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舉人考不中進士靠顏值?簡直胡鬧

科學制度,是我國古代朝廷選人、用人的主要方式。但是,科學制度發展到清朝時,卻多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如果舉人考不中,朝廷還額外給落榜的舉人多了一次“拚顏值”的機會。那麽,清朝落榜的舉人到底要怎樣拚顏值呢?

在我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如何網絡天下英才,治理國家,匡扶社稷,一直是歷代統治者們重點考慮的問題。從秦朝的軍功爵位製,到漢朝的察舉製和征辟製,一直到隋唐時期開始的科學製,最終,基本上實現了不問出身,唯才試舉的“大好局面”。科舉製分為文舉和武舉,主要是通過考試,而文舉則在選拔治國理政人才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其面向的當然是全天下的讀書人。通常有鄉試,會試,殿試,考試內容又有明經和進士兩科,無數勤學苦讀的文人逐級考試,最終,走向帝國的金字塔尖。

事情聽起來很美,實則不然。在清朝有人就做過統計,共有舉人14萬名,但是,能考中進士的,只有2.6萬名。也就是說,每一百個舉人中,只能有18個人能考中進士,五分之一都不到。而在長達268年的整個清朝,一共錄取了也就26849人。因此,人們形容考進士,總要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難度可是大大的。

可在古代,只有考中了進士,讀書人才有出頭的機會。因此,如果考不中,讀書人要麽放棄,要麽繼續學,繼續考。如此一來,有許多讀書上,一生都在學與考中渡過,因此,才會有《儒林外史》中,范進54歲中了舉人,高興得幾乎瘋掉了的情節。

事實上,在清朝的科舉考試過程中,朝廷還有過另外一套十分“貼心”的補充制度。這個制度始於1752年,據說是乾隆皇帝為了避免人才浪費。它還有一個十分好聽的專有名稱,叫“大挑”,通過“大挑”,為國選材。

大挑怎麽挑呢?大挑其實也很複雜。

首先,報名大挑是有門檻的。要求必須是考進士連續3次落榜的,才有資格報名“大挑”。其次,大挑也不是你啥時想考就能考的,最初每6上才舉行一次,到了1814年起,就改為每12年一次了。而且,考官都是由皇帝親自指派的,必須是皇親國戚才行。當然,通過大挑選出來的,就會被授予一定的官職。

看起來很美,概括起來一句話:不考試,隻面試,重在外貌和言談,就是拚顏值。

那怎麽拚呢?主要分成八個很細的標準,即:同、田、貫、日、氣、甲、由、申。前四個是成功型的,“同”,指的是面向方體正;“田”,指的是舉止端凝;“貫”,指的是體貌頎長;“日”,則是骨骼精乾。如果你外貌符合這四種特徵,那你得感謝你八輩祖宗了,不用考試,等著封官吧。

可是,如果你的相貌是“氣”,指形相不正;或是“甲”,指身型上寬下削;或是“由”,身型上窄下粗;或者是“申”,指相貌上下都細而中間粗。那麽,很遺憾,只要不去韓國整容,大挑這條路你是絕對走不通。

嚴格意義上講,科舉選人,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對相貌有要求是正常的。在我國歷史上,也確實有過不少因為顏值甚至失去狀元的例子。但是,如果僅僅憑顏值,就決定一個人是不是人才,這終不是在選演員。所以,大挑這件事怎麽看怎麽荒唐,完全就是在——胡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