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心力衰竭的保健:重在七點

播放GIF

導讀: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終末階段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是一個緩慢的發病過程。目前慢性心力衰竭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生率在世界範圍內日益增長,中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已超過1000萬例。

那麼日常生活中,慢性心力衰竭有什麼好辦法進行保健呢?

1、定期檢查是預防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過定期的X線等方法檢查監測心臟功能,可幫助醫生早期正確診斷、及時治療心衰。

治療原發病,控制病情發展也可防止心衰的發生,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為自己製訂的治療方案和乾預措施進行治療和康復,按時按量服藥。

2、如果患者出現心衰癥狀,也無須過於緊張。

首先要調整日常飲食結構,將每日主食量控制在150~300克為宜,減少鹽的攝入量(輕度心衰5克左右、中度2.5克、重度1克),避免隱性高鹽食品,如醬菜、醃肉等;選擇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魚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豆製品;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食物應粗細搭配以免便秘;適當限制水分,一般患者液體攝入量為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為2000~3000毫升)。

3、要充分休息。

根據患者心功能分級決定活動量,以不出現胸悶、心悸、氣短、疲乏為宜。心功能Ⅱ級者應限制活動,增加臥床休息時間;更嚴重的應絕對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後做一些散步、氣功、太極拳等活動。

4、心衰患者由於病情較痛苦,病程長,預後差,極易產生煩躁、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不良心理反應,應給予積極的心理疏導。

患者在夜間犯病多伴睡眠障礙,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小劑量鎮靜劑以保證充足睡眠。

5、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等是誘發心衰的常見原因,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期開窗通風,注意保暖,勿去人多場所,外出後注意及時漱口,預防感冒。

有些體弱病人僅表現為納差、乏力等,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以免誘發心衰。

6、家人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脈搏、血壓、面色、尿量和體重等變化情況。

可於每天早晨患者排尿排便後,穿同等重量衣服稱一下體重,同時監測一天的尿量,觀察患者腳踝是否有腫脹現象,夜間睡覺是否有憋醒、心慌的情況,是否伴有食慾不佳、腹脹等情況,出現異常應立即就診。

7、在積極用藥治療的同時,慢性心衰患者還應該密切注意病情加重的誘因,以積極有效應對,如由高血壓心臟病引發的慢性心衰,如果血壓沒有控制好,心衰肯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第二,不健康的飲食,比如飲食失衡,鹽的攝入過多;第三,心衰的各種併發症,如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等,這些都可能使心衰患者病情加重。

本文來源:家庭醫生在線

部分圖文來源於互聯網及公眾平台,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戳這兒,把健康帶回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