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武術中能打的拳法,形意拳之十二形拳

形意拳又稱心意拳、行意拳,這種拳法象形思意,是根據拳法的特點而得名,是由形拳和意拳兩部分組成一套完整的拳法。形拳是吸取了十二種動物的特長和技能創編出的十二行拳;意拳則是依據古代陰陽五行原理編創而成的五行拳。顯現於外者為形,隱藏於內者為意,以意為主,形為協同,形與意配,內外相合,由此得名形意拳。那麼,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到底是吸收了哪十二種動物的特長?每一形拳都有哪些特點呢?

十二形拳是根據龍、虎、熊、馬、猴、鼉、蛇、雞、燕、鷂、鳥台、鷹十二種動物的特長編創而成的。

龍形打法具有隱現莫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特點,主要練習身法的靈活和矯健;手法的鑽翻屈伸;步法的盤屈轉換,要求一起一落,沿直線伸縮往來,躍起要兩腳騰空,落地時下肢盤坐收縮,身體貼近地面。

虎形打法模仿百獸之王老虎的抖毛之威、捕食之勇、縱跳山澗的技能,動作要足蹬有勁,縱步既快又遠,落步穩健,虎撲動作身體與兩掌要協調一致,向前向下撲要走弧線,顯現出猛虎撲食之威。

熊形打法注重力量的訓練,要有熊的甩膀之勁,豎頂之力,又要有雄踞曠野的威嚴,從氣勢上就嚇到對手。

馬形打法注重馬猛烈向前有衝力的急蹄之功,實戰搏擊中要周身運力,在步法上的後蹬和遠縱之力要協調配合。練習時著重於氣沉丹田和丹田抱氣,所以拳勢內柔而外剛猛。

猴形打法主要體現猴子的輕巧、靈活、閃躲、騰挪的特點,主要練習前進後退,縱跳旋轉等身法,既要靈活敏捷,又要穩定有力。練好猴形可在實戰搏擊轉運站背刁打,躲閃靈便,得心應手。

鼉形打法練習手、眼、身、法、步的上下相隨,全身要以腰為軸,用腰勁帶動四肢,做到周身協調,要有翻江鼓浪的氣勢,也要有浮水漫遊的輕靈之勢。

蛇形打法主要練習實戰中的首尾相應,做到全身配合協調,擊首尾應,擊尾首應,擊中首尾相應的技能,練習時對身體的柔韌性要求較高。

雞形打法根據雄雞的站立、閃躲、蹦跳、啄食、騰飛等靈活的動作及雞搏鬥時的形態,通過訓練各種進退轉換的身法、步法、手法來鍛煉全身的靈活勁,要求拳勢緊湊連貫,勁力瞬間爆發,勢猛力強,體現出抓、啄、點、叉、削等特點。

燕形打法要求動作快速敏捷,有抄水之巧,要縱得遠,落得輕,身體必須輕盈穩健,神形合一。

鷂形注重練習身法和手法的變化,既有鑽天之勇,又有翻身之巧,力量主要運用在兩臂,對肩、腰、胯的密切配合要求非常高。

鳥台 形打法是根據類似於鴕鳥的飛禽,在獵取食物時,用兩個翅膀打擊獵物的啟發,兩臂左右迴環用兩拳向前沖搗,沿波浪形直進斜打,要求兩臂與上身協調一致。

鷹形打法最善捉拿之技,搏擊中要展現出鷹下落捕食迅猛之姿,其手型為鷹爪掌,出拳要迅猛凌厲,一擊必中。

十二形拳在拳法、身法、步法及勁力上各有側重點,它是在五行拳熟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拳法技巧和功力,講究形象協同於拳法,拳法結合形象,不必刻意追求形象逼真,更注重形是體,拳是用,這也是提高實戰搏擊中技擊水準的有效手段。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