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闢謠:營養全在湯裡

經常能聽到老人說:「營養全在湯裡。」而事實上除了想當然,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不過是過去物資匱乏飲食不足時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而已。

看病人經常會熬雞湯,平時補身體總喜歡熬骨頭湯,還有各式蟲草湯、鴨湯、豬肺湯等等不一而足,很多人還會喝完湯之後把剩餘的肉扔掉,認為湯裡的營養已經全部攝取,肉只剩「糟粕」,其實不然。

無論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肉類是肌肉纖維構成的,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來。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和15%~20%的肉塊相比,顯然蛋白質含量是低多了。而骨頭中的鈣、鐵元素,屬於不溶性的成分,所以煲湯是不可能把很多鈣和鐵溶出來的,大多數人以為的骨頭湯補鈣其實都是認知的誤區,頂多通過加醋增加一點微乎其微的溶解鈣。

這並不意味著湯就一無是處。肉湯中溶出來的遊離氨基酸、小肽、谷氨酸、谷氨醯胺、肌酸、B族維生素等物質,可被病後虛弱消化不良者快速利用,起到改善食慾、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對病弱者來說,雖然完整肉塊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因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腎處理功能低下,他們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質,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統和肝腎的負擔。喝湯對他們來說從口感到功效都是更合適的選擇。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沒有高尿酸血症,不放過多的鹽,人們樂於享用鮮湯也完全無可厚非。

不過無論是哪種人群,喝湯時都要注意撇掉上面的油,盡量少鹽清淡,否則在達到養生的目的之前,可能會先因為肥胖多脂不勝其煩。補鈣選擇牛奶、豆製品、綠葉菜等含鈣量高易吸收的食物,補鐵可以吃紅肉、血或內臟,煮過的雞塊魚肉如果覺得味道寡淡不喜下咽,還可以撈出來搭配其他配菜作料二次加工不浪費營養的同時滿足味蕾享受。

湯和肉各有千秋優勢互補,絕非非此即彼的競爭關係,無需偏廢,吃肉喝湯齊頭並進,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美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