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降負債重商管轉服務 王健林開辟新戰場決戰大健康

時代周報記者 劉娟 發自北京

從青島市區驅車,穿過膠州灣隧道沿海開20分鐘,看到一座造型奇特的白色大橋時,就代表你到了東方影都的核心帶—這座花費4億元建造的珊瑚貝橋連接著一頭的萬達茂和對岸的星光島。

這裡,集結了王健林曾經的所有產業夢想。房地產、商業綜合體、文旅、影視,甚至是萬達的國際化,都統統凝聚於青島市黃島區的這個人造小島上。

一周前,王健林在這裡發表萬達2018年度工作報告,台下是萬達旗下1000多家公司代表。這份旨在宣讀萬達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萬字長文,核心要義就是要還原一個真實的萬達。

這也是外界能從公開管道裡獲得的最後一份萬達年度報告,2019年起,這家公司將停止連續十幾年的主動披露動作。

過去一年,萬達腳踩荊棘奔赴未知,但王健林篤定,有舍才能有得,他定了個三年賭局,來測試這一輪萬達的買賣邏輯;過去一年,65歲的王健林把安全視作萬達發展的第一要務,這也解釋了為何短短時間裡,萬達就能把負債驟降30%;過去一年,王健林帶領萬達重新出發,他翻開的劇本是—繼續重兵投入非賣品萬達廣場。

新的一年,31歲的萬達仍在努力退去身上的鋼筋水泥味,他要成為中國大型房企、大型民企、大型企業轉型成功的典範,時間節點在2020年。

王健林看起來依舊雄心勃勃,他已為2019年萬達2326億元收入發出了衝擊令。在全球經濟形勢更為複雜的2019年,王健林預計完成任務要付出更多艱辛,他不希望有人掉隊,他在這一年會重獎重罰,重點抓落後公司。

“看出趨勢能及時調整,就是優秀公司,不犯錯的企業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家。”王健林和他的高管團隊將要聚焦在他們的優勢產業,並逐步有序退出非優勢領域。

在未來,王健林希望萬達繼續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他希望自己親自寫作的《萬達之歌》能傳唱下去。

“負債再降10%”

元旦過後,萬達人力資源中心和財務中心照例把厚厚幾大本的全集團總結材料,送到了王健林的辦公室。

這是王健林30年來的老習慣—所有講話稿都自己撰寫,更遑論這事關萬達舉旗定向、凝神聚力的年度“體檢”報告和未來行動指南。幾天后,王健林“啃”完了這些材料,2018年萬達萬字工作報告隨即出爐。

走到命運的十字路口,王健林和他身後的萬達變得低調且隱忍。過去一年多裡,王健林從人群中最耀眼的地方消失,不上電視、不參加論壇,他忙著讓大象萬達轉身,在安全和成績之間找到平衡。

在這條降速緩行的爬坡路上,王健林拉開了萬達“大瘦身”的序幕—2018年,萬達先後轉讓了4個海外項目,收回了18億美元現金;在國內,萬達與融創間的世紀大收購打上了最後的補丁,東方影都在內的13個萬達城已經改名更姓。

一條看得見的瘦身曲線浮現:2018年,萬達資產6257.3億元,收入2142.8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1.5%和5.7%。

“這種戰略調整肯定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但萬達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王健林面對的非議無窮無盡,但他選擇直面:萬達要瘦身,要有舍有得,這就是萬達過去、現在和今後處置一些資產的邏輯。

原因無他,這些眼花繚亂般的資產轉讓手段,和引入騰訊、蘇寧、京東以及阿里等豪華投資方的一系列股權運作,支撐了萬達去杠杆、降負債的安全生命線。

“2018年,萬達資本運作合約收入高達827億元人民幣,已收回現金627億元人民幣,保證了萬達現金流需要,”王健林透露,這一年,萬達有息負債大幅減少,同比2017年減少約30%,是國內大型企業中有息負債率下降最多的企業之一。

這是力挽狂瀾後,王健林最想告訴外界的內容:萬達沒有債務風險,萬達已經很安全。“特別是,萬達海外負債已基本解決,目前只剩下少部分沒有到期的負債,但萬達海外有高於(負債)額度的應收款和現金存款。”

接下來,王健林仍將采取一切資本手段降負債,他已經給萬達上下立下了新一張軍令狀:2019年,萬達有息負債要力爭再降8%–10%,到2020年將有息負債降至絕對安全水準。

“守住印鈔機”

萬達商管領到的任務最為“苛刻”:從今年開始,有息負債不能再增加,但收入要逐年增加。

他們的辦法只有一個,將萬達廣場的輕資產路線進行到底。2016年年初,王健林就作出了這個大膽的決定,讓萬達摘掉“地產商”標簽,要靠“空手道”賺錢。這個“空手道”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一分錢不出,憑品牌就能掙錢”。

要達到這個境界很難,王健林也在努力一步一步靠近,他說:“過去靠賣住宅、商鋪的錢來建萬達廣場,現在設計、運營就可以分得很大一杯羹。”

過去一年,高喊著要減肥瘦身的萬達,並沒有放慢拳頭產品萬達廣場的擴張腳步。全年新開業的萬達廣場達49座,幾乎是以一周新開一座的速度在狂飆,並“重倉”在三四線城市。這當中,輕資產萬達廣場就有19座。

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只需負責設計、招商、運營等,淨租金7∶3分成。這種合作類萬達廣場,王健林稱之為萬達輕資產模式的最高級形式,“連資本化環節都省掉了,還解決了集體用地問題”。

“今年以後,新開業萬達廣場至少70%以上是輕資產,新開業酒店原則上全是輕資產,”但王健林也有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2018年,萬達每年開業50個萬達廣場的KPI硬指標沒有完成。

王健林知道症結所在,個別輕資產投資方的執行力弱,這才拖遝了萬達商管團隊的前行速度。萬達強勢的管理文化必須也要走出去,從2019年起,原本只針對萬達內部的計劃模塊管理,要拓寬到所有輕資產投資方身上。

“每年開業計劃要有富余量,至少增長10%,確保每年不低於50個萬達廣場開業,”王健林有過通盤考慮,“萬達商管2019年全面剝離房地產業務,一平方米房地產也不能開發,但地產集團要力爭每年上馬10–15個重資產項目,來保證每年的萬達廣場開業量。”

一年前,在萬達商業回A關鍵戰役的前線,馬化騰、孫巨集斌、張近東、劉強東等大佬帶著340億元向王健林走來。這筆協定,解開了萬達商業私有化後的對賭難題,萬達商管和萬達地產也由此拆分而來。

王健林對萬達商管的籌謀,是做一個純粹的商業物業持有和運營管理商,而地產集團就是為(服務)商管而存在,不追求銷售額,但為保證萬達廣場的規模,而要在萬達有息負債總體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做重資產。

這背後,含金量極高的收租生意,才是王健林的關心所在。2018年,萬達租金收入328.8億元,佔總收入的15.3%,同比增長28.8%,連續十年環比增長超過20%。若是除去資產規模龐大的房地產REITs,萬達應是全球頭號包租公。

“這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增長,也是最可靠的收入部分,”吃到資產收益,王健林理應得意,“建一個商業項目費時費力,但一旦建成,兩三年培育期後就能成為穩定的印鈔機。舉個例子,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12年前開業,當時投資成本大約21億元,現在一年租金7億元,而且每年還在增長。”

近300個萬達廣場,是王健林優質的核心資產和核心現金流。在萬達內外,他都反覆表態,“萬達商管是非賣品,我什麽企業都能丟,這個不能丟”。

把資產做輕,把利潤做實,王健林順勢提出了萬達廣場的千店計劃,這也是萬達的護城河計劃,“再過幾年,萬達租金收入達到千億。單憑這一條,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吹響資本號角

如今看來,5年前那場要讓萬達脫胎換骨的轉型“大手術”,已經要到驗收階段。

作家周璿在《王健林—萬達廣場的背後》一書中曾指出,過去的30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是萬達集團崛起的重要環境因素,未來經濟下行趨勢或將同樣對萬達構成致命威脅。

王健林深以為然,萬達一定要堅決轉型,發展擁有長期穩定現金流、有科技含量的產業。彼時,不顧管理層的疑慮,王健林拍板,為未來萬達開出藥方,除了輕資產,就鎖定在多元化三個字。萬達的優勢兵力很快就轉移到了新型服務產業,文化就是王健林圈下的重點之一。

“房地產行業有兩大缺陷,其一,強周期性,大企業可以一定程度熨平周期,但不能完全周期;其二,現金流不長遠,城市化率達到70%左右後,市場就會萎縮,”王健林對地產,對經濟形勢都有過系統解讀,“中國經濟正發生兩大深刻變化,一是內需成為經濟發展主動能,二是由商品消費為主轉向服務消費為主。”

萬達在做的,就是在全力解決、培養內需,萬達廣場、寶貝王、萬達影視、萬達體育等就是內需最典型的代表,萬達瞄準的,就是賺娛樂的錢,賺消費的錢,賺孩子和家長的錢。

2018年,萬達服務業收入1609億元,佔總收入的75.1%,房地產收入僅佔24.9%。從這一點看,萬達的轉型之路已經漸漸清晰,離成功只剩下時間問題。

“萬達已經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以服務業為主、有房地產業務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王健林宣布,這當中,萬達文化成為最大收入單元,692.4億元的總量佔集團比重32.3%,這也是萬達轉型成果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文化產業,歸根結底還是人的生意,有人流量,就有一切。2018年,1641家萬達影城,16576塊萬達銀幕,成為萬達現金流的硬支撐;寶貝王年度人流量2億,僅用3年時間就達到萬達電影(22.300, -0.10, -0.45%)13年才達到的客流量,也是萬達未來潛在的利潤增長來源。

但王健林也清楚,“萬達文化產業規模已經較大,收入想持續以往那種高速增長難度很大,今後要把提高品質、提升利潤作為重點。”

除了IP化運作之外,萬達枝葉繁多的細分業務,都要努力登上資本列車。萬達廣場的資產證券化重任,在今年被提上日程。王健林想要看到在資本市場出成績的,還有萬達影視和萬達體育。

影視產業是萬達文化的核心產業,從收購傳奇影業開始,萬達的娛樂夢就一路做到了底。做全產業鏈,打通上下遊,集製片、放映等體系為一身,是萬達電影的願望。經過一年多的騰挪、一次收購中止、三個版本的收購方案,萬達電影收購萬達影視的目標、“影視生態圈全產業鏈”巨集志仍在等待實現。

“萬達體育號”的航程也已啟動。消息人士稱,萬達體育或已提交了赴美IPO申請,最高可能融資5億美元,上市資產可能包括盈方體育傳媒和世界鐵人公司。時代周報記者最新獲知,納斯達克向投資者推薦的2019年三隻國際股票中,就包括萬達體育。

決戰大健康

2019年,萬達提出的目標收入為2326億元,這是一個夠得著的數字。除了抓住服務消費、體驗消費產業,把這些產業做大做強之外,王健林還在創新路上不斷探索。在過往,他不止一次強調“創新不怕失敗”,甚至把萬達取得的成功歸結於“創新,失敗,總結”三部曲。

做高門檻的生意,這是萬達試錯路上的最新答案。

“萬達這些年,一直在創新,一直被模仿,一直被挖人,各產業都是這樣。甚至有一些大企業的人力資源在萬達總部的文華酒店長期包房,成天找萬達的管理人員談話,”這讓王健林很苦惱,但也提醒了他,“不僅要創新產業、培養人才,還要防止被簡單模仿、防止被不斷挖人。”

在王健林看來,科技、創意、人才、資源等方面都要求高的這類高門檻產業,就是萬達今後發展產業的方向,“比如,大學和醫院就是服務產業上兩顆皇冠明珠”。

歷時3年探索,先後與英國、亞洲等企業洽談合作後,萬達最終決定在此刻正式進軍健康產業。

“以頂級醫院為核心,綜合醫藥、康養、商業、培訓多種產業為一體的中國大健康產業新模式,這種模式也可叫做大健康綜合體、大健康綜合園,”王健林在等待,“只要有兩個項目實踐驗證創新是正確的, 萬達就又有了一門絕活,一個大產業。”

2018年12月底,佔地約200畝、總投資約60億元的廣州萬達UPMC國際醫院正式簽約落戶廣州黃埔,這是萬達布局大健康的前哨。從洽談、選址到簽約,這個項目隻用了兩個月,這令王健林感到驚歎。他在拜會廣州市委書記時候就說,“這是新廣州速度”。

王健林宣布,2019年在廣州、成都等5個城市大健康國際醫院將全部落地,至少3個項目開工建設;盡早完成單個國際醫院管理合約模板;設計世界一流的花園式國際醫院,組建國際醫院的中方團隊骨乾人才全部都要赴美國培訓。

在外界看來,萬達大健康也是基於彌補內需的重要短板,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對比來看,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健康產業的年收益約為900億美元,而美國健康產業產值已經超過了1兆美元。

“健康中國”戰略必將成為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健康服務業總規模於2020年、2030年超過8兆元和16兆元。

萬達從高端醫院來切入,背後是差異化路線和搶佔潛力市場話語權的商業邏輯,但社會辦醫本身是高門檻、長周期的投資。萬達的這個高門檻生意,從一開始就背負著巨大的風險。在此之前,萬科、恆大、綠城等房企都已涉足這個行業,但鮮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非常成功的樣本。

王健林曾表示,要在5年之內,讓醫療產業成為萬達新的支柱產業。而這條路上,還有很多荊棘要踩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