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身體3個部位長了息肉是癌症來襲,當息肉發生這種變化要儘快切除

息肉是一種由於慢性炎症刺激或機械性摩擦導致的增生物。說白了,就是就身體的某個部位因為長期的刺激,多長出了一個小肉疙瘩。

1、身體哪個部位容易長息肉

一般約有1-5%的胃鏡檢查者發現有胃息肉,其中80%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20%為腫瘤性息肉,前者癌變率低約為0-5%,後者癌變率則高達25%-50%。息肉長的慢,藏得深,體積比較小的時候,通常無法感知。大腸,胃和膽囊是最常出現息肉的部位,它們分別被稱為腸息肉,胃息肉和膽囊息肉。

2、息肉會有癌變的風險,但並不是所有都會

並不是每個息肉都會癌變,因為惡性的畢竟佔極少數,良性的佔絕大多數,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即使癌變,也要經過較長時間,以下5點才會有癌變風險:

1. 短期內生長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應警惕其癌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厘米的息肉,應將其當作惡性來看待;

2. 組織學屬於腺瘤型的息肉易癌變,屬炎症型的則惡變較少;

3. 體積較小、帶蒂的息肉,多屬於良性,且不易癌變,你不必緊張害怕。但寬基廣蒂的息肉常難平安,容易癌變。

4. 某些有遺傳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等容易癌變;

5. 多發性息肉癌變的幾率增加,如一個息肉的癌變率為1%,那麼生長了100個息肉,癌變可能就接近100%。

3、以下三種類型的息肉,最好及時切除

如果你屬於以下三種類型的息肉,最好及時切除,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症可能會悄悄接近你。

第一,腺瘤性息肉,最好及時切除,因為腺瘤性息肉轉變為癌症的風險非常高。

第二,直徑超過一厘米以上的息肉,最好及時切除,越大的息肉,惡變風險越高。

第三,在動態觀察中,發現息肉體積不斷增大,不能完全排除惡變,也最好及時切除,避免小息肉轉變為癌症。

4、息肉的生命力旺盛,有時候即便已經切除了,仍可以死灰復燃!以直腸息肉為例:

腸息肉疾病具有很高的複發性,這次是在直腸,下次很可能在其他部位發生。因此,患者在術後遵醫囑定期進行腸鏡複查很重要。

對於一些增生性的腸息肉疾病,其生長速度很慢,患者可在術後1-2年隨訪1次;

如果曾經有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應該1-3年複查一次。

單發息肉切除、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檢查不複發,說明這個人息肉複發的概率小,之後可以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要3-6個月再複查一次,此後的複查頻度請遵醫囑:

(1)首次腸鏡檢查因腸道準備不好,影響檢查視野者;

(2)因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全結腸檢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總數超過10個;

(4)大於1cm的廣基息肉;

(5)大於1cm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重度異型增生者;

(6)息肉已局部癌變未達黏膜下層或超過黏膜不層不願追加手術切除者。

總之,無論是哪種性質的腺瘤性息肉,原則上都不能姑息,一經發現,即建議切除,並定期複查。就算息肉切除了也不可掉以輕心,日常生活要均衡飲食不要經常性吃刺激性的食品,以絕後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