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雞湯美味,但有這 5 種情況的人不要喝!

一鍋雞湯上桌。香醇味飄來,馬上食指大動。浸在熱湯中的雞肉,用筷子輕輕一挑就能撕下。搭配著菌菇或蔬菜,讓整鍋金黃澄澈的熱湯分外誘人。

特別是在寒冷秋冬季裡一碗雞湯是最溫暖舒服的享受。

但雞湯美味,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

雞湯之所以鮮美,是因為湯中溶解了谷氨酸、次黃嘌呤、硫及硫氫化物等特殊成分,這些物質賦予了雞湯獨一無二的風味,能夠激發人的食慾。

雞湯中的氨基酸、B族維生素、肌酸等營養成分,雖然量不多,但對體質虛弱、消化吸收功能在恢復中的人群來說,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但是,以下 5 種情況,需要留意。

01

胃口不好時,少喝

有些疾病,比如急慢性消化系統炎症、腫瘤、肝腎功能損傷等,或多或少會影響對蛋白、脂肪等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

通常會表現為食慾差、厭食、厭油、早飽等。

此時,不宜喝太多太濃的雞湯。

因為雞湯中脂肪含量不算低,喝太多,會抑製胃酸的分泌和排空,反而會更沒胃口,或者加重肚子不舒服的癥狀。

02

嘔吐、腹瀉時,不喝

急性胃腸炎等疾病,出現上吐下瀉時,先別喝包括雞湯在內的葷肉湯,喝點清淡的稀米粥和適量加鹽的蔬菜湯,對胃腸更好。

癥狀減輕後,再喝點溫熱的雞湯。

03

腹痛腹脹時,不喝

潰瘍病、膽囊炎、胰腺炎、腸梗阻等消化系疾病,會引起腹痛、腹脹,疾病發作期間,不宜喝雞湯,須在醫生指導下飲食,甚至需要禁食。

特別提醒:突然出現腹痛而且原因不明時,絕對不能喝雞湯,應暫時停止進食進水,並及時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後再決定如何進食。

上面提到的疾病,在未發作期或恢復期,如果醫生認為可以,那喝一點清淡的雞湯是沒問題的,但出現腹部不適或腹痛應停喝。

04

禁食較久後,先少量喝

許多胃腸病,如幽門梗阻、胃輕癱、腸梗阻、急性胰腺炎、麻醉手術後腸功能未恢復等情況下,需要禁食。

疾病好轉後,在醫生指導下可逐漸恢復飲食。

先吃點易消化吸收的,比如稀粥,再逐漸加量,增加蛋白和脂肪。

見過不少例子,家屬出於一片好心,讓恢復中的病人一下子喝很多雞湯,要補補,反而導致病情反覆或加重。

05

喝了後不舒服,請停喝

身體健康的人,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喝雞湯。

個別人對雞肉蛋白不耐受或過敏,喝雞湯後可能會發生腹脹、腹痛、皮疹、胸悶、氣急等現象。

體質較差、形體消瘦的人群,膽汁和胰液相對較少,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雞湯內的脂肪而容易發生脂肪瀉,喝雞湯時宜去除雞湯內過多的脂肪。

雞肉比雞湯有營養

燉雞肉的過程中,脂肪、維生素較容易溶解到湯中,特別是脂肪,這也是湯為什麼好喝的主要原因。但糟糕的是,我們最關心的蛋白質只有一小部分溶到湯裡,隻喝湯不吃肉的話,相當於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質。

因此,最好就是湯喝下去,肉也要吃。

01

感冒初愈:燉點清湯

感冒初愈後,脾胃比較虛,需要及時溫脾暖胃。這時建議喝雞肉清湯。不要久燉,這清湯能幫助調養免疫力,口味也清淡,不會給腸胃造成太大負擔,加點香菇效果更佳。

02

月經不調:烏雞湯

烏雞,又被稱為「黑色寶貝」,是補身體、益氣血的食療佳品。烏雞肉中鐵的含量很豐富,適合貧血者多吃。

月經不調多屬虛證,如脾虛、血虛等。取烏骨雞1隻,紅棗6枚,生薑2片。放入砂鍋內燉煮,熟後吃雞肉喝湯,可補血虛。月經前3~5天開始喝,1天1次,來月經後停服。這個湯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加配料,如果脾虛可以加適量山藥。

03

貧血:雞湯熬粥

貧血的人容易出現頭暈乏力、臉色蒼白,平時可以煲點烏雞湯,再以雞湯為「底料」,加入適量雞肉絲,和香米一起熬製成粥。

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情況搭配一些調養的藥材,如阿膠、益母草、當歸、紅棗、黃芪、蓮子等。都是女性補血養血的最佳選擇,有助於氣血充盈。

小貼士:

1. 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盡量不喝湯或少喝湯;

2. 不放過多的鹽:越淡越好,鹹湯喝多了血壓易上升;

3. 注意撇去上面浮油:否則養生效果沒看出來,肥肉倒是貼了不少;

4. 喝任何湯都不能補鈣:要補鈣,應直接喝牛奶優酪乳,吃豆製品,吃蔬菜,或者服用鈣片都可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