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身體的秘密——何為虛症(氣、血、陰、陽)?

何謂虛證?

人體內的正氣不足了,叫作虛證,虛證是人體正氣虛弱以後所反映出來的一系列臨床表現,中醫將這些臨床再現收集,整理、綜合、分析,分門別類,用來指導中醫的養生與臨床治療。

虛證在中醫中主要分為氣、血、陰、陽四大類,同時,中醫在把握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的大方向後,又運用臟腑辨證的方法將各類虛證再次細分下去,定為是哪個臟腑器官的虛證,從而又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什麼是氣虛?

氣,在中醫學認為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中,只有當氣的作用正常時,身體中各器官才能夠完成各自的任務。但是,當氣在人體中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不能保證器官的正常作用了,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狀主要以各臟腑組織機能的減退為主要表現,在中醫學中,稱為氣虛。

氣虛又可以再分為各臟腑的氣虛,如心氣虛、肝氣虛、肺氣虛等,但無論哪個臟器,只要屬氣虛,都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也就是指氣虛在臨床表現上的共性。所謂的這些共性,也就是說,只要出現了這些癥狀,那麼,就可以斷定為屬於氣虛的範圍。

氣虛有什麼表現?

氣虛主要表現為精神疲憊,乏力,懶得動,甚至連話都懶得講,氣息微弱,呼吸氣短並且聲音低微,時常感覺頭暈目眩,有時雖然氣象不熱,也沒有活動,但經常不知不覺地出一身汗。以上的這些癥狀往往在活動的時候特別厲害,休息一下可以略有減輕。舌質看上去比較淡,舌苔發白,脈象摸上去一般都沒有力度,感覺比較弱等,所有這些都屬於氣虛。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上述所有的癥狀,並不是說要全部出現才能斷為氣虛,有時會偏重於某一方面(以下各條同理)。

什麼是陰虛

中醫學認為,無論是人體內的基本物質,還是機體的生理功能,均可以區分為陰陽兩類屬性。正常狀態下,這陰陽相互製約,並維持相互平衡。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出現陰或陽某一方物質或功能衰減時,不能再限制對方而引起對方的相對亢盛,形成「陰虛則陽亢;陰虛則熱(虛熱)」或「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虛寒)」的病理現象。

所謂陰虛,是指人體的精、血、津液等物質虧耗,以及陰不製陽,導致相對亢盛,機體出現一種虛性的亢奮狀態。一般說來,其特點多表現為體內的陰液不足及其滋養寧靜功能減退,以及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症候群。

陰虛有什麼表現?

陰虛證,以肝腎陰虛多見,多表現為五心煩熱(指患者的手足心以及胸口時常感覺熱度偏高,但實測體溫可能並不很高),發熱的時候多像大海漲潮水一樣,呈現出有規律性,陣發性,身體消瘦,咽喉乾燥,夜間睡眠中易出汗,醒來汗止;舌質多紅(或澤紅),舌苔較少,脈象摸上去跳得比較快,但多細而沒有力量。

什麼是陽虛?

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

因為陰陽的相互製衡機制,在機體陽氣不足的情況下,多表現為體內的陽氣不能製約陰氣,陰陽相對偏盛而造成的虛寒證。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是因為陽氣在人體中發揮著溫煦功能對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身體中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人體中的氣、血運行能否正常,都很大程度取決於陽氣的盛衰。「陽虛則寒」就是陽虛的主要反映。

陽虛有哪些表現?

陽虛多表現為面色白而虛浮,身體比健康人更易怕冷,多喜歡靜臥,蜷臥,小便清而多,大便稀,多夾雜不消化的食物,舌質一般多淡,脈象多比較慢,總之,給人一派寒涼之象。

什麼是血虛?

血液是組成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在中醫學看來,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效果;同時,血還是機體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因為中醫學認為心主管神志活動,又主管血,所以血與神志、精神便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血虛,主要是由於人的稟賦不足,或者是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或者是由於各種急慢性出血,以及久病不愈;或者是由於思慮過度,傷神過度等原因引起,進而影響到了血的營養滋潤以及為機體精神活動提供物質基礎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面色發白或萎黃,沒有光澤,口唇淡白,指甲蒼白,缺乏紅潤,頭暈眼花,經常心慌,失眠,時常感到手足發麻;女性經常伴有月經量少,經色淡,月經延後或閉經,舌質色淡,舌苔色白,脈象多細無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