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太珍貴了!

穴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特有名詞,是人體皮膚上的感應點。在中醫看來,穴位是人體經絡線上的特殊部位,透過穴位能解決很多疑難雜症。中醫傳承千年,穴位的分布和作用前人摸索得十分詳細,但穴位的實質至今仍未有定論。

穴位,學名叫做腧穴,從字面來講,腧穴就是人體運氣行血的特殊部位。古代醫典《黃帝內經》中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並記載了人體的160處穴位。

西晉的皇甫謐吸收前人的成果,將理論結合實際,採用分部和按經分類法,重新釐定學位,編纂了《針灸甲乙經》,詳細論述了人體340處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

唐代甄權對之前的經絡穴點陣圖又重新修訂。宋代王唯一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位》,並鑄造了兩座經絡穴位的 「銅人」 模型。明代楊繼洲編著《針灸大全》,參照之前的20餘種針灸學著作,結合臨床經驗,考定腧穴的名稱和部位。

目前總結得出,人體的穴位一共有720處,包括52個單穴、309個雙穴和50個經外奇穴,有108處穴位是要害穴,其中36處是死穴。

近代西方科學湧入中國,為中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手段,促進學者深入研究經絡穴位,並就其實質提出了幾種假設。

有的學者認為穴位是人體皮膚上的良導點,導電性很好;有的學者把穴位稱之為運動點,它對肌肉的作用明顯;有的學者將穴位和神經聯繫在一起,認為穴位是通過神經系統來調節人體機能;還有的學者認為穴位和血管、淋巴管有很大關聯等等。關於穴位的假設理論有很多,但都難以服眾。

這麼看來,穴位或許是人體內尚未被觀測到的一個客觀存在,又或者是多種系統組織協同作用的表現,也許真相就在以上假設之中。

在小編看來,穴位和經絡不像是某種物質,更像是一種現象,熟悉這種現象並掌握應對之策,就是醫術的體現,所以中醫大多都是實踐家,中醫理論都是臨床經驗總結得來的,靠書本很難成長為醫術大師。

人體的構成十分複雜,其中隱藏的奧秘令無數科學家癡迷嚮往,但現有的技術還不足以看清人體的真相。每次技術革命和最新發現帶來的都是更多的疑問,但並不能阻擋求知者的腳步。

很多東西不能用科學去解釋,但不妨礙實際的使用。科學不是絕對的,它是不斷發展和更正的;經驗總結未必是對的,但一定是有用的。

進入冬季,氣象漸漸變冷,草木枯黃,萬物沉寂,人們時常感到心情壓抑,容易陷入各類疾病的困擾,這裡小編就告訴大家幾處穴位,對人體有很大影響。

按摩頭部的角孫穴可以吸濕降濁

按摩四縫穴可以健胃化滯

按摩按迎香穴可以潤肺防燥

按摩極泉穴可以解決胸悶的問題

按摩風池可以緩解頭痛

按摩膻中可以寧心神

按摩內關穴有助於調節情緒

記下這幾處穴位,度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