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好中醫學,必須了解的東西,對你大有益處

針灸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利用銳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人體的某一部位來治療疾病。據漢《說文解字》記載:「砭,以石刺病也。」這就是針法萌芽階段的所謂「砭術」。灸療的產生是在火的發現和利用後,人們在用火的過程中,發現身體的某一部分受到火的烤灼之後,感覺很舒適或因此而減輕了病痛,然後通過反覆實踐,終於選擇了易於點燃,火力溫和,並且具有溫通經脈的艾草,作為施灸的材料,從而形成了灸術。當然,隨著人類社會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具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早期的石針,骨針,竹針,逐漸為銅針,鐵針,以至到現在的不鏽鋼針所代替。

由於人們的不斷實踐,醫療經驗不斷豐富,針灸腧穴也由「以痛代腧」逐步固定下來,並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療遠隔病痛部位的腧穴,在此基礎上,前人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的感應和古代解剖知識,把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腧穴進行歸類,從理論上加以闡述,就形成了經絡學說。

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醫家已把針灸的臨床經驗進行了初步總結。從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周代醫書,就記載了「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這兩篇《帛書》。其中記載有經脈循行路線上的各種疼痛,痙攣,麻木,腫脹等部位的癥狀和眼,耳,口,鼻等器官的癥狀,並且還有一些全身癥狀,如煩心,蓍臥,惡寒等。這些說明當時已經對這些疾病採用了灸法治療。

戰國時代的《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和針灸的適應症,禁忌症以及治療的原理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從而奠定了針灸學的理論基礎。晉代皇甫謐把《內經》有關針灸部分加以系統整理,分類彙編,並參考《明堂孔穴治要》依據頭面,胸腹,四肢等部位記述腧穴,確定了349個穴名,同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把針灸手法,和常見疾病的針灸治法,都作了全面的論述,編著成了《針灸甲乙經》。這就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專書。它是繼《內經》後,對針灸學的第一次總結,在針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唐代的經濟繁榮,國家統一,在國內設有針灸專科,並有技術高超的針灸教師來教學,這對普及和發展針灸醫術起來很大的促進作用。北宋醫官王惟一編撰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把腧穴增加到354個。所鑄造的兩座針灸銅人,為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促進了針灸學的發展。元代滑伯仁著述了《十四經發揮》,首先提出了十四經的概念。

明代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寫成了《針灸大成》,把腧穴增加到359個,這是繼《內經》和《甲乙經》之後的又一次總結,直到今天,它仍是學習針灸的重要參考資料。清代吳謙等人編撰的《醫宗金鑒·針灸心法》和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等,都是當時針灸方面的代表著作。《醫宗金鑒》所確定的361個腧穴,一直沿用至今。

我國建國後,祖國醫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設立了針灸專業,針灸學院也正式成立,針灸醫學在全國範圍內逐漸得到普及,並且有了許多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