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西初一女孩被老師辱罵:語言暴力,一把不見血的刀

作者:趙剛 李學義 編輯:付洋

頭圖:攝圖網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只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一個13歲女孩就被班主任老師天天花式辱罵,政教處還稱老師是“出於好心”。如果你的孩子被學校如此對待,要怎麽應對?

——小婚家

“你賤不賤?你自己丟不丟人?你像個死人一樣坐在教室裡!”

“下學期你不要來,你再要來,我把你捏死在教室裡!”

“你怎老是這分數?怕是種的事!”

……

人們很難相信,這些竟然是一位老師對一個13歲女孩說的話。

但對於陝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學校的初一女生婷婷(化名)來說,這就是她的日常。

自從半年前轉入這所學校,她一直遭受王老師的辱罵。王老師經常無緣無故罵她,一節課最多能罵八九次,甚至還誘導全班同學一起對婷婷進行人格侮辱。

因為父母不相信老師會辱罵孩子,婷婷只得帶著錄音筆到學校,從6月14日至7月5日斷斷續續錄下王老師辱罵自己的語音100多條,總時長超過20小時!而學校政教處聽過錄音後,認為“老師是出於好心”。

該事件被媒體曝光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7月14日,商州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報稱,經調查辱罵情況屬實,學校管理者認識模糊,將嚴肅查處。

在全國媒體、網友憤怒的口誅筆伐下,當地政府迅速公布了初步的處理結果,王老師被記過,並失去了做教師的資格。

目前,婷婷的父母已經決定給孩子轉學,並且準備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回歸平靜生活,盡快扭轉孩子的情緒。

這起事情似乎已經結束,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無論是婷婷的父母還是學校,當初都沒有對老師的辱罵行為給予足夠的重視。

那麽,被老師辱罵後,孩子的心理會有怎樣的傷害?父母又該如何應對呢?

01

語言暴力,

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的肉體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理上留下永不消逝的陰影和無法愈合的創傷,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這便是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於精神傷害的範疇。

語言暴力遠比體罰更能傷害孩子,體罰傷害的是身體,是“外傷”;而語言暴力傷害的是心理,是“內傷”,內傷要比外傷更難治。

老師實施語言暴力的直接後果是傷害孩子的自尊,間接後果是傷害他的人格心理,這會使孩子因自尊的喪失、人格心理的障礙而徹底否定生命的價值。

語言暴力雖然從表面上不具備暴力的特徵,但是它對孩子的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長期的、不可估量的。

語言暴力的危害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是形成“退縮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壓下往往回避問題、回避現實,不敢與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內向、封閉、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徵;

二是形成“攻擊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語言暴力之後,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內心充滿仇恨、逆反,為了發泄不滿,而對他人和社會采取過激行為,直接影響和危害社會,害人又害己。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多年前公布的“教師語言暴力調研報告”顯示,48%的小學生、3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師在批評自己或者同學時使用過這樣的語言。

心理學家調查顯示,平均每20個人就有一個人遭受過語言暴力,每5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因語言暴力導致心理疾病,輕者患有社交障礙,重者有殺人和自殺行為。

還有的調查發現,學生給不喜歡的老師定的第一條標準便是“語言粗魯,態度蠻橫,愛自誇,不聽學生解釋,愛諷刺挖苦學生”。

可見,孩子們已把語言作為衡量自己是否喜歡老師的最重要標準。

根據媒體報導,一位中學女班主任老師對一個女生說:“你這個姑娘不好好讀書,將來就不可能有工作,打工也沒人要,像你這樣的長相加上無知,就連賣淫也沒人要!”

這名女生被老師罵得無地自容,跳樓自殺身亡。這個女生就是被老師的語言暴力害死的,所以,語言暴力的殺傷力是巨大的,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作為教師,一定要加強語言修養,要意識到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羞辱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02

為人父母,

要善於維護孩子的權益

無論是哪位父母,當得知自己的孩子被老師羞辱時,都是非常氣憤的,想去找老師理論,為孩子討個說法。建議父母為了孩子,一定要管理好情緒,保持理性,采取恰當的方式去應對。

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做法:

1.弄清事實真相

首先,父母要重視孩子反映的問題,要有洞察力和敏銳性,不能等到聽了錄音才氣得“渾身顫抖”。

其次,要反覆與孩子溝通,詢問事情原委。最後,要調查取證,通過錄音或詢問他人等方式,進一步確認孩子的說法,收集有效證據。

2.找老師溝通

發生類似事件時,絕不能忍氣吞聲,但也不能看孩子受了委屈,就想立馬報復老師。父母要在了解事實真相、掌握證據的基礎上,先找老師溝通。

如果老師只是偶爾的口誤,可以給老師“提個醒兒”;

如果老師是刻意為之,則必須要求老師道歉;

如果和老師溝而不通,可以考慮找校長溝通;

如果校長不管或處理不當,則考慮向教育局紀檢部門投訴舉報,追究其責任,為孩子維護正當權益。

3.做好孩子的工作

父母要安撫、疏導孩子的情緒,從情感上給予支持,用同理心進行撫慰,表示理解。

要明辨是非,看看孩子本身有沒有錯誤,有錯就改;看看教師的批評中有沒有合理的成分,接受合理的,否定不合理的。

關注孩子的心理。如果孩子因為老師的羞辱,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建議父母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進行治療,教會孩子如何從心理上化解潛在危機。

教育孩子學會求助。求助應該根據當時情況求助能求助的人,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學會自我維權。

培養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教育孩子對待老師的批評“臉皮要厚些,別往心裡去”。

婷婷在對記者講述“辱罵事件”的時候,說她曾經因為想不開,想到過自殺,這說明老師的語言暴力攻擊力度是很強大的,也說明婷婷的心理還是堅強的,沒有走絕路。

父母除了要有效應對教師的語言暴力外,自己也不要使用語言暴力。

“陝西初一女生被老師辱罵事件”的風波漸漸平息,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卻遠遠沒有停止。

我們希望老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差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也希望父母要經常與老師溝通,不要像婷婷的父母那樣——孩子被老師長期辱罵都不知道;更希望家校合作擰成一股繩,共同把孩子教育成人成才。

關於作者:趙剛,中國父母與教師合作管理委員會(CPTA)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吉林省家庭教育學會會長,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兼家庭教育專業研究生指導教師,出版有《中華家庭教育學》《父母教育學》《現代家政學》等。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台,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維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