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葯膳食譜:薑母鴨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葯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春季食用。

紅面番鴨1隻約1000克、老薑200克、芝麻油(以黑芝麻油為好)200克、豬棒子骨500克、廣東米酒50克、冰糖20克、白糖30克、醬油150克、乾辣椒10克、香蔥20克、精鹽10克、味精15克、特製黑、白葯料包2個(均為粉末狀)、鴨心、鴨肝、鴨胗、鴨腸、鴨血、水發粉絲、洋白菜、水發腐竹各5盤,雜麵適量。

1、番鴨宰殺後治凈,取出鴨雜,將鴨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塊,鴨頭順長一劈為二,再橫著斬為兩截;老薑去皮洗凈,用刀在菜墩上拍松,再用手撕成條;豬棒子骨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轉用中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撈出棒子骨;乾辣椒去蒂去籽,切為細末;香蔥擇洗凈,也切成細末;鴨心、鴨肝、、均切片;切節;水發粉絲、水發腐竹均切節;洋白菜切塊。

2、炒鍋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燒熱,將鴨塊倒入鍋中,翻炒約15分鐘,至鴨塊水分將乾且快熟時,撒入白色葯料1包,續炒至葯料香味溢出時,起鍋盛入高壓鍋中,摻入棒骨湯,調入精鹽、味精、廣東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葯料2包,然後加蓋上火,至上氣後壓約15分鐘。鍋離火,再燜約15分鐘,揭蓋,將鴨塊撈出裝入盆中,鍋中燉鴨原湯留用。

3、凈鍋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燒熱,倒入薑條翻炒至薑條水氣將乾且收縮變小時,撒入白色葯料1包,續炒約3分鐘,起鍋裝入大碗內待用。

4、把醬油倒入一大碗內,放入白糖攪拌,至白糖溶化後,再放入乾辣椒末、香蔥末及少許芝麻油,待調勻後即成薑母鴨小料汁,然後將小料汁分盛於若乾個小碗內作為味碟,待用。

5、先把薑條分別裝入火鍋中墊底,再將鴨塊分別盛入火鍋中,然後將高壓鍋中的燉鴨原湯及適量棒骨湯分別倒入火鍋中,再將火鍋端上火,燒沸後,置於酒精爐上,隨小料汁味碟及鴨心、鴨肝、鴨胗、鴨腸、鴨血、水發粉絲、洋白菜、水發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營養價值

據《中國葯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禦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熟地、當歸、川芍有補血活血功效,枸杞子有補肝益腎作用,黨參、黃芪有補氣的效果,老鴨可以滋陰降火。因此,薑母鴨妙就妙在氣血雙補的同時,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葯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老薑除腥熱身的葯膳效果也是讓人們普遍喜愛的主要原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