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大便發出的腸道疾病信號

排尿排便是人們每天都要做的事,「屎尿」異常的時候,很多人都不以為然。其實人體健康狀況的變化通常都會通過尿液和大便表現出來,尤其是大便的變化,往往代表著消化道的健康。

那麼,我們如何從幾種大便的變化中感知消化道是否有疾病呢?

水便型。常伴隨裡急後重感,衝到廁所只是拉些水出來。有的無味、有的伴有惡臭。通常暴飲暴食、誤事不潔食物後突然引發。急性腸炎、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大!此時要避免高脂肪、高油膩、刺激性食物。並馬上去正規醫院就診。

稀便型。俗稱「拉稀」,「拉稀」的同時多伴有腹部不適、脹痛。如果是長期「拉稀」,可能多見於消化道炎症、和慢性腸炎,也要警惕腸潰瘍的可能!要及時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飲食。

便秘乾硬型。大便乾硬難以排出。多見於患有腸道蠕動功能障礙的人,有便意一定要及時排便!不可以「硬憋著」。否則大便堆積在腸道中,水分被腸道反覆吸收,導致大便乾結變硬。 可多吃蔬菜,避免攝入脂肪肉類。鬆開腰帶,飯後適當散步,多飲水以促進腸道潤滑。通常會緩解,如仍無效,請立即去正規肛腸專科醫院就診。

長期腹瀉便秘交替型。長期的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預示著腸道內有了炎症,或息肉、腫瘤。大便受到腫瘤影響所致。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做檢查,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為消化道腫瘤高發人群,應儘早就醫檢查治療,排除息肉、腫瘤隱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