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息肉?腫瘤?誰才是癌症的罪魁禍首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一般來說,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常見的息肉包括腸息肉、胃息肉、鼻息肉、宮頸息肉、聲帶息肉等等。息肉也有很多類型,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息肉也有可能惡變,例如胃息肉和腸息肉,可以發展為惡性腫瘤,如果發現了胃腸道息肉,應該儘早切掉,防止惡變。後續保障飲食營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免複發。

息肉和腫瘤的區別

息肉是指粘膜面突出的一種贅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腺瘤及其他腫瘤等.息肉臨床表現多見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腸道息肉綜合征,這些病變雖屬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惡變傾向。上到鼻腔、聲帶,下至直腸、宮頸,均可有息肉出現。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例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如果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為"多發性息肉"。

對於息肉進行內鏡(胃鏡、腸鏡)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變十分有效的措施。目前鏡下治療息肉的方法有:高頻電凝電切、高頻電灼、雷射治療、微波治療、注射摘除、冷凍療法等。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準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認為,腫瘤細胞是單克隆性的,即一個腫瘤中的所有瘤細胞均是一個突變的細胞的後代。一般將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所有的惡性腫瘤總稱為癌症。

腸息肉和膽囊息肉

腸息肉:腸道息肉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3種類型,癌變的幾率不同。但只要及時發現並切除,之後保證定期做腸鏡檢查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有效預防複發或是癌變。按目前的技術,做腸鏡檢查的同時,就可以把發現的息肉切除。如果屬於腺瘤性或增生性息肉,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對小息肉也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右半結直腸處的扁平狀息肉,它的危害比大息肉更高。

膽囊息肉:確診其息肉性質很重要。患者發現膽囊息肉後,需要進一步做常規超聲加彩色多普勒超聲或聲學血管造影,內鏡超聲或CT增強掃描,來確定膽囊息肉是腫瘤性息肉還是非腫瘤性息肉(如膽固醇性息肉)。如果患者已經有明顯不適,在排除其他病後,宜手術,通常可以採用微創膽囊切除術。此外,非腫瘤性膽囊息肉也有一定癌變風險,如果有以下危險因素也建議手術:年齡超過50歲;息肉直徑≥1厘米;息肉逐漸增大;單發病變;合併膽囊結石。對於沒有明顯癥狀、沒有危險因素膽囊息肉患者,不建議手術,每6個月超音波複查1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