其實全是把美國的東西搬到中國來,那邊有Yahoo這邊有搜狐,那邊有ICQ,這邊有OICQ(QQ),那邊有谷歌這邊有百度,那時候你要找個自己的美國版複製。當時我們說,我們是中國的Youtube,中國的Hulu等等。但從2007、2008年之後,不一樣了,幾乎聽不到這種說法了。中國已經有自己的獨特的市場玩法、市場規律、市場特點。

我自己看了一圈發現,剛才說的“兩印”市場,市場空間很大,但我不認為當地創業企業有很強的產品,但相反在中國市場被打磨過,已經非常高效的中國企業,甚至是已經淪為二流的部分企業,出海後都具有極強競爭力。

背後原因,第一,中國資本市場勢必會成為全球可能僅次於美國的最大資本市場,雖然今天還不夠好,但是未來一定有可能。科創板至少邁出了一步,VC的融資那麽多的錢砸下去,人民幣VC募資額超過全球市場VC募資額。第二,在座各位勤奮的中國人,半夜9點鍾還在這聽講座。第三,是模式創新、科技創新,未來都有機會。

我去印尼走一圈,發現印尼的互聯網市場基本被中國公司壟斷,印尼三大支付背後就是阿里騰訊的角逐,或者說他們的代理人的角逐。印度的電商基本上就是京東跟阿里的決鬥,東南亞都有雙11電商節了。抖音海外版本Tick Tok在印度有1.5億用戶,在印尼有3,000萬用戶,還有很多不太為人所知的,比如茄子快傳,屬於新時代迅雷,在“兩印”市場有將近2億用戶,已經很成功很成熟了。但這些是在牆內的我們並不知道的,出海企業也開始涉足基礎設施建設,阿里雲在“兩印”市場投入很多。

阿里雲業務未來也是非常有前途,阿里雲在中國就是AWS在世界,阿里雲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是過半數。這種出海的機遇與成長機會,其實非常難得,今天中國的創業者在未來5~10年,一定要把英語練好,有機會一定要去看很多的全球市場。我們把二流、三流模式輸出,就能取得很大成功。這件事不是今天才有的,30年前的日本,20年前的韓國,就是這樣行銷全球,才會誕生索尼、三星這樣的企業。

國外市場的玩法、規律,跟中國有些不同,但是我們出去很容易。比如像“兩印”市場的特點,美國公司、歐洲公司很難理解,就像很多人很難理解北京六環外的生存現狀,要知道這些市場人均GDP也就大概3,000~4,000美金,而中國現在是9,000美金,一線城市差不多能到2萬美金。這些發達國家人均集中在2.5萬美金,美國等超過5萬美金。

一個5萬美金GDP的區域產品經理,如何理解3,000美金GDP,不到自身1/10的人的需求。所以歐美企業在這些市場只能做金字塔最上面一點點,而中國企業我們現在還有機會,我們還能接地氣,能了解到。而本土的創業者,缺乏包括來自資本市場、產業環境、供應鏈、產業鏈的支持,所以中國創業者是有機會的。

第二個問題,關於投資策略。很多AI公司在過去幾年,致力做套很牛的算法,但後來發現太薄了,被巨頭輕鬆乾掉。今天所有的巨頭的AI能力都是開放的,隨時可以調用,今天AI創業不跟行業結合就是死路。

純AI公司,坦白講,成長空間已經結束,除非今天在進入某些應用、新領域,像區塊鏈、物聯網這些。

關於2019年的投資策略。第一,一定要看的是科技創新。今天所有的VC其實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很多VC的學習曲線遇到阻礙,科技創新領域有大量的新名詞、新概念、新模式,是原有的所謂的互聯網經驗、產業經驗沒法複製過來的,所以需要不斷的學習,很多VC專門加合夥人,專門負責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看什麽,我總結為看三類,第一類叫離錢近,第二類叫變革晚,第三類叫做提升大。離錢近,舉個例子,VC第一看AI+金融,今天的金融行業,只要有效率提升,商業模式非常清晰明了,離錢近,只要能夠用AI去解決實際環節的問題,就有可能變成錢,所以很關注AI跟金融科技的結合。很多用大數據來進行反欺詐、征信,然後進一步,包括提升基金配置合理性,甚至做量化投資等,裡面有大量的AI可以創新的機會。

第二個叫做變革晚。今天有些產業我們認為是巨大產業,如果把全球產業算在一起,有幾個大產業,比如說能源,這個我也不懂,其實大部分VC也看不明白。但VC覺得在to C領域有重大的產業機遇有2個,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

但是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過去10年乃至15年,產業裡面出來的上市公司,其實沒想象的那麽多。教育行業兩家最大的上市公司的規模加起來,佔整個K12教育行業不到3%的份額。在上一波互聯網化過程中,教育行業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改善。現在大家覺得教育有機會改變,原因是教育跟醫療有共同的特點,叫做優質資源稀缺,你永遠想把孩子送到最好的老師那裡去,永遠希望去看最好的專家號,這是資源稀缺。如何利用科技和人工智能讓普通老師、普通醫生變成名師、名醫,這是技術上的提升。我稱這兩個產業叫變革慢,因為這兩個產業在前面10年到15年,上市公司數量很少,但接下來應該會爆發。

第三叫做提升大,所謂提升大,一定是體驗極致的飛躍,就是今天跟明天這兩件事完全不同。舉個例子,今天早上我去拜訪深圳某個企業,我發現智能家居喊了很多年,1998年微軟提維納斯計劃,那時候就說智能家居。但是那時智能家居根本不智能,smart home從來沒smart,這個相當於是2007、2008年我們說的smart phone。

前幾年我逛CES,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所有的家居設備都開始嘗試著不讓你用手動操作。因為語音識別能力大幅提升,語音識別在過去3年有質的飛躍,這個飛躍帶來的是真正的智能家居。目前我們看到有些行業領域提升會非常大,帶來全新的飛躍,正好跨過企業上升的邊緣期。我覺得科技創新是很重要的賽道,但是不去看純AI,也看光學儀器,也在看動作追蹤、超導磁懸浮等,但更多的是應用領域。

Q:我很認同VC很厭惡風險,我發現整個市場上做早期投資的現在越來越少,大家都在往後期投資走。我認為VC還是應該追逐風險,因為高風險代表的是高收益,但現在市場的情況恰恰相反,大家都是往後走,簽對賭簽回購,反正就是把錢放在相對更安穩的地方。但是我認為可能很多更早期、更有技術特點的項目,應該是可以去嘗試的。

A:藍馳創投的口號是,永遠做第一個機構投資人。我們現在每天每月看BP的數量還是很滿,藍馳歷史上最好回報的時期是2008年,基金大概有8倍回報。真正優質的基金,是別人瘋狂我冷靜,別人冷靜我瘋狂的狀態。我覺得現在項目更好談了,以前談一半就被搶走了,現在沒人搶,可以精挑細選。

Q:小米您怎麽看?

A:小米看哪方面?看在業務的話,小米在上市時,列出“鐵人三項”模式,其實是說一套做一套。目前小米的業績支撐還是硬體銷售,只是變成了準電商公司,但這條路我覺得在未來一定不是最終之路。

兩年前我跟小米的員工交流,我問小米對AI怎麽看,他們認為AI只要應用就行,小米只要去做應用與服務就行。我覺得未來小米會對雲業務、AI業務,甚至系統級服務,都會有一次重新的思考。

其實從內部來看,我覺得他們已經在轉變,今天剛剛出的消息,把松果獨立,拆分出來的就是AIOT(AI+IOT)。小米也在嘗試,放飛它鎖得很緊的生態鏈企業,真正意識到,應該把這些東西拋掉,真的應該成為數據運營商。如果能走到這一步,我覺得至少還要再邁一個大台階,還可以再上一個數量級。

我只是說從它的產業打法的定位,因為別說小米,百度也在喊to B,騰訊也在喊產業互聯網,整個傳統互聯網商業已經結束。未來的科技創新時代,什麽是核心商業模式,所有的企業最後都要變成數據運營商,以數據為中心的運營商,這是他們最後的歸宿,比如說以AIOT為切口,以社交大數據為切口,以產業互聯網為切口,數據運營商都是他們未來的歸宿。

Q:你怎麽看城市運營或者智慧城市產業,現在是政府的方針是“放管服”,就是政府放權,參與管理,更多是提供服務,權力結構或者是以前的利益結構是否會全部被打破?

A:像智慧城市業務,我沒有研究細到這種程度,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但如果你問我對於to G行業的看法,我認為這是創業者的一個重要的市場。對VC來講,我們也經歷了認知拐彎,因為特別對於美元VC,一開始不太願意碰非市場化的東西,但今天我覺得在中國的資本市場,這是存在即合理的事情。

我們也投了做類似於企業樓宇節能降耗等方面的一些公司,但我們並不會太計較它是不是在政策風口,因為我覺得政策風口對大家都一致。

而我更關注的還是回歸到價值,解決方案對於客戶的痛點是不是切得夠深,對產業的思考是不是真正到位,還有就是團隊的match程度。其實坦白講我也是一邊打一邊學,在做to G投資後,我總結了七個字,叫“提效降費定價權”。你真的幫助你行業的客戶能夠省多少錢,當然第一步最好是能夠賺多少錢,多賺多少利潤;其次是能夠在不花多少成本的情況下,能夠省多少費用。這是一個關鍵點,但是還不夠,但更重要的是你對客戶的影響力與定價權,你能從他省下的100萬裡切多少,我們看了很多企業的數據,它能切到客戶20%,已經不錯了;切到40%,就非常優秀;如果能切到30%~40%,我就願意去看,就證明你的服務對客戶的確有稀缺性。如果公司是增收型,又能切40%,這種企業我們會優先選擇投資。

我們最後篩選下來就是這些門檻標準,當然這還只是開始,還要去看企業講的故事,數據運營能力,無論是賣產品還是做項目,能否逐漸提升自己的數據能力,數據能力在你的利潤率下滑時,就會成為第二條增長曲線。如果兩條增長曲線都很漂亮,前期能掙到錢,能切到客戶預算,後期有數據的積累和利用數據的潛在基因,這種公司我覺得未來機會很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