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淺析中醫清、調、補五行養生觀的重要性!

西醫靠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理論,而中醫養生靠的是天地萬物的通用智慧,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中醫養生的三個層次,清毒、和調、養正,簡稱清、調、補。

【1】中醫養生的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中醫的「清調補五行養生」觀念,正是一種有病,乾預;無病,強身,將疾病扼殺於繈褓之中的養生之道。最終達到不病而治,不治而愈,「上工治未病」是最高的養生境界。

【1】清——清毒

黃帝內經中將風、寒、暑、濕、火、熱、痰、飲等等都歸結為人體的「邪毒」,這些「邪風賊氣」聚集體內阻塞網,阻塞經絡、管道,都會導致血管堵塞,運化不良,體液變酸、細胞缺氧、自由基氧化腐蝕,進而五臟六腑功能紊亂,陰陽失衡,百病纏身。西醫認為人體內蛋白質、脂肪、糖等基礎物質,由於新陳代謝產生的大量廢物,導致體內毒素的堆積。

同時中西醫都認為外「毒」的入侵也是體內毒素重要的來源,如化工汙染,農藥汙染,水質汙染,空氣汙染,異塵餘生汙染,裝修汙染等,細菌、病毒、不順四時導致邪風賊氣的入侵,以及精神壓力、藥物副作用、不良生活習慣、暴飲暴食,這些都會將我們的身體變成一個大大的垃圾堆。所以說,清調補五行養生的第1步就是要為了達到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垃圾清理效果。

【2】調——和調

人要想長命百歲,獲得健康僅靠一個步驟是不夠的,大醫學家張仲景提出了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大多數疾病的徹底治癒是多方法、多步驟,共同調節的結果,最終要達到人體內的「正氣」與外界「邪氣」的「和調」;人體內五臟六腑能上的「和調」;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和調」。因此清調補五行養生觀的第2步就是為了達到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調理效果。

【3】補——養正

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而導致每個人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有的人能夠很快的康復,有的人可能因疾病而失去生命,女人的根本是血,血的消耗導致血虛;男人的根本是精,精氣不足而導致腎虛;血與精的根本都是氣,氣的虧耗導致氣虛。所以補血、補精、補氣等等,都是補虛養正補益扶正的根本,如果人體能夠使先天的精氣和後天的水谷精微之氣得到充分的結合和補充,那麼便會喚醒人體固有的防禦能力,也即人體自身強有力的免疫系統。

無論是陰虛、陽虛、血虛、腎虛還是氣虛,所有的虛症的形成都讓我們防不勝防:父母的先天之精不足,後天的物質補充不足不足,縱慾過度,失血失精,久病耗損,大汗傷陰,起居勞頓,外邪侵襲,這些虛症的因素,讓你防得了初一,防不了十五。因此,清調補五行養生觀的第三步就是為了達到「虛則補之,損則益之」的養正效果。

以上是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中醫清調補五行養生觀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行保健養生的時候也要遵循清調補的三大原則,才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清調補三者之間是1+1+1>3,彼此影響彼此促進的效果,單一孤立的步驟很難達到天人合一、人活天年的境界,所以對於中醫的清調補五行養生觀,大家應該全面了解。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評論告訴我,會有更多的疏通經絡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