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八味——浙江的道地藥材知多少

浙八味

北京 / 郭夢月

「浙八味」,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猜想這不會是浙江食物的八種味道吧!其實不然,這「八味」啊,可是浙江最著名的八味中藥材,包括浙白朮、浙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浙玄參、浙麥冬、溫鬱金。當然浙江的藥材有很多,「浙八味」由於其品質好、應用範圍廣及療效佳而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具有比較久遠的藥用歷史。早在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 58 處運用「浙八味」。

浙白朮

主產於浙江新昌、磐安。

明李時珍曰「白朮,桴薊也,吳越有之」。

又名冬術、浙術,皮微褐,肉純白,其外形似蛙(俗稱「蛙術」),斷面菊花紋,味清香,為白朮中的精品。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效。主要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白朮藥用比較廣泛,在著名的方劑「參苓白朮散」中就有白朮入葯。一般方中所寫白朮皆為生白朮,而炒白朮則是指麩炒白朮,將蜜炙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時加入白朮片,炒至黃棕色、逸出焦香氣,取出,篩去蜜炙麩皮即得。

浙白芍

芍藥始記載於《神農本草經》,

從陶弘景開始,分為白芍、赤芍兩種。

又稱杭白芍,以質堅味香、地道藥材而聞名。目前藥材,白芍多為栽培種,赤芍則多為野生種。《本經》記載其功效 :「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但虛寒腹痛泄瀉者慎服,反藜蘆。

浙貝母

大小分開,大者除去芯芽,習稱「大貝」;

小者不去芯芽,習稱「珠貝」。

別名大貝、珠貝、象貝,初夏植株枯萎時採挖,洗凈。《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雲 :「浙貝出象山,俗稱象貝母。」其味苦性寒,歸心、肺經,有清熱散結、化痰止咳之功,常用於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使用時應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時使用。

杭白菊

浙江嘉興桐鄉素有杭白菊之鄉的美譽。

又名甘菊、白菊花、小白菊。其具有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黃如純金的特點。早在 20 世紀 20 年代,桐鄉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絕」成為飲用菊之佳品,杭白菊沖泡後不散心、不落瓣,花形完整,素凈馨香。飲用杭白菊能清熱解渴、潤喉生津、平肝明目,品嚐時還能盡觀賞之雅興,堪與西湖龍井相媲美。當然,杭白菊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

延胡索

《本草綱目》言 :「延胡索,

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

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又稱元胡或玄胡,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散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延胡索、醋延胡索、酒延胡索,其用法各不相同,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因其活血之效,故孕婦禁用。

浙玄參

古人說它「莖微似人蔘,故得其名」。

又名元參、黑參,其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之效,主要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白喉等症,常配伍麥冬一起使用,但不可與藜蘆同用。

浙麥冬

因原產地為餘姚,又稱姚麥冬,

又因多產於杭州筧橋,故又名筧麥冬。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描述麥冬 :「此草根似麥而有須,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有諸韭、忍冬諸名。俗稱門冬,便於字也。可以服食斷谷,故又有餘糧、不死之稱。」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多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

溫鬱金

始記載於《唐本草》。

為薑科植物溫鬱金(黑鬱金)的乾燥塊根。其味辛、苦,性寒 ;歸肝、心、肺經 ;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鬱、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的功用。《唐本草》記載其功效 :「主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血淋,尿血,金瘡。」古籍中記載有「丁香畏鬱金」的說法,故二葯不同時使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