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戲就能中舉?盤點那些令古人抓狂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文/夜引風嵐

當然有。

科舉製是我國古代歷史悠久的人才選拔制度,其始於隋,確立於唐,於宋發展興盛,明清完備。那麽古代的“高考”究竟難不難,它可不可以和我們今時今日同日而語?那古人所使用的教科書、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下文簡稱五三)又究竟都是哪些呢?

歡迎走進古代學子們高考前的“寶貴”時光!

01古代科舉到底有多難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我們穿越到了古代。作為一名考生發現科舉的考試題目只有命題作文,滿分750。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童鞋的分數都在740以上,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是不是只有一聲涼涼送給自己。

以錄取比率來說,隋唐科舉還在草創階段,而宋朝的地方一級考試解試錄取率低於百分之一;元朝總錄取名額則不過三百;明朝科舉制度的地方一級考試鄉試錄取率大致在百分之四,而鄉試之前還需參加另一重科舉,比例錄取率約為百分之零點二,可想其困難程度;清朝地方一級錄取比例則只有百分之零點八。

很多穿越文寫穿回古代隨隨便便就拿一個進士,輕輕鬆松考上狀元,小編每每讀到此處都要唉聲歎氣,若是科舉如此簡單,范進也不會中了個舉就發癲了。

明代一代才子文征明,他自1495年到1522年止考了10次鄉試,但也失敗了十次,連個舉人都沒有。明代的另一位才子徐渭也如此,他少年成名,儘管早早的過了鄉試,而後面的會試卻一直無法通過;而與徐渭同樣年少便有才名的唐寅則因為一場與他沒甚關聯的科舉舞弊案而斷送了前程;此外,屢試不中的還有很多。比如唐朝的孟浩然、盧照鄰,明朝大名鼎鼎的馮夢龍、歸有光等等。

然而讓人絕望的是——這還只是地方一級的考試,會試和殿試的錄取比例只能更低。明朝的顧炎武曾推算過明末清初共有學生50萬左右,真正能通過會試的概率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哪怕你通過了殿試面臨的就是一片光明前景嗎?也並非如此。

唐朝以科舉進官場的官員大概是百分之十,宋朝則大致是在百分之二十三,元代中間曾一度廢除科舉,大致有百分之四的官員以科舉進身;明清的比例也不算高。

除了試題本身的困難以及極多的報考人數和極低的錄取比例,科舉還是一件十分耗費體力的事情。文征明在寫給嶽父的信中“今秋應試,就體力佔之,恐又是虛應故事耳。“清朝參加科舉的還不乏70歲以上的老人。據統計,乾隆六十年地方上報70歲以上的老人年紀共有120餘人。而80歲以上完整考完三科的則有九十餘人。

總的來說,古代科舉的成功率十分的低,畢竟中國現在本科率差不多一半。而科舉的成功率大概不足百分之一吧。

在這種情況下,《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誕生豈非順理成章?

02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唐宋兩朝科舉科目繁多,有常科和製科之別。常科常設,有進士、九經、五經、三傳、三史、三禮、明法、明經等等,針對不同專業的考生。

儘管唐朝有著“多元化”學科,但是卻有著極為奇葩的選拔條件。當你通過科舉之後,還要在參加一次吏部考試,而吏部考試的要求如下。《新唐書》中記載了有四個要素,一為身,二為言,三為書,四為判。換言之,你不僅要能說會道,詩賦俱佳,判詞優美;你還要寫字好看,關鍵是還要長得還得帥。

由於唐朝科舉還在初創階段,五三也不是很多。唐官修正義之前,所學所用不限,往往也有比較多的家學淵源。而當官修正義之後,就有了比較標準的教科書以及相對詳盡的教科指南大綱。而五三也因此應運而生。

比較典型的五三大家有我們熟悉的白居易。白居易29歲參加進士科考試、31歲參加吏部考試,35歲參與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製科)考試,都是一次成功。

白居易曾寫過《策林》、《百道判》等書,其中策林是其於元和元年參加製科試前所寫。自己獨立出題,獨立完成。從時事出發,探討了諸如求賢選能、施政治民、整頓吏治、為君為臣等諸多問題,點亮了仍在點燈熬油的苦命學子前進的道路。儘管未得狀元,但是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毫無保留的“北大學長心得”了。再如他的《百道判》則是他的吏部考試心得,也在當時十分暢銷。

此外,唐朝的五三還有如比較考驗死記硬背功底的《決科機要》,也是當時流行暢銷版上的一員。

到了宋朝隨著理學興盛,所有參考資料逐步改為理學注疏,出現了如《四書章句集注》、《三經新義》、《爾雅注疏》、《論語注疏》、《孟子注疏》等新型“教材”。五三也開始更近一步普及起來。當時很熱門的五三有《宋文選集》、《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等等,大多都是各色作文模板。

這個時候官方發現選拔上來的不是一心一意做學問而是背誦默寫作文模板的,於是便對各色五三下手,只要發現就立刻沒收,然而並沒有什麽用。假如聽到什麽考前絕密押題又想考取好成績的學渣依然會奮不顧身的去購買,而這種來自學渣的原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上有對策下有應對,往往換了個新名字又浩浩湯湯上市。除此之外,當時學界還很是推崇蘇軾等人的文章,他們的品評論述也往往被搶購一空。

元朝科舉一度被廢除,再加上錄取人數極少,就先按下不提。到了明清,又有所改變。隻設進士一科,《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書及五經命題試士。”朱元璋在洪武十四下詔,第一次將四書五經指定為官方教材。

到了清代,科舉科目並沒有做太大的調整,依然以四書五經為中心,鄉試考試題目為第一場是《四書》寫文三篇、五言詩一首;第二場則是五經文各寫一章;第三場,策問五道,這種科舉項目一直從清乾隆年間至清末年間。換言之,明清流行的科舉內容便是我們今日熟知的八股文取試了。

明朝科舉的五三就開始百花齊放起來了,各種教輔材料簡直稱得上遍地開花。其中范文類的最為暢銷,而其中包括八股文以及廷試的經史時務的范文等等,如有的還會加上部分寫書人的點評。

比較知名的便是曾於萬歷年間本該得甲的袁黃,後因策論與主考官意見相左而落第。幾年後再考又被錄取為進士。他所寫的《遊藝塾文規》和續《文規》是范文類中的佼佼者,書包含萬歷8年(1580)到萬歷29年(1601)大致所有的鄉試、會試真題以及高分考卷,並進行評述;後面還有時人對八股的看法指導以及他本人的心得體會。當代學者也評價其為“對萬歷以前的八股文寫作具有總結性意義”。

還有如倪元璐的《星匯樓稿》也在當時極為盛行,摹印了三萬餘板,行卷之廣是之前所未有的。

此外還有如《皇明歷朝四書程墨同文錄》、《皇明今文定》、《華峰》、《京華日抄》、《藝海元珠》、等等,都是當時十分暢銷的科舉范文類五三叢書。正如張獻忠在其論述中所談的那樣,僅萬歷年間,以某會元、狀元或是翰林知名選編點評注釋的書籍有近百種,不可謂不多。在當時甚至還有不少連續發行的“雜誌”。

除了科舉范文類,還有如應試技巧類和寫作方法類,與今時今日的《如何在21天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有相似之處。比如《談文錄》等等。

清朝在繼承前朝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又更進一步把五三也進行規範化的整理。

正如上文所言,明朝的教輔類材料極多,名目極雜,種類繁多,甚至還出了月刊的雜誌。而為了使科舉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標準,康熙九年議準:所有會試、鄉試的滿分文章官方刊刻,稱之為闈墨,一應坊間私刻,嚴行禁止。儘管如此,但是收效甚微。比如清代吳敬梓便在其《儒林外史》中有過調侃。本坊特聘馬純上先生,精心挑選三次鄉試的滿分作文,“正品”保證,走過路過不要做過,請認準xxx老字號招牌。

說是正品保證,然而大部分都是偷印倒刷。這種情況到了乾隆年間有所改變。乾隆年間朝廷出版了文章橫跨明清兩朝三百餘年的《欽定四書文》。有了皇帝的支持,五三的正版盜版之爭才算是真正塵埃落定。

總的來說,科舉製的考試內容越來越單薄化,五三的內容也越來越程式化,但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不同區域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事實上給了很多寒門子弟的機會。

03各種“五三”趣事

編寫五三的大師往往考不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朝的小說家馮夢龍。馮夢龍為人熟知的更多是他的小說家身份,為我們留下了三言兩拍的佳作。但實際上,他還是一個相當有商業頭腦的“高考教育家”。

然而儘管他寫過如《春秋衡庫》、《麟經指月》等許多五年模擬三年高考,有許許多多的才子也細細讀了他的書便中了。然而馮夢龍卻未得其所願,一輩子未考的進士。但由於印刷業以及科舉教輔的興盛,賺了不少的錢,他一輩子也算放浪形骸,不羈倜儻。

再如明朝時期的江右四家之一的艾南英先生,其才華橫溢,“開合變化首尾起伏之法,卓絕一世。”他所出版的《皇明今文定》、《房選刪定》幾乎是剛一面世便被搶購一空。然而他本人卻僅僅在天啟年間中了個舉子之後,與進士無緣。

再如晚明時期有學者另辟蹊徑,此時的五三竟然是聽人看戲。

晚明的八股文大師湯顯祖在教自己的學生們寫八股文,便讓他們去讀戲曲。再如錢元熙在《過庭紀聞》寫到過,有個梅村先生教學生,學生十分刻苦然而毫無進展。當時正好有個戲班子,便讓他去瞧瞧看,學生將信將疑,以為老師是在誆自己,看了一下就回來了。老師便笑著說繼續去。果然去了幾日再參加私塾裡的考試就下筆如有神了。

《激書》中也有過記載,有個學生君輔不會寫八股文,老師讓他去看《牡丹記》他便“閉戶展玩久之”,見此書藻思綺合、麗情葩發,最終便文思如泉湧,大筆揮毫。

為什麽學會了看戲就會寫八股文了呢?因為在某種層面上,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是代聖賢立言。通過看戲便知道如何去模仿人物講話,模仿聖賢說話。這也是為何在晚明那個“後現代魔幻”時代會出現通過看戲來考試的故事了。

無論是過去的科舉教輔材料抑或是今時今日的五三,歸根到底不過是一種借鑒和參考。“士子們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貴,而他書一概不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畢竟路是我們自己走的,沒有別人能替代。所以無論結局是否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自數年來寒窗的真才實學。當然在最後,祝願所有高考學子都能考出理想成績,前程似錦!你們都是最棒的!

參考文獻

《明中後期科舉考試用書的出版》

《從通典·卷十五·選舉三看唐朝科舉制度的作用》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