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味兒》:95幅年俗畫裡的老北京年俗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兒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年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這是一首關於北京人過年的民謠。1月13日,農歷臘月初八,“年味兒”的起點,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楊信新書《年味兒》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行。

楊信被稱為“京味兒”畫家,從事老北京題材的繪畫已經有20余年的時間。他最初的想法就是通過畫作,把老北京的吃喝玩樂借助藝術的方式帶給喜愛北京文化的觀眾。2000年,他把數年間創作的老北京畫作做了一次集中展示。隨後,他又創作了《捧讀胡同》、《京城老行當》、《正陽門外》等畫集。

《年味兒》一書包含了95幅年俗畫和95篇溫暖散文,正文一共分四部分:紅火的準備、懷舊的祝福、開心的慶典、永久的期盼。第一部分講述了從臘月伊始到大年三十這段時間裡忙碌的準備工作;第二部分講述了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的熱鬧的祝福活動;第三部分描寫了正月裡喜慶的廟會、花會、燈會等極具儀式感的集會場面;最後一部分記錄的是正月十六至二月初二溫暖有趣的民俗風景。

年味兒是什麽?在楊信看來,所謂“年味兒”,是民俗,是老禮兒,是一年中最讓人魂牽夢縈的,無形的氛圍其實就是過年的“味道”。這種味道有的是無形的,有的是滿胡同裡都可以聞到的,比如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炸吃食的油香味兒,孩子們放小鞭兒的煙火味兒,還有家家門口飄著紅彤彤的掛錢兒的氛圍……這些“味道”才構成了喜慶的“年味兒”。

近些年,一方面是老百姓感歎年味兒越來越淡,但另一方面,年味兒又在悄然回歸,無論是影視作品、繪畫作品,還是近年的各大廟會,都層出不窮地上演著“非遺”大戲。“今天當我花費很長時間總結這些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時,驚訝地發現,跨越八百多年歷史的北京年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臘月初八到正月,短短的幾十天裡,集納了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我認為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遺產,更應該及早地發現並且傳播給下一代。”楊信說。

在楊信的創作中有很多細節,如臘八這天喝粥舔碗的小孩,三十包餃子的時候拿著煙袋串門的鄰居,河北一帶初一迎祖先用蓋簾貼上祖先的名字等。楊信希望用這些細節,喚起人們、尤其是老人們的記憶。

在發布會現場,作家梁炳堃談道:“現在的中國人對傳統美學的關注是不夠的,但是傳統美學的東西不能丟,需要我們大家去提倡。楊信的畫形神兼備,有精氣神。在這裡,我借用我的老師曹禺的一句話‘真正的藝術絕不是現場的熱鬧,而是欣賞者回到家裡的思索,思索未來、思索人生、思索人類。’我們的藝術品最後要使欣賞者自豪。”

北京雜文學會副會長蘇文陽看過很多畫老北京的畫,在他眼裡,楊信排第一。“看到他的畫,就能一下子勾起老北京的回憶。要想看寫老北京的文字,可以看書,要想看老北京的樣子,可以看照片,要想看書和文字之間的東西,就得到楊信的畫中看。”

內文圖片:

臘月初八

臘八這天,人人都要喝上一大碗熱乎乎的臘八粥。在老北京,臘八的早上,街坊間相互贈粥,這贈粥一定不能過晌午,送完粥一家老的少的就聚在一塊兒享用臘八粥了。

正月不剃頭:思舊

“正月剃頭死舅舅”,因此人們都在臘月剃頭。相傳清軍進關下了“剃頭令”,漢族人不願服從,又不想丟了腦袋,就相約正月不剃頭。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正月不剃頭,就表示一年都沒有剃頭,以此來表達 “思舊”之情,稱之為“正月不剃頭——思舊”,後來演變出“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了。

二十四 掃房子

以往家家戶戶都有兩個大雞毛撣子,這撣子是在“掃房日”起到大作用的物件兒。 “掃房日”是家裡最亂的一天,全家動手把一年積攢的塵土打掃乾淨,屋裡屋外都收拾的利利索索。

二十五 做豆腐

還有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當然,做豆腐也有象徵性的意義,“腐”與“福”有相似的發音,做豆腐也就意味著在新年收獲幸福以及福氣。

二十六 買年肉

經常聽老人講過去一年之中吃回肉不容易,按老理兒講“臘月二十六,燉豬肉”,這天也是所有孩子們最盼望的日子,因為終於可以吃到盼望已久的“年肉”了。

二十七 宰年雞

這一天要宰公雞,因為“雞”與“吉”諧音,吉祥如意的意思。這一天宰公雞是有講究的,宰好的雞當天不吃,年三十兒燉熟的公雞擺放在年夜飯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擺放。

二十八 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老年俗當天,每家每戶都要發面,取來年發財的意思,討個蒸蒸日上的好彩頭。

二十九 蒸饅頭

這天家裡廚房最熱鬧,要把臘月二十八發好的白面蒸成饅頭,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撒年糕、蒸饅頭、蒸豆包兒、做面魚兒、夾面花兒,豆包上還要點上紅點兒,大人們順手給淘氣的孩子們都點上了,寓意為“招財進寶”。

年三十 包餃子

臘月三十,全家人迎接完財神就開始包團圓餃子,剁餡兒時要全家輪流剁,邊剁邊說“剁小人”。過年的餃子一定要包點素餡兒,面筋、豆腐、木耳、黃花、雞蛋、白菜,“菜”是取“財”的意思。餃子裡還要放一枚小銅錢兒,誰吃著帶錢的餃子,全年走好運。

作者

:沈河西

編輯

:覃旦思;校對: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