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創製了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腧穴文字標準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創製了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腧穴文字標準

文:惟一堂

河南中醫學院許敬生教授在主編的《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校注》一書中指出,北宋名醫王惟一編著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腧穴文字標準。《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為國家級標準,供天下醫者臨床取穴參考。對宋以前的針刺法、灸法、配穴法等方面的成就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還發明了「男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側兩橫紋相去為一寸」的「同身寸」法。

許敬生表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展示了中國在針灸學、解剖學上的成就,為後世針灸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腧穴排列方法上,採用經絡與局部分區相結合,使人既可以系統地了解經絡,又便於臨床按部位取穴的需求,至今為人所尊從。王惟一做了不少校勘考證工作,使經穴理論豐富完備。例如闡述手太陰經主病,根據《脈經》卷六由「卒遺失無度」的記載,在《黃帝內經》原文的基礎上予以補充,根據肺與大腸相表的理論,「卒遺失無度」是完全可能的,加此一症,更合中醫理論原貌。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收載了腧穴657個,與《針灸甲乙經》相比,增加了「青靈」、「厥陰俞」、「膏盲俞」3個雙穴,以及督脈的「靈台」、「陽關」2個單穴。

許敬生提出,王惟一好考證了穴位的作用,與《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等一些較早的文獻相比,增加了不少內容。如上星穴增添了治療「痰瘧振寒、熱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遠視」等病症的主治作用;承山穴增加了治療「腰背痛、霍亂、轉筋、大便難、久痔腫痛」等病症的作用;風府穴增加了治療「頭痛鼻囊」的作用;委中穴增加了治療「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等病症的作用。

許敬生表示,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一書中,王惟一還補充了歷代許多名醫的針灸治驗事例,常在敘述穴位主治病症中多方引用。如論述「三裡穴」時,引用了秦承祖、華佗等人及《外台秘要》等書的有關論述,使該穴的主治作用更加明確。懟前人的針灸臨床經驗,王惟一更加重視,常用來說明某個穴位的特殊功效。通過這些努力,既進一步完善了經穴理論,又擴大了穴位的主治作用,提高了腧穴的實用性。

審稿:高建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