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根據不同的病變階段,所及臟腑可分別選擇辛涼甘潤、清肺潤燥

一般「秋燥」表現為溫燥與涼燥。溫燥多見於身熱頭痛、乾咳無痰、咽喉乾痛、鼻乾唇燥、心煩口渴。涼燥則多見於身熱頭痛、惡寒無汗、流涕、唇燥咽乾、舌苔薄白而乾。


區分溫燥和涼燥的關鍵是心的感覺,感覺煩熱者多為溫燥,感覺寒涼者則多為涼燥。溫燥可多吃水果和湯水,便可恢復平衡。涼燥時則應多喝薑糖水,以去除體內寒氣。


預防秋燥多採用潤法。根據不同的病變階段,所及臟腑可分別選擇辛涼甘潤、清肺潤燥、增液潤燥、甘寒養胃等治療方法。此外,秋季應當儘可能少吃辛辣食品,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秋燥患者,在發熱期要臥床多休息,多喝開水,飲食應以清淡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