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暑養生:小暑吃黃鱔,勝比吃人蔘!清熱降燥、讓身體更輕鬆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意味著盛夏開始,氣溫持續升高。 「三伏天」就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際,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熱在三伏」,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中醫傳統「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護好陽氣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盪,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心神受損則必涉及其他臟腑。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應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免費諮詢:15874853881

注意防病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不潔,以及所有偏嗜的不良習慣。

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飢,攝食不足,易致氣血不足,會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

飲食習俗

新米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成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嘗到新米。

蓮藕

我國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早在清鹹豐年間,藕就被欽定為禦膳貢品了。中醫認為,藕生食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熟食則有健脾益胃、消食、止瀉的功效。

杧果

小暑前後是杧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由於杧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杧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杧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也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蔘」的說法,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間吃黃鱔,可以預防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鹹肉鱔筒湯

原料:鹹肉,黃鱔、鮮筍、黃酒,肉湯


做法:將鹹肉、黃鱔、鮮筍分別切好,焯水待用,鍋中放肉湯,鹹肉、黃鱔、鮮筍燒開,加黃酒轉小火煨燒至鹹肉酥軟。


功效點評: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因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小暑,清熱祛濕是關鍵!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時候的空氣濕度也是一年當中最高的。往往一場雷陣雨過後,第二天高溫讓雨水快速蒸發,空氣中的濕度可以達到80%以上。

小暑是進入長夏的第一個節氣。長夏在五臟屬脾,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脾最怕濕邪來犯,受「濕邪」的侵襲容易出現周身乏力、脾胃不和、噁心出汗、手足水腫等癥狀。

加上夏季很多人躲在空調房裡,讓體內很容易濕氣淤積。一段時間後會覺得整天昏昏沉沉、同時舌苔和黑眼圈加重,這時候可以用紅豆和薏米起煮粥喝來祛濕。

紅豆和薏仁都具有利水祛濕的功效,兩者結合在一起對於濕熱體質的人不僅有非常好的祛濕效果,還具有一定的清熱效果。

在中醫上有一句話叫做「脾運化濕」,意思是脾臟是起到運輸轉運站的作用,並且能夠化解濕氣,當然脾臟的作用可不僅於此。

因此,要祛濕,先健脾:

杏林堂健脾膏配方

茯苓膏適用癥狀

很多疾病其實從根源上講,是脾虛造成的:

茯苓膏適用的十二大範圍

1、兒童、幼兒:厭食、挑食、積食、營養不良、舌苔厚、蟲斑等

2、慢性腸胃炎的日常調理

3、經常腹瀉、四肢倦怠,懶於言語

4、喜食火鍋等刺激性食物導致的脾胃失調

5、長期食用涼食,胃寒引起的各種不適

6、辦公室白領:久坐導致的脾胃失和

7、吃的太精細導致的痰濕、脾虛

8、長期加班熬夜,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脾胃失調

9、脾胃失調導致的便秘

10、老人口乾、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

11、老年超重、肥胖

12、露天室外工作者:不能按時吃飯引起的脾胃虛弱

茯苓膏用法

1、溫水沖服日常飲用

2、含服

3、添加至奶粉、粥稀飯中飲用

4、麵包果醬調味

為什麼選擇九辰杏林堂茯苓膏?

1、原生態中藥材,安全無毒害

2、道地上等藥材,藥材好,葯才好。

3、傳統古法熬製膏滋,滋補效果顯著

4、藥材投入量高於同類產品,療效更顯著

5、補中寓治,以養為治,調理滋補

6、專調脾胃,四季皆宜。

7、無需煎服、便於攜帶,每天一小杓,健脾養胃

健脾膏反饋

這款膏方受到了一致好評,由於配方選用的是跟食材接近的佰脈通精品中藥材,無任何副作用,「葯食同源」,可以長期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