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葯膳食療在保健養生中的作用

文/陳巨集賓 廣東巨集元堂中醫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葯膳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 將藥物與食物相配伍,採用獨特的烹調技術製作成的特殊膳食,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保健養生、預防醫學、 康復醫學、 老年醫學等領域佔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保健養生如何運用藥膳食療

了解中醫藥膳的藥性理論

中醫認為,食物與藥物為同一來源,並且其性味功效理論相通,即葯食同源。「水陸之物為飲食者不管千百品,其四氣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葯無殊。」食物和藥物一樣,也有四氣(四性)、五味、歸經等特性。

食物的「四氣」,即寒、熱、溫、涼四種性質。一般來說,寒涼性質的食物多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等作用;溫熱性質的食物多有助陽、活血、散寒等作用。

食物的「五味」,即酸、苦、甘、辛、鹹,主要是以食物的滋味和作用來確定的,五味各趨向於某一臟腑功能系統,對這一系統有較特殊的選擇性作用。《靈樞?九針論》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

歸經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葯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療作用。藥物歸經不同,其治療作用不同。比如肺熱咳喘,用桑白皮、地骨皮等肺經葯來瀉肺平喘;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用硃砂、丹參等心經葯清心安神;若肝熱目赤,用夏枯草、龍膽草等肝經葯以清肝明目等。

三因製宜,科學施膳

因人製宜。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體質選擇不同的葯膳,達到與自然界五運六氣的協調而延年益壽。從年齡和體格等方面,小兒臟腑嬌嫩,不宜大寒大熱;青年體壯,葷素搭配;壯年以後清淡為主,避免油膩、烈酒、辛辣,以免損傷脾胃;老人多肝腎不足,不宜溫燥,更不可過食肥甘鹹味,宜溫、熟、軟的食物;孕婦恐動胎氣,不宜活血滑利之品;肥胖者多痰濕,忌食甜味油膩,宜食蔬果粗糧;瘦人多火,忌食辛辣助陽之品,宜食清淡潤燥之品。

因時製宜。人與日月相應,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1、從季節方面來看,有四季葯膳養生。四季的起源與古人對天象的觀測有關,春溫、夏熱、秋燥、冬寒是四季氣候的特性。

從春到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從秋到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一年四季氣候的寒熱變化,會影響人的生命活動。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欲得安康,要以「四時藏臟陰陽」,根據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溫、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變化以調攝人體。

春季養肝,春宜升補。春應在「肝」「酸入肝」,當配些清解裡熱、滋養肝臟、潤肝明目的食物。

夏季養心,夏宜清補,長夏宜淡補。「心主夏……脾主長夏」「苦入心,甘入脾」,夏季養生在飲食上應以清淡食物為主,也需注意清熱利濕,生冷瓜果應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秋季養肺,秋季燥邪為患,與肺相應,在飲食方面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主。秋季飲食宜甘潤,多選甘寒滋潤的食物秋宜平補,這些食物能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冬季養腎,冬季是四季中補養的最佳季節。「腎主冬」,冬季陽氣衰微,腠理閉塞,出汗較少,應減少食物的攝取,減輕腎臟的負擔。葯膳原則是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斂陽護陰,重在滋補,飲食一般以採用溫補類為宜。

2、葯膳食療與子午流注。

十二時辰對葯膳食療的指導作用,比如辰時:時間是7-9時,對應經絡:胃經。人在7時吃早餐是最容易消化的,如果不把胃填飽,容易引發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炎、膽囊炎等病症。如果胃火過盛,還會唇裂或生瘡。

所以7-9時要吃早餐。在這段時間內吃早餐,最容易消化,不會發胖。不吃早餐者一定要改變習慣,而且最好在7時後吃,最遲不要超過9時。另外,還應多吃一些滋補脾胃的食物,如淮山粥、五穀雜糧糊等。

比如巳時:時間是9-11時,對應經絡:脾經。巳時的脾經最旺。脾是人體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中醫認為脾主消化,這也是吃早餐不會令人發胖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人們健脾減肥的最佳時間。

因地製宜。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氣候條件、生活習慣,使人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因此葯膳亦應有差異。「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就是不同地區的居民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一種生存需求而形成的飲食習慣。南方濕多熱甚,宜食甘涼、甘寒、辛涼等降火清化之品,忌辛辣、助陽、助火食物;北方地高氣寒之地,飲食多熱而滋膩,宜辛溫、補陽、助火食物。

臨床常用藥膳

藥茶系列

降脂養心茶:炒決明子、廣陳皮、山楂、何首烏、烏梅各10g、澤瀉、野菊花、車前子、甘草各5g。將葯一起放在鍋中,用水煮30分鐘後,去掉藥渣,用壺裝起,用作茶和,一天3到5次。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幫助體內脂肪代謝,減少脂肪的堆積,增加心臟抗壓性。

寧心安神茶:茯苓10g、遠志10g、浮小麥15g、甘草4g、大棗4枚。將葯一起放在鍋中,用水煮30分鐘後,去掉藥渣,用壺裝起,用作茶用,一天3到5次。有效幫助舒緩壓力。

葯膳食療在常見病中的治療作用

1、黨參補血粥:小米200g,熟地6g,當歸5g,黨參30g,黃芪15g,紅棗10枚。

做法:將熟地、當歸、黨參、黃芪洗凈煎汁,棄渣汁;紅棗去核與淘洗乾淨的小米一起放入鍋內葯汁裡,煮熟成粥即可。

功效:補氣補血,適用氣血虧虛,脾胃虛弱,貧血,白血病。

2、桑葚牛骨湯: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做法: 將桑葚洗凈,加酒、糖少許蒸製。另將牛骨置鍋中,水煮,開鍋後撇去浮沫,加薑、蔥再煮。見牛骨發白時,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隨即撈出牛骨,加入已蒸製的桑葚,開鍋後再去浮沫,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桑葚補肝益腎,牛骨含有豐富鈣質和膠原蛋白,能促進骨骼生長。此湯能滋陰補血、益腎強筋,尤甚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綜合征等。

3、柴胡豬鼻湯:豬鼻肉50g,柴胡10g,石斛5g,側伯葉30g,蜂蜜30g,米酒30ml。

做法:豬鼻肉洗凈切小塊,與柴胡、石斛、側伯葉同入砂鍋內,加清水1000ml,煎取200ml,濾除藥渣,沖入蜂蜜、米酒、調勻飲之,每日一劑。

功效:扶正祛邪,補中通竅。適用於慢性肥厚性鼻炎而頻發感冒者。

4、豬肚黃芪湯:豬肚1個,黃芪50g,陳皮60g。

做法:將豬肚去脂膜,洗凈。黃芪、陳皮用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紮緊,加水適量。文火燉至豬肚熟透,再加適量調味品,趁熱食肚飲湯,每日早晚,分4次2天食完,5隻豬肚為一療程。

功效:此湯可補中氣,健脾胃,行氣滯,止疼痛,對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之胃下垂,頗有效驗。

藥酒的應用

痔瘡——槐枝酒。配方:槐枝葉3000g,槐子仁200g,蒼耳莖葉1500g,酒麴2500g,糯米33kg。

製法:將前3味切碎,加水10kg煎至減半,去渣澄清,看冷暖,糯米蒸令熟,待溫,入葯汁,酒麴(壓碎)拌和,入甕,如法覆蓋,如常法釀酒,酒熟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祛風止痛。主治:痔瘡,數年不瘥。用法:口服,任性溫服,常令似醉為妙。附記:引自《太平聖惠方》。

降血壓的葯膳

海蜇牛膝減壓湯:海蜇250g,淡菜50g,懷牛膝50g,以上同煎服用。

紫菜降壓五味湯:紫菜1塊,芹菜2棵,番茄1個,馬蹄10個,洋蔥半個。芹菜切段,番茄切片,馬蹄切塊,洋蔥切絲。以上同煮為湯,調味食用。

海帶決明湯:海帶30g,草明決15g。海帶入砂鍋煎1小時後,再入草明決煎1小時。飲湯食海帶。

二花茶:杭菊花、槐花、玉米須各6g,決明子18g,煎水,代茶飲之,連飲15天。適應高血壓病,頭暈目脹,便秘,或伴眼底出血。

醋泡花生米:帶紅衣花生250克。加醋適量,浸泡一周,每日食3次,每次適量。

陳巨集賓:安徽人,內科副主任醫師,廣東巨集元堂中醫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巨集元堂」中醫品牌創始人。

1987年7月-2001年3月,歷任蚌埠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科主任、副院長,1998年晉陞副主任醫師,主攻消化內科;2001年3月-2003年3月,擔任吉林四平愛齡奇醫院(原解放軍207醫院)院長;2003年9月-2010年1月,南方醫科大學廣濟醫院副院長、廣濟南柵醫院院長;2010年8月成立東莞市巨集元堂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10年12月投資創辦東莞巨集元堂國醫館;2012年8月創辦東莞首家養生葯膳坊——巨集頤軒養生食坊;2014年7月投資成立東莞首家民營中醫院——東莞巨集元堂中醫院;2018年5月,取得廣東省連鎖中醫醫療機構資質,目前有9家連鎖國醫館。現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葯膳食療研究委員會秘書長、廣東省東莞市政協委員、東莞電台養生學堂主講嘉賓。

出生醫學世家,父親是老中醫,自幼愛好中醫,西醫院校畢業,一直從事消化內科疾病的診療工作和中醫五行體系的研究。從年輕時一直擔任長官的保健醫生,在西醫領域對慢性胃病、消化系統潰瘍、慢性腸炎等疾病以及中醫領域的穴位中藥敷貼、中藥泡浴、穴位葯灸、葯膳食療養生保健有一定的心得。在抗衰老、老年病、晚期癌症等治療調理方面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提示:文章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